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19410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苏教版通用)配套导学案:第七章 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末检测章末检测(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 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TNT 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2011济南模拟)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 2H2(g)O2(g)=2H2O(g) 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1 B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 H

2、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2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28.65 kJ 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 D已知 2C(s)2O2(g)=2CO2(g) H1 2C(s)O2(g)=2CO(g) H2,则 H1H2 3有 4 种燃料电池:A.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B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C质子交换 膜燃料电池 D熔融盐燃料电池,下面是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反应的产物为水的 是( )4(2011张家港质检)在 101 kPa 和 25时,有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1)

3、C(s) O2(g)=CO(g) H1110.5 kJmol112(2)H2(g) O2(g)=H2O(g) H2241.7 kJmol112(3)H2(g) O2(g)=H2O(l) H3285.8 kJmol1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s)H2O(g)= =CO(g)H2(g) H131.2 kJmol1 B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C2H2O(g)=2H2(g)O2(g) H483.4 kJmol1 DH2O(g)=H2O(l) H44.1 kJmol1 5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O2(g)=CO

4、2(g) H1393.5 kJmol1(2)H2(g) O2(g)=H2O(l) H2285.8 kJmol112 (3)CH3COOH(l)2O2(g)=2CO2(g)2H2O(l) H3870.3 kJmol1 可以计算出 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AH244.1 kJmol1 BH488.3 kJmol1CH996.6 kJmol1 DH996.6 kJmol1 6在 1 L K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c(SO)2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24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电解完全),两极均收集到 22.4 L 气体(标准状况),原

5、溶液中 c(K)为( ) A0.5 molL1 B1 molL1 C1.5 molL1 D2 molL1 7(2011黄冈模拟)用石墨作电极电解 AlCl3溶液时,下图中的电解过程变化曲线合理 的是(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8(2011西安模拟)工业上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产物再溶于水的方法制盐酸, 流程复杂且造成能量浪费。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的同时,获取电能,假 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 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 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氯气的电极移动 D

6、通氯气的电极的反应式为 Cl22e=2Cl9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关闭 K2、打开 K1,试管内两极都有气泡产生 B关闭 K2、打开 K1,一段时间后,发现左侧试管收集到的气体比右侧略多,则 a 为 正极,b 为负极 C关闭 K2、打开 K1,一段时间后,用拇指堵住试管移出烧杯,向试管内滴入酚酞, 发现左侧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则 a 为正极,b 为负极 D关闭 K2、打开 K1,一段时间后,再关闭 K1、打开 K2,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 10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 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 (a、b 为石墨电极)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B电解时,a 电极周围首先生成 Cl2 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 0.02 g H2时,b 极周围会产生 0.02 g H2 11烧杯 A 中盛放 0.1 molL1的 H2SO4溶液、烧杯 B 中盛放 0.1 molL1的 CuCl2溶 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为原电池,B 为电解池 BA 为电解池,B 为原电池 C当 A 烧杯中产生 0.1 mol 气体时,B 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 0.2 molDB 烧杯

8、中阳极的反应为 2Cl2e=Cl2 12按右图中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 x 表示流入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E 表示反应生成 H2的物质的量 BE 表示反应消耗 H2O 的物质的量 CF 表示反应生成 H2SO4的物质的量 DF 表示反应生成 O2的物质的量 13(2010广东调研)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 为常见金属,它们的 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 闭合后,在交换膜处 SO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24A溶液中 c(A2)增大 BB 的电极反应:B2e=B2 Cy 电极上有 Cl2产生,发生氧化反应 D反应初期 x 电极周围出现白

9、色沉淀,随 后沉淀消失 14.氯原子对 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 H1,ClOO=ClO2 H2, 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 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 O3O=2O2的 HE1E3 B反应 O3O=2O2的 HE2E3 CO3O=2O2是放热反应 DHH1H2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 案 第卷(非选择题,共 58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58 分) 15(10 分)(1)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 SiO2 和水蒸气。已知室温下 1 g

10、 甲硅烷自燃放出热量 44.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_。 (2)使 Cl2和 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 HCl 和 CO2,是放热反应,当 1 mol Cl2参与 反应时释放 145 kJ 的热量,写出这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3)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 10 kg 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 放出的热量是 5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_。 丁烷的燃烧热为_kJmol1。已知 1 mol 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 44 kJ 的热量,则反应:C4H10(g)O2(g)=4CO2(g)5H2O(g)的 H_kJmol1。132 16(8

11、 分)(2011青岛模拟)2009 年 10 月山东主办的十一届全运会火炬“如意”的燃料 丙烷是清洁能源。人们已经研究出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 O2 和 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C3H85O2=3CO24H2O。 (1)已知:2C3H8(g)7O2(g)=6CO(g)8H2O(l) H1 C(s)O2(g)=CO2(g) H2 2C(s)O2(g)=2CO(g) H3 则 C3H8(g)5O2(g)=3CO2(g)4H2O(l) H,其中 H_(用 H1、H2、H3表示)。 (2)写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_, 电池工作时 CO移

12、向_;用该电池电解 1 000 mL 1 molL1的 AgNO3溶23液,此电解池的反应方程式为 _; 当电池消耗 0.005 mol C3H8时,被电解溶液的 pH 为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7(14 分)50 mL 0.50 molL1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 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间填满碎木屑的作用是 _。 (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_(填“能”或“不能”),其 原因是 _。 (3)为什么要用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_; 实验中若改用

13、 60 mL 0.50 molL1的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 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测得的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 (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 时,放出 57.3 kJ 的热量, 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的结果偏低,请你分析 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代号)。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 50 mL 0.5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了 50 mL 0.55 molL1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