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07233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苓种植策划书史延召0073426(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073426 史延召,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猪苓人工栽培项目。承办单位: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委员会 负责人:XXX项目拟建地: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旬阳坝镇七里沟村(规模化栽培向平和梁自然保护区推广)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3,项目简介,猪苓,别名野猪苓,大名猪苓,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主治急性肾炎、全身水肿、心源性水肿、腹泻、尿急、尿频、尿道痛、黄疸、肝硬化、腹水等病症,临床治肺癌、肝癌,对白血病亦有效,此外还广泛用于航天、航海等领域,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项目计划用四年时间实现猪苓的规模化种植。引进优良品系、提高农户的专业素质。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利的科技资源对南京

2、坪村猪苓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在四年时间内使得猪苓种植得到规模化推广。 随着人工培育猪苓规模的扩大,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横向发展:发展其他药材的种植,如:天麻。二、纵向发展:以村民集资或吸引外资的形式对药材加工作坊进行改进,初步建成一个初具规模医药加工厂。,4,项目建设背景,我国农业发展的型式已经从过去的资源约束性转变为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型。单一粮食作物对于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我国的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作物单一、农业发展形式单一。多种形式的大农业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有效推广。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人士关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七里沟的调查过程中。更让我们感触至深的就是这里实

3、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农民经济收入带来的影响。但是封山育林之后。农民靠山吃山的收入模式被改变。外出打工者收入也不多。而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林地等条件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没有发挥对农民的增收作用。 猪苓产业现状:首先,猪苓产业化种植刚刚起步。并没有出现规模化的种植的情况。其次,猪苓的需求旺盛、由于猪苓的多种药效使得猪苓的医学需求量越来越大。最后,则是猪苓种植对气候的要求使得部分地区不适合猪苓的种植。,5,项目区概况,自然条件概况:海拔为12001300米的地区,猪苓适生区域占全村90%以上面积。据相关报道,宁陕属猪苓最佳适生地域环境列全国第一。 同时气候宜人,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高

4、,植被良好,地表水量充足,可确保药品天然品质。 社会经济状况:南京坪村位于宁陕县皇冠镇,共2个组,共计133户,人口465人,总面积83平方公里电视普及率高达97.5%。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统计来看,文盲占人口比例14.2%,初中及高中占人口比例分别为27.4%、27.1%,高中以上为11.8%。禁伐前,林业占当地经济收入的80%以上,南京坪村耕地少(人均7分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亩产玉米不足500斤),虽然采取了各种有效的增产措施,如推广良种、地膜、科学种田等,但所产粮食全部用于食用仍明显不足,根本谈不上增加经济收入。传统农业无法发展经济,只有在人均7.3亩的林地上发展多种作物。提高收入

5、。,6,实施保证条件,1、国家扶持农业产业政策优势。国家加入WTO后,为了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科技部等18个部委已将中药现代化列入了国家“九五”、“十五”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项目。七个部委设立了中药现代化产业专项资金。省政府制定有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同时,中、省、市相继下发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猪苓的种植符合政策需要。同时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2、科技资源的优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处在具有中国高新农业硅谷之称的杨凌高新农业产业开发区。大学每年都组织相当数量的科技人才(包括大学生、博士、教授等专业科技人才)到基层社区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同时大学里边专

6、家都可以就近指导。依附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猪苓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3、绿色环保优势 照国际市场的准入要求,中药现代化和规范化生产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药品生产环保标准将更加规范和严格。宁陕猪苓基地具有绿色药品生产的明显优势。一是地理独特,二是基地群山环保,相对封闭,病菌虫害不易传播。全县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生态环境受污染程度低。奠定了猪苓药效的绿色环保的优势。,项目市场分析,猪苓市场预测,今年猪苓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一览表,10,项目总体战略规划,项目第一阶段:半野生猪苓种植(已完成)野生猪苓种植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七里过村的调查和了解全村30%的农户已经不同程度地种植野生猪苓,种子来源主要

7、为上山挖采,此地农民已基本掌握猪苓的生长习性和生长方式,有充足的实际种植经验,目前全村共种植(1000)窝(2500公斤),总价值(8万)元,种植两年以上的大约为(20)户。 第二阶段:人工试种培育成立“项目开发监督管理小组”,踪规划实施情况,配合规划的实施,监督项目资金使用资金的情况。 目进展的效果监测。对选出农户进行监测,将猪苓长势数据分类建档。 第三阶段:人工种植推广监督管理小组的职能开始转型,主要为宣传推广猪苓的人工种植培育,同时吸纳已投资农民加入其中。.随着对第二阶段农户的跟踪调查,已基本掌握人工培育猪苓在本地区的长势,测算出每年的经济效益,同时发动已种植猪苓的农户对有种植意向的农户

8、进行技术指导。初步成立药材加工作坊,对猪苓进行简单的加工。 第四阶段:猪苓的深加工通过监督管理小组的转型。初步药材加工作坊的成立,设立药材加工公司,实行公司法人制治理。对猪苓进行深加工。同时,监督管理小组的任务由监督转变为协同猪苓产业协会开拓市场。加强市场对猪苓的推广和运用。同时负责猪苓深加工药品的市场销售宣传策划。,11,项目投资额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经计算,本项目总投资71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49.5万元,占总投资的91.4%;流动资金60.9万元,占总投资的8.6%(详见表1、表2)。其中第一阶段总投资10.4万元,wwf支持3万元,农民自筹2.7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1.2万

9、元,银行贷款3.5万元。其中第二阶段总投资700万元,wwf支持150万元,农民自筹300万元,种子公司技术加盟50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12,投资效益分析,下面以五户种植主体为例来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一期(四年)成本投入:5户 1(亩)400(窝)50元/窝=100,000元一期(四年)毛收入:5户 1(亩)400(窝)12kg/窝60元=1,440,000元营业利润年均为:(1440000100000)/4=335,000元每户年净利润额为:335,000/5=67,000元,1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预期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推广后,将产生可喜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当地社会就业

10、机会,使农民增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带动农户与国内大市场接轨,实行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有重要意义,又带动了当地社会其它产业的发展,形成地方经济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生态效益:项目推广实施后,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们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为宁陕大熊猫栖息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局面。 同时猪苓种植也潜在要求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14,项目技术分析,1 选择种苓 应选择生活力旺盛的猪苓菌核作种苓。灰苓年幼生活力强,断面菌丝白色,含水份大,萌发新苓多,是最

11、佳的种苓;黑苓也可作种苓,但应选择具有弹性、断面菌丝白色或微黄色、新鲜无霉变,未干燥的菌核;菌核无弹性、断肌菌丝黄色、体内有许多空腔的老苓不宜作种苓。而幼嫩的白苓极易霉变腐烂,也不能作种苓。菌枝末培养好,挖到种苓后可埋入沙土中数月,不影响种苓生活力。2 栽培方法 21 菌枝培养于3月8月选直径为1厘米2厘米的枝条,截成6厘米10厘米长的小段,在0.25硝酸铵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备用。挖一个长、宽、深分别为60厘米60厘米30厘米的坑,坑底铺一薄层树叶,将浸泡好的树枝段在坑内平铺2层,上面摆放带有蜜环菌的菌枝,之后再盖一层薄土,然后再摆放两层树枝段,如此反复摆放6层7层,最后覆土5厘米6厘米厚

12、,以树叶覆盖,培育40天。22 菌棒培养 将选好的直径6厘米12厘米阔叶树枝干锯成40厘米80厘米长的木段,在木段上,每隔10厘米15厘米砍一深至木质部的小口,将蜜环菌种接种于小口处。将接种后的木段搭成井形架。置于1左右的温度下培养2个3个月。也可以按菌枝培养方法,将木段置于坑底,每层平铺100根200根木段,两层木段之间加入蜜环菌枝2根3根,用土填充空隙,共摆放4层5层,最上层覆土10厘米厚。 23 菌床培养 一般于6月8月或10月至翌年3月进行。先挖30厘米深、长度及宽度均为60厘米的坑,坑底铺一层树叶,摆放新鲜木段3根5根,其间距为2厘米3厘米,放菌枝2根3根,上面覆土10厘米厚。,15

13、,3 菌核的培植 31 制备菌种 夏季采收猪苓后,将猪苓籽实体晾干(切忌熏烤、曝晒和雨淋)。揉成粉末状,即制成孢子菌种。也可选个头小、瘤状物多、表面凹凸不平的猪苓 直接作种。 32 接种菌种 在4月5月,先将腐殖土壤翻耕,耙平,挖穴深30厘米50厘米。穴内放入3根培养好的菌材,将菌种接种在菌材间蜜环菌生长旺盛之处,并用树叶填充间隙。也可直接在底层菌材上放一层猪苓菌种,最后覆盖腐殖土或沙土。还可将培育好的菌床挖开,取出上面几层菌棒,将猪苓菌种直接铺于最下一层菌棒上,再用树叶填充空隙,然后按上述方法摆放菌棒和猪苓菌种,最后在顶层覆土30厘米厚。4 田间管理 猪苓菌核生命力很强,并具有顽强的抗逆力,

14、一般年分干旱、雨涝、高温、低温只能影响猪苓菌核的生长和产量,而不会威胁其生命的存活。有人从仓库中存放的干猪苓菌核中,偶尔会分离也生活的菌丝,足以证明其生命之强,同时为半野生栽培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菌核停止生长,白苓皮色变灰、变黑,当条件较适宜时,它又会重新生长或萌发出新苓。 半野生栽培猪苓的方法,不需要特殊管理,一般自然雨水和温度条件及树木根上寄生的蜜环菌源源不断地供给营养,猪苓便会旺盛生长,获得较高产量,但如果水源充足,浇灌方便,夏季猪苓生长旺季如遇干旱,可引水浇灌。半野生栽培猪苓的主要管理措施,是每年春在栽培穴顶加盖一层树叶,它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对防旱起良好的效果,

15、同时腐烂生的树叶,又可补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猪苓产量。,16,项目建设总体方案介绍,建立猪苓发展信息平台。建立猪苓中药材协会。吸引农户成为协会会员。以协会形式对农户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和建议。同时成为建立市场价格、需求量、质量等信息披露的平台。 专家指导下,发挥种植大户和乡土人才的作用,按照猪苓种植技术,抓好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做到“户有明白人、村有技术骨干、协会有推广队伍”,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断调整充实中药材协会领导小组,加强药材办技术力量,协调基地建设具体工作。一是抓规范栽培。二是抓规模发展。三是抓现有基地的巩固提高工作。领导班子采用年终聘用制,评优不合格的领导予以降

16、职或引退。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和乡土人才作用二是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抓好“点、线、网”结合,提供真实信息,为药农真正服务。三是抓好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共同为宁陕猪苓产业振兴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17,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污染源:无 环境保护措施增强农民环保意识,加大对项目区动物和植物的保护力度。 环境评价结论 该地适合种植猪苓,种植猪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无较大影响。同时猪苓的种植有利于当地土地地表的覆盖。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8,结论与建议,本项目为适应本区浓业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同时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收入。

17、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变小农业为大农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的上马采取非完整型的公司模式而是公司加农户模式,实现风险共担的要求,在环境方面。猪苓的种植还有利于当地林业生态系统的调整。变粗放的木材砍伐为种养结合。以林业环境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为宁陕交界处大熊猫野生保护区的保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建议:万事有力必有弊。在此个项目投资的过程中,当地农民的知识水平总体不高。分阶段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也控制了收益。同时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农民倾向去类似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这些都是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争取当地政府的最大支持也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