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95749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_1(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病毒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1、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草鱼和青鱼的一种病毒传染病。临床以红鳍、红鳃盖、红肠子和红肌肉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为特征,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原】:草鱼呼肠弧病毒(GCRV)或草鱼出血病毒(GCHV)。 【流行特点】:流行地区广泛、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危害性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全长2.5-15厘米的草鱼鱼种及1龄的草鱼;病毒也可感染麦穗鱼、鲢、鳙、鲫和鲤等淡水鱼类。当年草鱼死亡率一般在30-50%,最高可达70-80%。2龄以上草鱼和青鱼较少发病,但可携带病毒而成为传染源。主要

2、发生于5-9月份水温在20-30的季节,尤以25-28为流行高峰。,病程分三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毒侵入鱼体到出现症状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草鱼出血病潜伏期一般3-10d。在此期内,鱼的外表无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均正常。 (2)前趋期:病鱼已开始出现症状,但不够明显,一般为1-2d。此时,病鱼的体色发暗变黑,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 (3)充分发展期:病鱼有了明显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的改变,亦为高潮期。一般为1-2d。此期,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等典型症状而死。,【病状与病理】病鱼体色一般暗黑色或微红。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

3、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肌肉呈粉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也有鳃瓣呈现红色斑块状充血。肠道充血,全肠或部分肠壁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轻者可呈出血点和肠壁环状出血。但肠壁仍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草鱼出血病并发细菌性肠炎,草鱼出血病并发细菌性肠炎,草鱼出血病并发细菌性肠炎,【诊断】目前草鱼出血病的诊断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 (1)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水温22-30、尤其是25-28时,草鱼、青鱼鱼苗大量死亡,而其他同塘鱼类并无此现象,病鱼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应作为草鱼出血病疑似病例。需作进一步诊断。 (2)样品采

4、集:取无症状鱼150尾或病鱼10尾,病原分离和鉴定。 (3)实验室确诊。,(4)鉴别诊断: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患草鱼出血病病鱼的肠壁弹性较好、肠壁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患肠炎病病鱼的肠壁弹性较差,肠壁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防治】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地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疫苗,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组织浆灭活疫苗,其中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892株)已获得生产批准文号。,(1)预防措施 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

5、理制度;加强水源消毒,对繁殖用鱼卵和亲鱼、引进的苗种及相应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加强疫病监测;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每15d使用1次高碘酸钠溶液1%(g/g)、5 %(g/g )、10 %(g/g)300-500倍水稀释液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量为0.015-0.02g。 (2)处理: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消毒。,2、锦鲤疱疹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鲤和锦鲤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农业部公告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鲤疱疹病毒3型,又名锦鲤疱疹病毒。【流行特点】锦鲤、鲤、和鬼鲤及这些品种的杂交种,对KHV高度敏感。鲤科鱼类,

6、包括白鲢草鱼鳙未有感染KHV的报道,这些鲤科鱼类无论与鲤在自然条件下混养或与病鱼同居感染,直接接触病毒而不发病,但有为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KHV传播迅速,可感染任何年龄的锦鲤和鲤,死亡率高达80%-100%。发病最适温度是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已感染的鱼,水温18-27间持续时间越长,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此水温外死亡率明显降低。该病多发于高温季节,潜伏期14d,鱼发病并出现症状24-48h后开始死亡,2-4d内死亡率可迅速达80%-100%。,锦鲤疱疹病毒病,患病鱼无力、无食欲,呈无方向感的游泳,或在水中呈头朝下尾朝上的姿势的飘游,甚至停

7、止游泳。鱼体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鳍条尤其是尾鳍充血,鳃出血并产生大量粘液,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斑块状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类似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出现症状后24-48h死亡。有些鱼类表现神经症状,极小的刺激能引起强烈的反应,然后是不活跃期。,【诊断】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1)初步诊断:仅有鲤(包括锦鲤)及变种能被感染致死。其他种类如金鱼和草鱼在同一系统中,甚至可与锦鲤保持长期接触而不发病,这一特点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水温在18-30有大量死亡,水温升高或降低,死亡率下降或停止。死亡极快,从出现病症到死亡只要24-48h;死亡率极高,如疾病暴发10d内死亡率可达80-100%。

8、(2)样品采集: (3)实验室确诊。 (4)鉴别诊断:与普通细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相区别,特别是与细菌性烂鳃病进行区分。,【防治】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1)防治措施加强进出口口岸检疫; 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应对水源、繁殖的鱼卵和亲鱼、引进的苗种及相应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切断传染源;将感染鱼饲养于20-28水中一算时间,然后降低或升高温度使病毒失活,类似于疫苗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达到免疫的目的。 (2)处理:发现类似病例,须及时向渔业主管部门上报;患病鱼和死鱼必须销毁,并对水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9、3、鲤痘疮病 【病原】鲤疱疹病毒2型。 【流行特点】该病流行于欧洲。鲤对这种病特别敏感。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水质肥的池塘、水库和高密度的网箱养殖流行较为普遍,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该病通过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单殖吸虫、蛭和鱼虱等传染。,鲤痘疮病,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加、扩大和变厚,其形状及大小各异,直径可从1cm左右增大到数厘米,或更大些,厚15mm左右,严重时可融合成一片。增生物表面初期光滑,后来变粗糙并呈玻璃样或蜡样,质地由柔软变成软骨状,较坚硬,颜色为浅乳白色、奶

10、油色,俗称“石蜡样增生物”,状似痘疮,这种增生物一般不能被摩擦掉,但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增生物。增生物面积不大时,对病鱼,特别是大鱼,危害不大,不会致死。,【诊断】(1)根据“石蜡状增生物”等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诊断;(2)病理组织学检查;(3)电子显微镜观察; 【防治】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流行地区改养对该病不敏感的鱼类;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洁水中(流水更好),增生物会自行脱落。 (2)治疗方法:排出原池水3/5,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调ph9.4-10后加入新水;每立方米水体每d使用10%聚维酮碘溶液0.45-0.75ml

11、,全池泼洒;每千克饲料添加银翘板蓝根3.2-4.8g,或七味板蓝根8-16g,每d投喂2次,连续投喂7d。,4、鲤春病毒血症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鳔炎症、急性传染性腹水和鲤传染性腹水症等,是由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引起鲤科鱼类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为鲤春病毒(SVCV) 【流行特点】鲤春病毒血症最早流行于东欧和中欧,后扩散蔓延到欧洲大部分地区,严重危害欧洲水产养殖业。随着鱼类贸易和引种,该病已传播到美洲等国家和我国。,SVCV感染谱广泛,主要感染鲤和锦鲤,可引起鲤和锦鲤大批发病和死亡,还可感染鲢、鳙、鲫和欧鲇等各种鲤科鱼类,可

12、使虹鳟、草鱼、狗鱼人工感染发病。各个年龄段的鱼均可患病,但鱼龄越小越易感染。该病在春季水温7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13-20时流行,并于水温15-17时最为流行。在春季水温低于15时,鲤越冬由于长期的低水温,免疫力降低,容易大面积流行,暴发鲤春病毒病,因而,春季成为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当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60 30min,Ph12 10min,pH3 3h,可将病毒灭活。,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病毒携带鱼。感染途径主要以水体为媒介,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能在被感染的鲤血液中保持11周。在水温10-15时潜伏期约为20d。外伤也是重要的传播因素,此外,鱼类寄生虫如鲤虱或水

13、蛭等,能从带病毒鱼体中得到病毒,并传播到健康鲤鱼体上。精液和鱼卵也会带有病毒,也可能存在垂直传播途径。,【症状与病理】 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鳃丝苍白,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鳃和眼球常有出血斑点。有时可见骨骼肌震颤,病鱼捞出水时,可见腹水从肛门中自动流出。由于鱼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受感染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内出血、腹膜炎以及出现腹水,肠道严重发炎,其他内脏上也有出血斑点,其中以鰾最为常见;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现红色;肝、脾、肾肿大。该病还经常伴随着细菌和寄生虫的并发感染。,鲤春病毒血症,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鳃丝苍白,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鳃和眼球常有出血斑点。有时可见骨骼肌震颤,

14、病鱼捞出水时,可见腹水从肛门中自动流出。由于鱼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受感染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内出血、腹膜炎以及出现腹水,肠道严重发炎,其他内脏上也有出血斑点,其中以鰾最为常见;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现红色;肝、脾、肾肿大。该病还经常伴随着细菌和寄生虫的并发感染。,【诊断】鲤春病毒血症的诊断,可根据发病水温、病鱼外表特征与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疫病的确诊参照鱼类检疫方法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在自然条件下,SVC通常与细菌性病原并发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单独病毒感染通常无体表开放性病灶,如病鱼体表出现明显的开放性病灶,表明有细菌混合感染。 【防治】目前,该病唯一可行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病毒。该病疫

15、苗仅处于实验阶段。因此严格检疫,保证水源、引入鱼卵和鱼不带病毒,养鱼设施消毒等,是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鱼类细菌性疾病,1、烂鳃病一般指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鮰、团头鲂和罗非鱼等淡水养殖鱼类鳃部以糜烂、溃烂为特征的疾病。【病原】柱状噬纤维菌,曾称为柱状嗜纤维菌、柱状屈桡杆菌、柱状黄杆菌。,【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和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鲤、鲫、鲢、鳙、团头鲂和罗非鱼等也可感染。一般流行于4-10月,以夏季最为流行。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病,20以上时开始流行。水温在15-35范围内,水温越高,致死时间越短。全国各地养鱼区都有流行,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和赤皮病并发。

16、感染是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后特别容易感染,在水质好、放养密度合理且鳃丝完好的情况下则不易感染。,【症状与病理】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常称为“乌头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分泌粘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局部因缺血呈灰白色或淡红色,或局部淤血成紫红色或有出血点。严重者鳃丝溃烂,鳃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物粘附,看上去很脏,呈土黄色。,烂鳃病,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常称为“乌头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分泌粘液增多,肿胀,呈花鳃状,局部因缺血呈灰白色或淡红色,或局部淤血成紫红色或有出血点。严重者鳃丝溃烂,鳃的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坏死处往往有细菌和污物粘附,看上去很脏,呈土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