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9216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大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汇总名词解释汇总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主题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遗失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使唔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态度态度:指个人对

2、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个性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个性倾向性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气质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联系。能力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创造性行为: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课题过程中产生出前

3、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群体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规范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角色同一性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角色知觉角色知觉: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角色期待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群体促进效应群体促进效应

4、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是更努力。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上行沟通上行沟通:一方面是指在下行沟通的同时,下级人员以反馈的形式对下行沟通的信息作出反映;另一方面是指下级人员将自己对组织管理、工作和其他信息向上级反映的过程。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群体转移群体转移:是指讨论课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

5、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也叫头脑风暴法,意思是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命名小组技术命名小组技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命名一次的含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关系分析关系分析:是指吧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并加上主观判断项目以分析人际关系的方法。合作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竞争竞争:是指与

6、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群体间互动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的组织群体的桥梁。协作协作:是指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回避回避: 是指一个人可能一时到了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竞争策略: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只是一种不合作的方式,通过竞争,必然为了一部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合作策略:合作策略:是比较开诚布公的策略,能够使冲突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迁就策略迁就策略:主

7、要是一种合作的倾向,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满足被人的利益。领导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者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是组织的“关键角色” ,是领导行为过程的核心,也是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正式领导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非正式领导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考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行为授权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为自主权。有效领导的行为:有效

8、领导的行为:是指领导的行为能适应既定的环境,并根据各种特定的情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奖罚奖罚:就是通过对符合计划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符合计划的行为实施惩罚,以保证领导活动的既定方向。领导素质领导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主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个性性格结构个性性格结构:是指具备不同个性性格的领导者在领导班子中的组成配合情况或结构比例。集权型领导方式集权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然后布置下属的管理方式。民主性管理方式民主性管理方式: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议,集思广益,然后做出决策的领导方式。放任型领导方式放任型领导方式:是指管理者听之任之撒

9、手不管,不加干预,下级爱干什么,想干什么,都可以,是完全自由的管理方式。决策决策: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从若干可行的备选方案中选取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案。动机动机:按照心理学的解释,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改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激励激励:首先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心理上的驱动力,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

10、全部行为从总体上给社会和消费者所留下的总印象。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组织内部结构组织内部结构:是指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组织部门、各层次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及人与事的相互关系。组织体制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反映领导活动和领导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数据等的统计。决策程序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式、模型的特征编制出的实施决策的步骤顺序,它是柯旭日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

11、联盟,他们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咋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1.组织的定义及其特点定义: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能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特点:1,由个人与群体组成2,有目标3,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合作来实现目标2.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标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分析组织中的工作行为的学科,它分析个体、群体、组织等不同水平的因素对人们工作行为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指导组织中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效能。)3.组织行为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案件分析法、调查法

12、、历史分析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定性与定量法、情景模拟法、系统法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变量:自变量:假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原因。个体水平的自变量:年龄、性别、婚姻、人格特征、价值观与态度、能力群体水平的自变量:沟通模式、领导方式、团体、群体冲突组织水平的自变量: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规模、组织文化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反应变量。组织行为学中,常见的因变量有:生产率、缺勤率、离职率、及工作满意度等。生产率:包括效果和效率的一种衡量指标。效果:实现目标 效率:以最低的成本完成输入向输出的转换5.霍桑实验:实验证明:照明度的改变、福利待遇的改变对生产效率并无太大影响。霍桑实验最大的贡献:1

13、)在于否定了“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社会人”的观点。2)第二个理论是“士气理论”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3) “非正式群体理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6.管理者的角色功能(明茨伯格)1)人际关系角色: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制定角色: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管理者的技能:诊断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8.近代人性假设理论:1)经济人假设X 理论(1)人是

14、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下,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 (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4)人的感情是非理性,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感情。 2) 社会人假设超 Y 理论(1)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的需要,经过与同事的关系可以获得基本的认同感。(2)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的影响更大。(4)人们最期望于领导能承认并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3) 自我实现人假设Y 理

15、论(1)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的区别,目的是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寻求工作上的意义。(2)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于弹性,能适应环境。(3)人们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的后果。(4)个人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是一致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个人应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配合。4) 复杂人假设超 Y 理论(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性很大。(2)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因此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的结果。(3)人

16、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4)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出力,决定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与同事相处的状况都可能产生影响。(5)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出不同的反应。9.1)知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2)知觉的基本特征:1.理解性,依据过去的经验理解外界信息并赋予意义。2.选择性,选择部分信息进行加工,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结果。3.整体性,知觉结论不是零散的个别属性,而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包括连续性规律,接近性规律,封闭性规律和相似性规律。3)影响知觉的因素:知觉者、知觉对象、情景4)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性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5)社会知觉存在种种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P57(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