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02 8 19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56259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02 8 19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宏观经济学02 8 19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宏观经济学02 8 19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宏观经济学02 8 19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宏观经济学02 8 19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02 8 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02 8 19(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2,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第一讲 国名收入核算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讲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四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 第五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六讲 动态经济学 第七讲 国际经济理论,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4,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第三节 消费和投资的相关理论,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5,第一节 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 1)两部门:家庭和企业 2)家庭进行消费和储蓄 3)企业进行生产和投资 4)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随

2、利率和产量而变动,6,第一节 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假设 5)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6)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这意味着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资源 同时,这还意味着分析将着重于短期,7,第一节 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结论 GDP=NDP=NI=PI 经济社会的产出或者说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 所有经济变量都不是名义的,而是实际的 以下我们用小写字母代表实际变量,8,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和均衡收入 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y、c、i分别代表实际产出、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同时也分别代表计划产出、计划消费和计划投资。,9,第一

3、节 均衡产出,如果计划产出小于总需求 会出现,10,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产出小于总需求 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减少,企业部门将扩大生产,增加产出,最终使产出增加至与总需求相等。,11,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产出大于总需求 会出现,12,均衡产出的形成,如果计划产出大于总需求 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增加,企业部门将缩减生产,减少产出,最终使产出减少至与总需求相等。,13,均衡产出的形成,结论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等于总需求,非计划的库存投资为0。 非计划的库存投资=计划产出-总需求 注意: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的库存投资不一定为0。,14,均衡产出,均衡产出和均衡收入 均衡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

4、想要有的支出 总产出(y)=总收入 总需求=计划总支出(E),15,y(收入),0,在45线上,计划总支出总是等于计划总收入,即均衡收入是有计划总支出决定的。,100,100,E(支出),均衡收入的形成,150,50,50,150,16,y(收入),0,100,100,E(支出),均衡收入的形成,150,50,如果y大于E,非计划的库存投资IU0,企业将会收缩生产,导致产出下降,进而收入回到均衡水平;反则反之。,假设计划总支出为100,那么,A点对应的收入即为均衡收入。,17,均衡产出,总结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一) 计划总产出(总供给)=总需求 计划总收入=计划总支出,18,均衡产出,总结

5、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二),19,计划投资、计划储蓄与事后投资、事后储蓄,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如果计划投资不等于计划储蓄,那么收入将处于波动之中。 思考:这种波动将是怎样的?,20,计划投资、计划储蓄与事后投资、事后储蓄,事后投资和事后储蓄必然相等 事后储蓄=计划储蓄 个人将按照计划进行储蓄 事后投资=计划投资+非计划库存投资 当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不相等时,企业将出现非计划的库存投资变动。,21,第一节 均衡产出,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第三节 消费和投资的相关理论,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2,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23,1

6、、研究消费的原因,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3、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4、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 5、消费倾向,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影响消费的因素,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24,为什么关注消费? 从均衡条件出发 均衡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 投资是自发的(即视为外生变量) 如果能够确定消费需求,就能确定均衡产出。,研究消费的原因,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组成GDP的排头兵,“三驾马车”的第一驾,25,影响消费的因素,思考:影响消费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7、凯恩斯认为,在上述影响消费支出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可 支配收入。假定其他因素既定不变,则消费支出随可支配收入 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26,在短期中,无论可支配收入多少,是否等于零,消费支出总是大于零。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的消费支出,来源于从前的储蓄或现在的借债。这部分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称为自发消费。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消费叫引致消费。 消费支出的增加量少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27,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消费函数: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 消费函

8、数的简单形式,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注:由于没有政府税收,因此yd=y。,28,消费函数与消费曲线,消费函数: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假定消费函数为线性,则有: C = + yd 其中,C为消费支出,yd为可支配收入, 与均为常数,且 0,01。 为自发消费, yd为引致消费。消费支出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0,C,c = +yd,A,B,45O,C=yd,29,4)普通消费曲线,当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时,凯恩斯认为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之具体事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深信不疑。一般而论,当所得增加时,人们将增加其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若其所得增加之甚。,消费函数和消费曲

9、线,参见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4-85页。,30,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C。根据定义有:APC = c / y 图形中:标示为点与原点连接线的斜率 APC既可以小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小于收入总量(产生储蓄); 也可以等于1,意味着人们把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储蓄为零); 还可以大于1,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总量大于收入总量(负债消费即产生负储蓄)。,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31,如果消费曲线为线性的,那么APC=C/y=/y +,随着y的不断增加,APC会不断减少,平均消费倾向,APC可以大于1、等于1和小于1,y,0,

10、c,B,32,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MPC。根据定义有: MPC=c/y 当消费增量c与收入增量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MPC 0,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33,边际消费倾向,MPC有递减趋势,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总量占收入总量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即APC也有递减趋势。 在特殊情况下,当线性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性消费a = 0时,平均消费倾向APC便等于边际消费倾向MPC,且不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思考:为什么MPC是递减的?,34,回答:,在获得收

11、入后,人们往往先维持其习惯的生活标准,然后再储蓄;而人们习惯的生活标准是不易改变的。 因此,当收入变化后,消费变化不大,即在收入增加的过程中,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份额会越来越大。,35,消费倾向(平均和边际消费倾向),以某家庭为例,36,某家庭的消费函数,y,0,11,c,13,9,9,13,11,15,MPC是消费曲线切线的斜率;APC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15,37,某家庭的消费函数,y,0,11,c,13,9,9,13,11,15,15,38,计算证明:MPCAPC(以线性消费函数为例),设消费函数为C=+y,则MPC=,APC=C/y= /y + 因为: ,y0,所以,明

12、显 MPCAPC,39, 1、储蓄函数和储蓄曲线的推导,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 3、储蓄倾向,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储蓄与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40,1)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2)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影响储蓄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收入水平、财富分配状况、消费习惯、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利率水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居民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 宏观经济学假定储蓄及其储蓄规模与人们的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储蓄函数与储蓄曲线的推导,41,储蓄

13、函数与储蓄曲线的推导,(1)储蓄函数的推导 储蓄被定义为消费以后的剩余部分。因此,储蓄函数可以从消费函数中推导出来:SYdCYd(Yd) (1 )Yd。 其中,S为储蓄,Yd, 、 均为常数。- 0,为自发储蓄,与可支配收入无关。01- 1, (1 )Yd称为引致储蓄,与可支配收入正相关。储蓄等于自发储蓄与引致储蓄之和。,(2)储蓄曲线的推导 储蓄曲线也可以直接从消费曲线中导出。,42,储蓄曲线,观察 线性储蓄函数是一条直线,其上每一点的斜率都一样,并且大于0、小于1。,y,s,0,-,4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自发性消费需要通过负储蓄来完成,几何表示为储蓄曲线在纵轴(储蓄轴)上的截距。

14、,y,0,s,4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观察 收支差额对应着储蓄 消费支出高于可支配收入时,储蓄为负;反之,储蓄为正。,s,同样颜色的面积是相等的,y,0,45,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储蓄小于零。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储蓄也增加。 储蓄的增加量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46,储蓄倾向,(1)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 A、定义: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即: B、变动趋势:由于、yd均为常数,且1- 0,显然,随着可支配收入Yd的增加,平均储蓄倾向递增。 (2)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

15、y to Save) A、定义: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即: B、变动趋势: 递增(对应着MPC递减)。,47,某家庭的储蓄函数,48,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MPS是消费曲线切线的斜率;APS是消费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49,s=s(y),某家庭的储蓄函数,y,0,1,s,14,10,-1,2,12,50,APSMPS,APS由负到正递增且趋近于MPS,y,0,s,B点是收支相抵点,51,1、函数关系,第二节 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2、图形关系,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

16、费函数,52,第一步: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关于可支配收入互补,这是由于储蓄是消费后的剩余收入。,函数关系,53,第二步:MPC和MPS之和恒等于1,由0MPC1,必有0MPS1。 由MPC递减,必有MPS递增。,函数关系,54,第三步: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由APC递减,必有APS递增。 由APC1、=1和0。,函数关系,55,第四步:APSMPS,由APCMPC,必有APSMPS。,函数关系,56,-,A,B,图形关系(回忆储蓄曲线的推导),57,思考:,某居民上个月收入为3000美元,取出5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500美元。他本月收入为3200美元,取出400美元储蓄使消费支出达3600美元,试计算: (1)该居民上个月和本月的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 (2)该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