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8918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控技术,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革热流行概况,近几十年来,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主要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流行,全球共有一百多个国家 发生过登革热流行,约有25亿人受到登革热感染的威胁,每年大约有1亿感染者,其中50万例登革出血热需要住院治疗,25000例死亡,登革出血热病例中95%为15岁以下的儿童。,我国1873年厦门首次报道发生登革热,此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台湾及武汉等地,先后发生过登革热流行。 1978年广东佛山暴发登革热,发病达22122例,死亡14例。1979年10月广东中山发生登革热流行,发病496例。1980年在海南和广东两省共34个县发生D

2、ENV-3型流行,共报告452675例,死亡74例。1986年海南及广东发生DENV-2型大流行,发病118881例,死亡296例。 我省2004年和2009年也分别发生过流行。,基孔肯雅热流行概况,1952年,首次在非洲坦桑尼亚分离到CHIK病毒(人、蚊)。 1960 -1982年, 非洲和亚洲时有发生本病流行。 1999年,印尼发生暴发疫情。 2006年,印度洋岛屿国家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和法属留尼旺岛、印度沿海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报道过基孔热暴发。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接近当地人口的40。,2006年,印度报告的疑似病例超过139万,部

3、分地区的发病率超过45。 2009年,泰国(49069例),印尼(43000例),马来西亚(4430例)。 2010年,印度(16870例)、印尼、越南等国家也出现暴发疫情。 我国1987年首次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病人血中分离出基孔肯雅病毒,2010年广东发生暴发。,西尼罗流行概况,1937年最初从乌干达西尼罗地区一名发热的妇女血液中分离出来,因此得名 ; 1957年,以色列发生暴发流行,首次注意到此病毒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严重的脑膜脑炎的原因; 1996年,袭击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造成大约400人发生脑炎,近40人死亡的危害; 1999年7-9月在俄罗斯南部发生了范围

4、广泛的流行,近1000人发病,至少40人死亡。1996-2000年,捷克从14匹马中分离到病毒,意大利从78匹马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 1999年7-10月,在纽约和邻近洲人、马、野鸟和动物园鸟间发生的一次暴发流行;,美国曾于2003年暴发严重的西尼罗病毒疫情,造成9862人感染,264人死亡; 2012年1月1日至10月11日,美国发生2636起人感染西尼罗病毒病例,其中118人死亡,病例分布在除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外的48个州,其中60病例分布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南达科他、密西西比、密歇根和俄克拉何马这6个州。,病原学,登革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同属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登革病毒正链RNA病毒,

5、分为4个血清型,西尼罗病毒也为正链RNA病毒,已知有两个基因型。 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为正链RNA。,传染源,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基孔肯雅热:病人、隐性感染者、非人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 西尼罗热:主要是鸟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未得到证实。,传播途径,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等的叮咬传播,当雌蚊叮咬了病毒血症的登革热患者或灵长类动物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增殖,经外潜伏期,再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伊蚊感染后无症状,但可终身携带和传播病毒,并可经卵传递给后代。 西尼罗病毒主要通过尖音库蚊、致卷库蚊、淡色库蚊等尖音库蚊复合组蚊

6、虫叮咬已感染的鸟类,病毒在蚊体内肠道上皮和唾液腺中经过1014天(外潜伏期)繁殖,便可经由叮咬人或其他动物而传播病毒。,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中老年免疫力低下者症状较重。 被某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后,对该血清型有免疫力,但对异型登革病毒无免疫力,而且感染异型登革病毒后症状加重,容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抗体特点,初次感染:IgM抗体通常在发病后5天出现,1-3周内达最高水平,可维持2个月,6个月还可能检测到;IgG抗体大概在感染后2周出现并可维持终生。 二次感染:抗体产生的时间与初次感染完全不同,病毒血症很短,IgG抗体在出现症状后的1-2天即出现,抗体水平比既往感染要高

7、;IgM抗体出现较晚,比初次感染产生的水平低,约20-30%再次感染的病人发病的第10天都未能检测到IgM抗体。,流行病学特点,三种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季节均为夏秋季节; 发病人群性别无明显差异,年龄与当地人群年龄构成有关,职业主要为蚊虫高暴露人群。,潜伏期,登革热:内潜伏期3-14天,外潜伏期8-10天。 基孔肯雅热:内潜伏期1-12天,通常3-7天,外潜伏期2-10天。 西尼罗热:内潜伏期3-12天,外潜伏期10-14天。,登革热临床表现,典型登革热 登革热 (1997)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普通登革热 登革热 2009新指南重症登革热,典型登革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

8、热程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双峰热; 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 大部分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体征,多样性皮疹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呈阳性出血倾向(多于病程58天),基孔肯雅热临床表现,三联征:发热、急性关节痛/ 关节炎、皮疹 发 热:突然高热达39,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有的病人约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发热(双峰热),持续35天恢复正常。 关节痛:各处关节呈游走性肿胀和剧痛,可持续数周和数月,有报道有高达12的患者关节僵硬疼痛可持续数年。 皮疹:发热2-3天后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西尼罗热临床表

9、现,临床可分为隐性感染、西尼罗热、西尼罗病毒脑炎或脑膜脑炎3种类型:感染西尼罗病毒后绝大多数人(80%)表现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任何症状,但血清中可查到抗体。少数人表现为西尼罗热,病人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持续3-6天后自行缓解。极少数人感染后表现为西尼罗病毒脑炎或脑膜脑炎,多发生在老年人及儿童。,实验室检查,登革热: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数天才恢复正常;血小板减少。基孔肯雅热: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少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轻度降低。 西尼罗热: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稍高,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多在正

10、常范围。,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风险评估,输入风险; 暴发风险:蚊媒密度、易感人群、气候条件、发现能力。,西尼罗热风险评估,快捷的交通、频繁的贸易,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的西尼罗感染暴发,使我国发生西尼罗病毒感染病例输入的概率增加; 俄罗斯等中国临近的国家多次发生西尼罗病毒感染暴发,中国具有类似的气候和生态,也有发生暴发的概率; 淡色库蚊、致卷库蚊等西尼罗病毒的传播媒介在中国有广泛的分布; 有研究者从中国的库蚊中分离到西尼罗病毒; 有研究者用中国的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在实验室完成了西尼罗病毒的感染循环; 有研究者从中国347名新入伍士兵血清中检测到11份阳性。,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

11、心,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鉴别,预防控制措施,(一)预防性措施。 1.加强卫生宣教,普及预防知识。 (1)指导群众防蚊灭蚊。 在有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的地区,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要点包括: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传播;伊蚊在水缸、水盆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基孔肯雅热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可涂蚊虫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2)提示旅游者预防境外感染。 各地卫生机构协助旅游部门做好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游者及导游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前往东南亚、南亚和非洲流行区的旅游者,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

12、肯雅热。告知游客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就诊并将旅游史告知医生。,2.强化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疾病识别能力。 开展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培训,提高疾病诊断与识别能力。重点地区应在每年流行季节前开展一次基层医务人员基孔肯雅热相关知识的强化培训,增强对基孔肯雅热的认识,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基孔肯雅热病例。,3. 加强媒介伊蚊密度监测,落实灭蚊措施。 疾控部门应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蚊媒密度监测或调查,包括伊蚊种类、密度、季节消长等;发现蚊媒密度偏高时,及时提请相关单位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及预防性灭蚊工作。,4.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除蚊虫孳生地。 存在流行风险的地区应积极做好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13、清除蚊虫孳生地等工作。 5. 加强信息沟通,做好联防联控。 卫生部门与检验检疫、旅游等部门建立联防机制,及时通报信息和协调疫情处置工作。,疫情控制措施,疫情控制措施包括:病例管理、个案调查、病例搜索、宣传教育、蚊媒密度调查、灭蚊及效果评价等内容。 1.输入性病例的控制措施 输入性病例的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的活动地点,根据蚊媒密度与传播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扩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风险评估。 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后,应尽快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患者感染来源地以及发病前后活动情况;开展病例搜索和疫点蚊媒密度调查,评估传播风险。 (2)疫点现场的组织

14、协调与沟通。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与传播风险评估划定疫点后,应尽快通知疫情发生地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做好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防治的协调工作,落实防蚊灭蚊药物和物资的储备与调拨,采取杀灭成蚊、清除蚊媒孳生地以及开展公众宣传教育等措施。,(3)开展病例搜索。 发现输入病例后,应追踪有共同暴露史人群的健康状况,对可能共同暴露者应尽可能采血送检。 (4)疫情通报,强化部门协作。 发现输入病例时,应尽快通报相关地区或由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有关地区进行通报,通报内容应包括:病人姓名、发病和诊断情况、主要行程、旅行团或接待单位名称以及相关的联系方式等。 病例途经地区的疾控机构接报后,应根据病例停留日期

15、和传染期,评估当地传播风险,并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2.本地感染疫情的控制措施。 发现本地感染疫情时,应在做好病例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疫情所在地人民政府尽快成立基孔肯雅热疫情控制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各项防控工作。,(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划定核心区和预警区,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在核心区开展以杀灭成蚊、清理蚊虫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对预警区的人群,主动开展发热伴关节痛等症状的应急监测工作。 (3)媒介监测与效果评价。 在核心区要求每3天开展1次布雷图指数调查工作,每4天开展1次成蚊密度调查,要求尽快将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5以下。在预警区要求每周

16、1次蚊媒幼虫和成蚊密度调查,力求将布雷图指数及诱蚊诱卵指数控制在5以下。,(4)开展流行因素调查,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详细收集疫点及预警区的自然生态、人口与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环境与卫生设施、地形地貌、气温、降雨量等与疾病发生和传播相关的信息,分析当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传播的影响,评估疫情扩散风险。根据疫情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5)做好风险沟通。 依法依规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以清除伊蚊孳生地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三)疫情终止判定。 最后一例病例发生后39天(7天病毒血症期+20天蚊媒寿命+12天内潜伏期)没有新发病例,并且核心区布雷图指数连续两周低于5,可认为本次疫情终止。,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