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82620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9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课件_4(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昌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12月,一、传染病基本知识,(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传染病基本知识,(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传染病种类,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

2、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传染病种类,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二、传染病感染过程,(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

3、)、传染的五种表现: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2、病原携带状态。3、隐性感染。4、潜伏性感染。5、显性感染,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传播途径,概念: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

4、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 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 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 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 又称 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 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四、传染病的治疗,治疗原则: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医疗。治疗方法:(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五、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一、管

5、理传染源:首先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病原携带者首先应早期发现,同时对病原携带者需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尽可能减少传播机会.,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二、切断传播途径:应采取一般卫生措施、消毒和杀虫。 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要做好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工作。 三、保护易感人群:通过增强非特异免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等综合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六、学校常见的传染病,1、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2、肠道传染病:甲肝、手足口病等。,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排

6、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肺结核,1.传染源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

7、引起感染。,肺结核临床表现,1.症状 (1)全身症状 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 (2)呼吸系统症状 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肺结核辅助检查,1.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可靠依据。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且能够确定病灶性质、部位、范围。 3.结核菌素(简称结素)皮肤试验 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

8、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流行病学,1.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经空气和飞沫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流行病学,4.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流感的症状:通常较普通感冒重,主要

9、为急性发病,出现高热 、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同时亦可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少数病例可有腹泻呈水样便。体检可见眼结膜充血、咽部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发热一般持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乏力常持续12周才逐渐消失。,风疹,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风疹病人、无症状带病毒者。以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1-5岁儿童较多,成人多数有抗体,偶可发病,育龄妇女对风疹较易感。(近几年有发病年龄增高趋势),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全身不适、乏力、喷嚏、流涕、

10、轻咳等。一般发热1-2天后皮疹出现淡红色皮疹,开始于面部,一日内波及躯干与四肢,手掌于足底无皮疹,躯干背部皮疹较密,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不留色素沉着,其他症状随之消失。,临床表现,风疹特征:皮疹和耳后、枕后与颈部淋巴结大为特征。但部分病人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炎、淋巴结肿大而无皮疹或无发热但有皮疹。,水痘,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所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较多。临床上全身症状轻微,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迅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性强,发病1-2日至疱疹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皮疹全部结痂脱落后无传

11、染性。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有较高免疫力。,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持续1天左右。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和头部,红斑疹迅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形如露水珠滴,后浑浊,疱疹常伴有瘙痒。,临床表现,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四肢较少,手掌及足底更少。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日左右自愈。极少数人可以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

12、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自腮腺肿大前7日至重大后9日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多发生在5-15人群。患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临床表现,多数以耳下部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肿大先从一侧开始,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发红,发热38度-40度不等。整个病程10-14日。,猩红热,猩红热:是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莓样舌、全身弥漫

13、性猩红色皮疹和疹褪后皮肤明显脱屑。,流行病学,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吞咽时加重,全身弥漫性充血并散布着针头大小的充血性皮疹。皮疹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开始,疹间无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面部潮红而无皮疹,口鼻周围相对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疹出现后48小时达高峰,然后依出疹顺序消退,2-4日褪尽。疹褪后一周左右开始脱皮,脱皮持续2-4周,呈糠屑状、片状、大片状。,麻疹,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

14、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麻疹,过去一般以8个月到5岁发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最多。,流行病学,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口咽、鼻、眼结膜分泌物、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流行病学,3.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易感者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

15、疹疫苗而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保护,很少患病。 4.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临床表现,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伴体温增高,症状加重。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蔓延到胸、背、腹及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临床表现,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35天皮疹出齐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

16、序消退,消退初期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历时约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迅速致死。,流行病学,1.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隐性感染率高。 2.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流行病学,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密切相关。 4.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至次年5月,而3、4月为高峰。儿童多见。,临床诊断,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体检发现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者,即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临床表现,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 7090病人有皮肤或黏膜瘀点或瘀斑,直径lmm2cm,开始为鲜红色,后为紫红色,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其中央因血栓形成而坏死。经治疗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大瘀斑中央坏死部位可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症状逐渐好转。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病人一般在l3周内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