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2944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3.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知识点一 种群的特征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取样关键随机性常用取样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计算公式:NMn/m(N 为种群数量,M 为标记个体数,捕捉数量为 n,被捕捉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为 m)。2年龄组成写出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根据上图分析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以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类型各年龄分布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 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增大B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基本不变C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减小3空间特征Error!Error!

2、知识点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类型(1)A 图为“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等。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2)B 图为“S”型曲线产生原因:受环境条件如空间、食物、敌害的制约。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环境容纳量(K 值)后,将停止增长。2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2)人为因素:受人口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一、理解运用能力1(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

3、有 9 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 5 米种植答案:B2(2010海南高考)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个体数 年龄期 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答案:A3(2009上海高考)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答案:C二、读图析图能力据图

4、回答下列问题:(1)该曲线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还是“S”型曲线?其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案:“J”型曲线。理想条件下或种群迁入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内。(2)该类曲线的增长率会改变吗?有无 K 值?答案:种群增长率不变。无 K 值。理清脉络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年龄组成种群密度增长型:出生率 死亡率增加 稳定型:出生率 死亡率不

5、变 衰退型:出生率 增长快 相对稳定 增长慢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Error!Error!选取 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Error!Error!重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NN1N2N0注意事项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样方数量不宜太少宜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命活动典例 1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

6、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解题时,要抓住图示中、决定种群密度这一信息。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分别是指死亡率(或出生率)、出生率(或死亡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答案 D1误以为人口(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规律与自然界其他种群一样人是社会成员,必然受到道德法律的约束,与迁入、迁出多方面社会因素相关:(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2误认为动

7、物种群密度调查都不能用样方法,只有植物才用此方法适合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并不是只有植物,动物的虫卵、活动能力弱的蚯蚓、蝗虫的幼虫、跳蝻及蚜虫等都可采用该方法。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1图示类型示例(1)模式图:(2)统计图:(3)曲线图:(4)柱形图:2判断方法无论何种图形,均应注意各年龄段个体的比例。增长型中的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稳定型中的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衰退型中的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针对练习1下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组成(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选 A 开始时,出生率和

8、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考点二|以数学模型为依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1 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前提条件理想状态: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种群增长速率K 值有无无 K 值有 K 值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2种群增长曲线的应用(1)K 值的应用:野生生物资源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 K 值。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锁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

9、等),降低 K 值。(2)K/2 值的应用:资源开发与利用: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 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 K/2 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害生物防治: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 K/2 值处(若达 K/2 值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典例 2 (2012重庆高考)右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 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

10、例可防止 c 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 de 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知识。分析图中曲线可发现,由起点到 b 点为“S”型曲线,ab 段中,该种群的增长率在逐渐下降,而种群密度在逐渐增加,二者呈负相关,故选 B;a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大,此时防治蝗虫效果差,应在 a 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降低了出生率,故可防止 c 点出现;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 de水平,可大幅度降低蝗虫对各种植物的危害,同时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 B1K 值的易误点解读(1)K 值不是一成不

11、变的:K 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 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 值会上升。(2)K 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 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如下图所示:(3)当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数量回到一定范围内。2种群增长率增长速率(1)增长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初始数量(2)增长速率一定时间内增长的数量 /时间。(3)“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曲线: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以曲线形式考查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并结合生产实际,

12、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及应用。 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t3时甲种群的密度最小,t4时乙种群的密度最大D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 t4时防治的效果最佳解析:选 B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在 t2t3时间内大于 0,故此时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t3t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3时,甲种群增长速率为 0,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t3后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变成衰退型;甲种群密度最大应在 t3时,乙种群密度最大应在

13、t5时;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 t4之前就应防治。一、实验探究能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纲要求实验)第一步: 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 将各装置放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 7 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 数,做好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 。 。 。 。 。 。 。 。 。 。 。 (。 。 )。 。 考查实验操作步骤 (1) 。 。 。 。 。 。 。 。 。 。 (2) 。 。 。

14、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5)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5255温度()0.10.10.10.1活化酵母菌液/mL55无菌水/mL551010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装置容

15、器内的溶液DCBA装置编号典例 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 2030, 能在 pH 值为 37.5的范围内生长, 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 1.52 h 增殖一代。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二、图表信息获取能力|种群存活曲线与 K 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典型图表 课件展示更丰富 见配套光盘信息解读(1)图 1 表示种群三种存活曲线:型曲线:幼年期死亡率低,老年期死亡率高,即绝大多数个体都能活到生理年龄,如人类和其他一些大型哺乳动物。型曲线:种群各年龄段死亡率基本相同,如小型哺乳动物等。(2)某同学第5 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 振荡摇匀试管,取 1 mL 培养液并适当稀释(稀释样液的无菌水中加入了几滴台盼蓝染液)。 先将 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制作好临时装片。 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在观察计数时只记 染成蓝色的酵母菌。 (3)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 16 个中方格,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