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3149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篇一:诗歌鉴赏之景情关系诗歌鉴赏之景情关系 1、想一想 (1) (问题)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景情关系有哪些?(提示:哪些情景交融的情况) (总结)分三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四种内在联系: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以乐写乐,以哀写哀 (2)举例辨析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如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全诗气象雄浑,感慨深沉;诗人面对辽阔的江天,耳听清猿哀鸣,眼见飞鸟栖止不定,落木萧萧,

2、长江滚滚,如何能不引发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情是景中之情,景是情中应有之景。 寓情于景(融情入景)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全诗一字未说离情别绪,而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别绪如长江不尽,离情如碧空无涯。情含景中,神传象外,具有无穷艺术魅力。 以景结情 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接下去两联写离别的深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感情真挚。最后以“萧萧班马鸣”作结,以景结情, 用两匹马萧萧长鸣,似有无

3、限深情,烘托出诗人的缱绻情谊。 (3) (问题)这三种关系怎么区分? (总结)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又可叫作“移情入景” 。这样的诗篇,通篇字面上看是写景,实则写情。 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 借景抒情 (先景后情) 借景抒情(有景有情) 以景结情 (先情后景) 融情于景(情含景中) 2.辨一辨 (一)三者关系辨 (1)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端居 李商隐) 阶下青

4、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借景抒情) 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遣的。 (2)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寄远杜牧)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借景抒情) (以景结情) 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3)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春行即兴 李华)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融情于景) 整首诗都是写诗人行经宜阳时即目所见的暮春景色,是安史之乱后荒寂的

5、景色。在景物描写中,渗染着诗人感伤,哀愁的心情。 (4)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人,这画面可以感受到作者生活境遇的悲凉。 (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融情于景) (5)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日暮倚杖水边 (金)王寂)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借景抒情) 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 “

6、日暮倚(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高考诗歌鉴赏景情关系教案)杖水边”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前句写景,后句抒情。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以景结情) 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 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念及此情此景的词人亦不免肝肠寸断。 (7)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融情

7、于景) 融情于景。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 、 “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8)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旅夜书怀 杜甫)(寓情于景)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再反衬诗人的孤独,景中见情,景与情融。 (二)内在联系辨 (1)昔日龌龊不足夸

8、,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乐景乐情) 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2)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 (柳宗元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哀景哀情) 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眼中的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是融会为一的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 (乐景哀情)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4)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

9、杜甫江汉 ) (哀景乐情) 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3.理一理 景情关系提问的方式有: (1)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进行赏析或请从“景” 和“情”的角度赏析 (2) 这句诗(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 (3) 这句诗(这首诗)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或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赏析。 答题方法:(1) 回答出某一种关系 (2) 借什么景(抓住意象,概括画面特点) ,抒什么情 融什么情于什么景以什么景结什么情(有反衬关系的强调)4.练一练 (1)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

10、,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2)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

11、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三、总结 总之,我国的古典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学们已经能很好地区分出来,并做到规范答题。诗歌无外乎景情,因此高考试题对景与情方面的设题很多,我们掌握了这方面得知识,才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篇二:名校名师精编高考语文高三一轮复习 鉴赏古诗中的景与情 教案“鉴赏古诗中的景与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理解古诗中景与情的关系,提高解答诗歌鉴赏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 通过合作讨论,探寻高考中诗歌鉴赏的“景与情”考查方式及应对策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歌、热爱母语的审

12、美情怀。 教学重点 探讨高考中诗歌鉴赏的景与情考查方式及应对策略。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写景的文字分析出隐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了解古诗中常见的景物和情感 1、古诗中常见的景物 (1)自然景色,如春景、秋景,边塞之景、山水田园之景,某一具体景物等。 (2)人文景观,主要指历史古迹。 2、古诗中常见的情感 (1)伤己之情 伤春悲秋 青春易逝 仕途失意 苦闷抑郁 前途渺茫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 颠沛流离 孤苦伶仃 哀苦无告 羁旅哀愁 思乡念亲 闺中怀人 边关怀乡 离别伤怀 留恋关切 殷切勉励 知交零落 孤独惆怅等 (2)忧国之情 反映时局动荡、

13、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状况 反映离乱的痛苦、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荒淫误国 表达昔盛今衰、国势衰微的感慨等 表达对国土沦丧、难以收复失地的痛心之情 (3)其他情感 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告慰平生的喜悦 生活哲理的阐释等 二、请用“景” 、 “情”二字组词,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1、融合关系: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融)情于景等 2、衬托关系: 正衬: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三、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我们通过分析高考的 取材特点

14、来证实一下,说出下列各诗中景与情的关系:1、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答:触景生情 触(登临凤凰台所见之)景生(人事沧桑、自然永恒、六朝兴废的感慨和忧国忧君忧民忧己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答:融情于景 融(羡慕向往之情)于(幽雅闲适的风景中) 3、

15、【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答:融情于景 融(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于(破败、萧条、荒凉的初秋之)景 四、看真题及参考答案,探讨高考中此类题的考查方式及应对策略。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问题: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 分)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鹜

16、“残” 、雁“断” 、月“新” 、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 分) 答:(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