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730177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传染病学总论(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学总论,烟台市传染病医院,人类跟传染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概念,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 非传染病 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导致疾病的微生物与寄生虫。,传染病历史,瘟疫、战争,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 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死亡或者创伤,远远超过战争死亡的总和。,古代历史,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发生天花疫情,雅典城一半人口死亡,雅典衰落。 公元165-266年间,古罗马5次鼠疫流行,全国1/4人口死亡,古罗马衰落。 十四世纪,欧洲发生鼠疫,死亡2000万人。 十五世纪,法兰西战争

2、法国军队因梅毒放弃战争而失败。 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西班牙占领南美洲大陆,带去的病毒使得90土著印加人死亡。,近代史,十七、十八世纪,天花流行,全球死亡1.5亿人。 十九、二十世纪,霍乱流行亚欧大陆,病死率达50-70。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鼠疫造成1000万人死亡。 1918年,流感暴发行流行,全球死亡2500万人。 19世纪以前,结核病病死率97,被称为“白色瘟疫”。,请记下这些数字:,27万侵华日军实施细菌战致死中国民众27万多人; 3000公斤侵华日军“731部队”每年可以生产出3000公斤的纯细菌,每年的生产量足以污染全中国的水源; 3000人 侵华日军“731

3、”部队用活人作试验人数(仅日方承认的)。侵华日军细菌战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是一部惨绝人寰血腥无比的历史。,当代史,肆虐于拉美登革热,曾使60多万人患病,死亡24万人。 扎伊尔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病死率占病人数80%。 白喉在俄罗斯流行并波及东欧15个国家,全世界发病统计约10多万例,死亡8000多人。 1988年,上海由于甲肝病毒污染了水源,人们食用了被水源污染的毛蚶,引起上海市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有31万人发病。 1993年在南亚流行新霍乱弧菌O139(孟买、 加尔各答15000人发病,死亡230人)。 1996年在日本流行的O157大肠杆菌所致出血性肠炎,10天内有6259名小学生及92名教

4、职员发病病死9人。,2003年SARS的肆虐;全球8437例患者,死亡813例。 2003年非洲的埃博拉出血热,局部地区的死亡率达到90%,创造了当地传染病和历史上出血热疾病的病死率之最。 2003年底美国的西尼罗热,两年中确诊11856例,死亡450例,创造了这个虫媒传染病当年在北美流行之最。 2004年4月25日是非洲疟疾日,公布了非洲各国一年内有数百万人死于疟疾; 2004年10月13日至今年4月22日半年时间,安哥拉北部爆发马尔堡出血热,感染264例,死亡239例,死亡率高达90%。 2005年5月18日,世卫组织报告刚果确诊11例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其中9例患者死亡。,传染病现状,世界

5、卫生组织(WHO)2007年8月23日表示,传染病在全球的爆发和传播越来越快,治愈难度也越来越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的传染病以每年1到2例的“惊人速度”出现。 截至目前,世卫组织的专家已经确认了1100多种传染病。,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1),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 2 ),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 3 ),近30年新发的主要传染病病原体及引发疾病( 4 ),目前对我国人民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 结核病 艾滋病 狂犬病 流行性出血热 流脑、乙脑 霍乱 性病 新发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传染病学的发展史,

6、摸索 探索 病原微生物的发现 抗生素的发现 疫苗的出现,历史的启示,传染病是将长期存在 传染病是可以战胜的 与传染病做斗争,任重道远,传染病学概念,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研究重点:临床表现、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预防措施。 研究目的:防治结合。,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微生物学 免疫学 人体寄生虫学 流行病学 病理学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诊断学,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及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commensalism) 感染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

7、tic infection),感染谱,感染谱(infection spectrum):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由于适应程度的不同,在双方斗争的过程中可产生的不同的表现。显性感染 感染谱 隐性感染,感染的形式,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 重复感染(repeated infection) 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 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继发性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二、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免疫应答,保护性免疫应答,变态反应,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8、,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免疫应答,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 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的生物理化特征及其作用,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病原体被清除,三、感染过程的表现,不同感染性疾病中表现形式各有侧重。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但易识别。 感染的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有互相转化。,四、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致病因素,病原体 致病能力,机体 免疫功能,侵袭力,毒力

9、,数量,变异性,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展机制,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 机体内定位 排出途径,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热 急性期改变1.蛋白代谢2.糖代谢3.水电解质代谢4.内分泌改变,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病原体从传染

10、源排出体外,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称之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尘埃) 消化道传播(水、食物、苍蝇) 接触传播(手、用具、玩具) 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 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 土壤,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易感者(susceptible person):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susceptibility)。 传染病流行的周期性(periodicity):某些传染病得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经一次流行后,需待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发生下一次流行。,人群易感性,二、影响流行过程的

11、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某些自然生态环境为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之间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人类进入这些地区时亦可受染,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二)社会因素,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流行,二、临床特点,(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的阶段性比较明显,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 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

12、d)再燃(recrudescence)复发(relapse)后遗症(sequela),(二)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 皮疹 毒血症状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皮疹,(1)皮疹出现的日期:其记忆口诀为“风水猩天麻斑伤”。 (2)皮疹的形态: (3)皮疹的演变 :麻疹出疹热更高,幼儿急疹出热消。 (4)出疹后的皮肤情况及临床表现:疹间皮肤和疹后改变,斑疹,斑疹为皮肤的局限性变色,不隆起;常演变为丘疹。许多皮肤病既有斑疹,也有丘疹。,丘疹,丘疹是皮肤的小结状隆起,可见于水痘与天花早期。,斑丘疹,处于斑疹与丘疹之间者为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伤寒等。,疱疹,疱疹是有清晰液体的小水泡,可不规则的

13、散布在皮肤上(如水痘)。或呈簇状群集分布(如带状疱疹及单纯疱疹)。,脓疱,脓疱是皮肤的小型隆起,内含脓液。脓疱可由局部脓肿直接形成或由水泡演变而来。可见于水痘、天花等。,荨麻疹(风团),是由局部皮内液体渗出的白色或粉红色隆起,周围有红晕,大小不一,不会破裂。是过敏性皮疹的特征性表现,多见于血清病。,水痘,水痘感染,结痂,局部损害的分泌物在皮肤或损害的表面凝结成痂。结痂是脓疱病的突出表现,亦为疱疹演变的最后阶段。,瘀点及瘀斑,瘀点及瘀斑是紫色斑疹。表皮下小出血形成瘀点,较大的出血形成瘀斑。见于出血热、流脑等。,猩红热,草莓舌,杨梅舌,三、临床类型,急性 临床过程的长短 亚急性 慢性 轻型中型轻重程度 重型暴发型 典型 临床特征 非典型(逍遥型),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资料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 分子生物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其他检查,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一、治疗原则,传染病治疗的目的:患者康复,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治疗原则为: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二、治疗方法,(一)一般及支持治疗:隔离,护理,心理治疗,支持治疗。 (二)病原治疗和特效治疗。 (三)对症治疗。 (四)康复治疗 (五)中医中药治疗,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