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香蕉3346596

nt****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50KB
约8页
文档ID:56558516
香蕉3346596_第1页
1/8

香蕉属芭蕉科芭蕉属植物是著名的热带水果,目前,种类繁多的食用蕉,大多由原始野生种尖苞片蕉和长梗蕉突变、自交和杂交后代进化而成我国栽培的矮香蕉是由尖苞片蕉进化的三倍体,大蕉和粉蕉则是杂交种三倍体 一、分布区域一、分布区域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目前国外主栽的香蕉品种大多由我国传去香蕉分布在东、西、南半球南北纬度 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国家有 130 个,以中美洲产量最多,其次是亚洲我国香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广东以湛江、茂名、中山、东莞、广州、潮州为主产区;广西以灵山、浦北、玉林、南宁、钦州为主产区,福建主要集中在漳浦、平和、南靖、长泰、诏安、华安、云霄、龙海、厦门、南安、莆田和仙游等县(市、区),台湾的香蕉以高雄、屏东为主栽区,其次是台中和台东等地 二、栽培意义二、栽培意义 香蕉果实香甜味美,富含碳水化合物,营养丰富,据分析,每 100 克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 20 克、蛋白质 1.23 克、脂肪 0.66 克、粗纤维0.9 克、无机盐 0.7 克,水分占 70%,并含有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 以及维生素 U 等多种维生素,此外,还有人体所需要的钙、磷和铁等矿物质。

香蕉果实除作水果外,非洲、亚洲、美洲热带地区也作为粮食香蕉果实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各种加工制品和提取香精原料;香蕉植株具有高的药用价值:果实性寒,能滑大肠、通便,润肺;茎、叶可利尿,能治水肿、脚气;根捣碎后可治疮毒、结热和痢疾;花和花苞可治吐血和便血新鲜的干茎、吸芽和雄芽也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粉碎后可作猪饲料假茎的纤维可制绳索、麻袋和造纸总之,香蕉作为水果、粮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对于南方农村起着脱贫致富的作用 三、栽培特点三、栽培特点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其地下茎为粗大的球茎,根、茎、叶、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长出 香蕉喜高温多湿,通常生长温度 20~35℃,最适温度 24~32℃,各器官的临界温度为叶片 10~12℃,果实 13℃,根 13~15℃年均温 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区,少数分布在 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蒸腾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 200~300 毫米最适宜,至少不得少于 50 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阳光,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献报道:光强度从 2000 勒克司增至 10000 勒克司时,光合作用迅速增强,但从 10000~30000 勒克司的光强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缓慢。

光照差果实的光泽、风味差香蕉无主根、正常植株有 200~300 条须根,10~30 厘米土层是根系的主要分布层,香蕉株高大,根系浅,对风敏感,易遭台风和强风危害据观察当风速达 25~30 千米/小时时,可使叶片严重撕裂,风速 40~65 千米/小时,常使假茎折断,风速 100 千米/小时,可使蕉园全毁香蕉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冲积土或腐殖质壤土最适;pH 值 4.5~7.8 都可种植,但以 pH 值 6.0 以上为最宜 香蕉采用无性繁殖,种苗有吸芽苗和组培苗①吸芽苗有褛衣芽(立冬前抽生的吸芽,披鳞剑叶,过冬后部分鳞叶枯死如褛衣,故名)、红笋(春暖后抽生的吸芽,叶鞘红色,故名)和隔山飞(由收获后较久的旧蕉头抽出的吸芽,又称水芽)3 种,以褛衣芽苗为优②组培苗生长整齐,以叶龄 6~10 片叶时种植为宜组培苗易产生变异,生长较弱,抗逆性差,生长初期应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节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龙牙蕉、组培苗蕉(试管苗)优质丰产技术因季节、品种不同,优质丰产的栽培技术也不同 香蕉的病害有:香蕉束顶病,是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防治方法常采用:提高抗病、抗蚜力和灭蚜,种植无病苗,挖除病株和轮作另外,有 60 多种蚜虫传播香蕉花叶心腐病、病毒病。

此外香蕉还有叶斑病、香蕉黑心病、香蕉巴拿马病、香蕉炭疽病、香蕉冠腐病和香蕉根线虫病等香蕉虫害主要有香蕉象甲、香蕉麦叶虫、香蕉交脉蚜和香蕉花蓟马等 四、香蕉的种类和品种四、香蕉的种类和品种 香蕉的两个原始野生种是尖叶蕉和长梗蕉,香蕉品种是由这两个野生种的种内或种间杂交后代进化而来 五、采收、加工及市场五、采收、加工及市场 当蕉果饱满度达到六成半时催熟后基本可食,超过九成时,经后熟果皮易裂故采收以七成至九成成熟为宜此外,也有以断蕾或抽蕾后的发育天数来判断蕉果的成熟度和采收期的 青香蕉在销售地需用用乙烯利在 16~24℃的条件下催熟后才能应市 香蕉既可作水果鲜食,又可作为主食其加工制品众多,如香蕉脆片、香蕉粉、香蕉泥、香蕉果酱、香蕉软糖、香蕉汁等都是香蕉的加工制品香蕉脆片简便易加工;香蕉泥可进一步作为加工色、香、味俱佳的香蕉冰棒、香蕉冰淇淋、香蕉布丁等 香蕉是我国重要的南方水果近十多年来发展较快1999 年全国香蕉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 303.99 万亩、419.42 万吨世界香蕉年产量5900 万吨左右,人平占有量接近 10 公斤,我国年产量占世界香蕉产量的 7.1%,全国人平占有量约 3.4 公斤。

别名】弓蕉、香牙蕉、甘蕉【来源】芭蕉科芭蕉属植物香蕉 Musa paradisiaca L. var. sapientum O. Kuntze,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一般鲜用性味归经】甘、涩,寒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胎全草: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带,胎动不安;外用治痈疖肿毒,丹毒,中耳炎香蕉皮或果柄:高血压用法用量】鲜品 1~4 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捣汁搽患处治中耳炎,取茎汁滴耳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蕉一受冻或者碰伤了为什么皮上会发黑 在热带,香蕉树到处可见,蕉叶婆娑,碧绿一片 树上的香蕉还绿,还硬,人们就把它摘下来啦——要是等到它变黄、变软,那运输起来就麻烦了,摘下以后,过了些时候,香蕉自然会由绿变黄 俗语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你把柳枝从柳树上攀下来时,枝上的细胞并没有死,插到地上,它会生根发芽同样的,在摘下来的绿香蕉中,它的细胞仍然活着这些细胞,会分泌出各种酵素 在香蕉的表皮细胞中,含有叶绿素与叶黄素香蕉没成熟时,叶绿素掩盖住了叶黄素的黄色,所以香蕉看上去是绿色的待放了些时候,细胞中分泌的酵素与叶绿素发生化学变化,破坏了叶绿素,绿色消失这样,叶黄素的黄色便显示出来了,香蕉也就换上了一件黄色的新装。

秋天,落叶由绿变黄,也是这个道理 香蕉挨了冻,或者皮被碰伤,碰破时,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看去象块金钱豹的皮这却又是另一场化学变化原来,香蕉表皮细胞中,还含有一种氧化酵素平时,它被细胞膜严密地包裹着,不与空气接触,正如你夏天躺在蚊帐里一样,不受蚊子的打扰但是,一旦受冻、碰伤,细胞膜破了,那氧化酵素就流出来了,与空气中氧气发生氧化作用,结果生成一种黑色复杂的产物 梨子、橄榄之类碰伤发黑,也是这个道理 六、香蕉的常见病害六、香蕉的常见病害香蕉束顶病发病特征:香蕉束顶病俗称蕉公、虾蕉、葱蕉,该病是严重的世界性的病毒病我国各蕉区均有发生,以旧蕉区较严重香蕉束顶病的典型病症是新叶越抽越小,并且成束,故称束顶病,发病后期植株矮缩病叶较直立狭小,硬脆易断,叶边缘明显失绿,后变枯焦叶柄或中肋基部出现深绿色的条纹,俗称“青筋”,这是区别其他原因造成丛叶的主要特征病住一般生长缓慢,矮化,不抽蕾结果抽蕾时才发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实畸形细小,果无甜味,无经济价值病株根尖变紫色,无光泽,大部分根系腐烂或变紫色,不发新根病株最后枯死发病规律:香蕉束顶病的病原是香蕉束顶病毒,该病毒是一个直径是 18 毫微米的等径病毒。

该病毒主要靠香蕉交脉蚜虫传播香蕉束顶病在香蕉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 3-5 月份为盛发期危害程度取决于蕉园中的病株数量及蕉蚜的密度和发生情况,正常上年冬季冷害严重时次年 3-5 月发病较严重此外,一般香蕉发病较多,大蕉、粉蕉、龙牙蕉发病较少防治方法:(1) 选择通风的园地,采用合理的种植方法和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不同种间容易导致蚜虫滋生的蔬菜,提高植株的抗病力2) 采用无病组培苗作为种苗蕉苗假植期间做好防蚜虫的有关措施(3) 喷药杀灭蚜虫,尤其在 9-4 月份和 9-11 月份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治4) 及时清除病株,切断传播源有蚜虫的病株应先喷药杀死蚜虫,然后挖除病株,并将病穴土扒开晒干,填入新土,加入 50-100 克呋喃丹混匀后再补种新苗5) 发病高的蕉地最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轮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束顶病发病率香蕉黄叶病发病症状:发病蕉株的下方老叶叶缘首先黄化,逐渐扩大至中肋,叶柄软化弯曲下垂,最后枯萎,上方幼叶亦逐渐发黄,最后导致整个蕉株枯萎死亡,有时病株假茎外围的叶鞘自基部发生纵裂纵切病株的假茎或块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呈现褐变的现象,在发病后期,黄褐色的维管束组织上下贯穿呈长条形有时病菌会从母株块茎穿过与吸芽相连部位而侵入吸芽。

发病规律:黄叶病是真菌病害,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及其变种,病原菌在病株组织内可产生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但在土壤中主要以厚膜孢子存活,其存活期可连数年之久一般而言,在酸性砂质地较易发生,又排水不良及伤根情况下可促进本病发生本病病原菌有四个生理小种,引起台蕉(北蕉、仙人蕉)黄叶病者为第四生理小种,引起吕宋蕉(芭蕉)黄叶病者属第一生理小种病原菌自感染到出现外部病徵,潜伏期可长达 5~6 个月,本省南部蕉园种植期在 3~5 月,因此一般在每年 10 月以后才开始出现外部病徵本病为土壤性传播病害,病原菌可经病苗病土及流水传播,有时病菌会从母株块茎穿过吸芽相连部位而侵入吸芽病原菌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亦可在莎草、香附子等天间杂草根部存活防治方法:(1) 轻微至中度黄叶病园种植耐病品种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蕉园为佳排水不良及砂质酸性土壤,不宜种植2) 发病率超过 10%以上的蕉园,宜转种其他作物经废耕或转作水稻 2 年以上的病园,如果再想种香蕉的话,蕉苗应该取自无病区病园与旱作轮作为佳3) 发病率低于 10%以下的蕉园,如果再种植香蕉时,应做病株处理发病株以除草剂装于压力式喷雾器桶内,喷头装上注射针,每株注射 5 孔。

一星期后病株叶片急速干枯,两个月后叶片和假茎完全干枯,即可引火烧毁病穴残留有部分块茎组织尚未腐烂,亦可挖出切碎,连同假茎一并烧毁4) 目前,对该病菌还没有特效的防治药物现大多数采用防治真菌病害镰刀菌类的药物,像日邦克菌、农土斯、菌根消、复活一号等效果都不错香蕉灰纹病:发病特征:香蕉灰纹病又称香蕉暗双孢霉叶斑病,在我国香蕉产区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叶鞘上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病斑呈椭圆形或沿叶缘呈不规则形,暗褐色或灰褐色新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后逐渐扩展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斑边深褐色的椭圆形斑,斑外缘有明显的橙黄晕圈叶背的病部上常长出灰褐色霉状物病菌沿叶缘气孔侵入时,初期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褐色、半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于叶中脉的褐色、波浪环纹坏死带,秋季后病斑由褐色转为灰白色,质脆发病规律:病原为香蕉暗双孢霉该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初侵染源为病株残体,春季开始发病,高温多雨的夏季为病害盛发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从叶缘气孔侵入,在雨季该病发生后迅速向中脉扩展在大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如烟尘、S02 等),该病加重干旱季节不易发病香蕉比大蕉、粉蕉易感病,偏施氮肥发病加重。

防治方法:(1)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排灌,及时摘除病叶2) 每年立春前清除蕉园的病叶、枯叶并烧毁,减少初侵染源在香蕉生长期最好每月清除病叶一次3) 控制种植密度多施钾肥磷肥,不偏施氮肥;雨季及时排水,降低蕉园小环境的湿度4) 喷药防治香蕉产区应于 4、5、6 月各喷 1 次 1:0.8~1:100 少量式波尔多液,每亩 150~200 升,此外,45%甲基硫菌灵悬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