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086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8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专题4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谏太宗十思疏课件苏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课外悦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乾卦第一) 【译文】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郁。 【领悟】有修养的仁德君子,根本不会因为环境、地位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依然义无反顾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进。 2.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 【译文】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领悟】很多事情的最大阻力是我们自己不够勇敢坚决的内心。,导入阅读,初 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

2、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赏读:诗歌写的是春夏之交,随着气候的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好像夏天就是在春天之后的某一天突然来临的,隔了一夜鸟儿花儿都好像和昨天不一样了。阳光洒在树叶上,留下了阴凉给世间,而早晚的袅袅青烟,也似乎有了夏天的味道。平日庄严与肃穆的大殿,突然飞来了几只喳喳鸣叫的黄莺,使得整个大殿显得格外热闹。地上呢,珮兰、绶草也突然长高了,影子也高高低低地映在地上。远处湖面上,小鱼也被惊醒了,游来游去。所有这一切,太宗都描绘得相当细腻,把春夏时的景致刻画得非常富于动感。整个诗歌刻画细腻,描绘出了春夏美好的景致,而最后所发的感慨

3、,也和自己所写的能联系起来,是一篇不错的写景诗。,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政治家、 文学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 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参与朝政,校订秘府图籍。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另有次礼记20卷,时称良史。魏徵在历史上以能犯言直谏著称,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被太宗采纳。魏徵提倡“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史以“诤臣”称之。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夫以铜

4、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朕亡一镜矣。”,2.背景解读,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到了贞观中期,唐朝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这令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就在贞观十一年间,唐太宗先下令修了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老百姓为了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的大臣向唐太宗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他再不像过去那样爽快地接受下级的意见了。魏徵在这

5、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为“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幡然悔悟,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3.古代文化知识,【承天景命】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君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殷商奴隶主贵族创造了一种“至上神”的观念,称为“帝”或“上帝”,认为它是上天和人间的最高主宰,又是商王朝的宗祖神,因此,老百姓应该服从商王的统治。西周时用“天”代替了“帝”或“上帝”

6、,周王并被赋予了“天子”的称呼。周代的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明确地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 【松乔之寿】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子乔。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学五千文,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王子乔,据后汉书记载是河东(今山西南部地区)人,东汉时期叶县的县令,素有“长寿仙”之称。三国时的曹丕在芙蓉池作诗中写道:“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邀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二、基础积累 1.通假字,答案:“无”同“毋”,不要,2.一词多义,答案:(1)名词,诚心/连词,果真、如果/副词,确实 (2)形容词,诚信的/动词,信任/

7、动词,相信 (3)形容词,安定/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动词,使安定/疑问代词,哪里/动词,享受 (4)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形容词,下等的/名词,臣下,答案:(5)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介词,被 (6)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们/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 (7)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答案: (1)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 (2)名词作动词,统治;动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 (3)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4)动词作状语,争着 (5)形容词作名词,重任 (6)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7)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危难的处

8、境,3.词类活用,答案:(8)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人 (9)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 (10)形容词作动词,到达远方 (11)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1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 (1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 (1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4.古今异义,古义: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古义: 今义:尽情,古义: 今义:认为,答案:(1)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部分 (2)放纵情感 (3)把(它)当做,古义: 今义:走路,古义: 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答案:(4)路人 (5)使

9、谦虚,答案:(1)判断句 (2)判断句 (3)省略句 (4)状语后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定语后置句,5.特殊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 (2)可畏惟人( )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 (4)虽董之以严刑( ) (5)震之以威怒( ) (6)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答案:(1)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 (2)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6.名句默写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肯定人民力量的句子是: ,;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说

10、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答案:(4)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徵认为如果君王按照“十思”去做,人们便会人尽其才,“ , , ”。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 (1)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剖析、论证,使说理更加透彻。例如第1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文章

11、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揭示观点。 (2)语言特点 本文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囿于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没有繁冗的引证,言之有物,切中时弊,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难能可贵。,二、局部揣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参考答案: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作者不是一开头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设喻入手逐渐透出本意的。文章起笔,从正面设喻,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

12、德义”。然后再从反面设喻,正如“源不深”不能“望流之远”,“根不固”不能“求木之长”一样,“德不厚而望国之治”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事。接着,作者承接上文,提出人君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像伐根、塞源而望木茂、流长一样,无疑也不会成功。通过正反设喻,作者的本意也就十分明确了,唐太宗如要巩固政权,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参考答案:作者用历史事实,说明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根本原因。先从历代帝王谈起,以问句“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引起思考。再揭示因为帝王前后不一的态度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把论题缩小到帝王如何对待老百姓的问题上。最后从如果在失掉拥护的情况下,还一意孤行,那必然落得水

13、能“覆舟”的惨局,以论证国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第二段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论证的?要说明什么观点?,高考小贴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时,要从选文的情理入手,透过一事、一言、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透过作者对人物、事件、情理的褒贬好恶,去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题型是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件事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地分析所叙述的事件或所说明的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感情倾向有时较直露,有时较含蓄,因此要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抽

14、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加以“概括”。该考点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1)依据文章有关材料,分析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2)分析文章有关内容,推断、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3)分析有关评论对史传类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评价。,3.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参考答案: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文中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是流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现象来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同样,魏徵以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来比喻人民力量的重要性,至今人们还记忆犹新。文中正反对比论证,加强了说服力。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第一、二段,使被说明的道理突显出来了。如为了说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徵不是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从反面来说的,“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诫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了,即使不用再提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