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广清城际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2.作业准备2.1 内业准备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道床板钢筋施工作业的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2 外业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齐全标准和规范:《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等相关标准和规范3.技术要求3.1 桥梁地段道床板采用分块浇筑,分段长度一般为 5~7m,路基、隧道地段道床板采用连续浇筑,道床板宽度 2800mm,厚度 260mm3.2 路基、隧道上连续浇筑道床板采用双层配筋结构,桥台上整体道床采用三层配筋3.3 道床板钢筋采用 HRB400 钢筋,纵横向钢筋须进行绝缘处理,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清理→施工放线→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钢筋接地焊接→模板安装。
4.2 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理施工放线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钢筋接地焊接模板安装道床板钢筋工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核对道床板所用钢筋的规格及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钢筋各项性能指标检验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5.2 清理清除道床板范围内的下部结构表面浮渣、灰尘及杂物5.3 施工放线首先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直线地段每 5m 放出线路投影中线,中线应用明显颜色标记,并根据几何关系用墨线弹出一侧轨枕边线和模板边线其次用水准仪每 5m 对应测量出路基支承层(隧道仰拱填充层表面)、桥梁防撞墙侧引点的实际高程5.4 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5.4.1 铺设路基或隧道地段纵向底层钢筋在完成路基支承层(隧道仰拱填充层表面)施工,经现场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施工无砟轨道道床路基、隧道地段直接在支承层上按设计图纸的钢筋规格型号、规定的间距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布置钢筋时应注意钢筋在纵向搭接时搭接量的要求,每根钢筋搭接量不应小于 700mm,相邻搭接面错开的距离应不小于 1000mm,钢筋搭接用绝缘卡进行连接绝缘5.4.2 绑扎桥梁地段底座板上道床板下层钢筋桥梁地段土工布及凹槽四周弹性垫板铺设完成,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桥梁地段摆放底层钢筋前要先将限位挡台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放入凹槽,先放纵向的N4,后放横向的N5和N6,凹槽钢筋只放进去先不绑扎,中间4根道床纵向钢筋要与N4归拢在一起,待轨排顶起后再按间距布置,便于环氧涂层钢筋N5、N6布置。
桥梁地段道床板底层钢筋摆放5.5 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和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铺设轨枕、组装轨排和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施工要求详见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5.6 道床板上层钢筋绑扎轨排粗调完成后按设计要求绑扎上层钢筋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道床板钢筋绑扎完成5.7 钢接地筋焊接根据设计图纸,在路基上将不大于 100m 的道床设置为一个接地单元,布置形式为三纵一横,即三根纵向钢筋(上层两边最外一根和一根中间钢筋)分别搭接焊接,并在一根横向钢筋焊接在一起横向焊接钢筋布置于综合接地单元内随意一处,但必须与三根纵向钢筋进行三处“L”焊接,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 100mm,双面焊不小于 55mm三根纵向钢筋在不大于 100m 时,与下一单元进行绝缘断开(不焊接)处理一次,形成接地单元三根纵向钢筋搭接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 100mm,双面焊不小于 55mm,厚度均不小于 4mm;其余纵向钢筋只进行搭接绝缘绑扎而不焊接综合接地端子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布置应结合线下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的靠近接触网基础,端子接头应紧贴于模板内侧面。
接地钢筋焊接桥梁上每块道床板都要布设两个接地端子,接地方式与路基相同,只是在每块道床板距板端 15cm 处设置接地端子无砟轨道施工结束后,板与板之间用不锈钢钢缆连接,在不大于 100m 时设置一处综合接地,与桥梁综合接地连接在一起设置完成后,经监理、站后四电进行最终确认,并测试电阻,道床板绝缘电阻实测值应大于等于 2MΩ通过电阻测定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5.8 模板安装钢筋绝缘性能检测合格后,清除钢筋网内的杂物,人工安装侧向模板和伸缩缝隔板路基、隧道地段:首先根据一侧的模板边线先立好一侧模板,并用小钢尺大至卡到 2800mm 立好另一侧模板;单侧每两块模板之间一定要对齐,不得出现错台现象,并用扳手拧紧上下连接螺栓然后待模板安装一定长度后(约 10~20m),开始固定模板用冲击钻每隔 2m 左右在模板底部边沿的垫层上钻孔,钻孔深度80~100mm,再植入比孔径大 2mm 左右的短钢筋,最终加入木楔,调整模板线性最后对立好的模板做最终的检查和调整,保证模板顺直,接缝连接牢固,加固稳当牢靠,并用干硬性砂浆对大的缝隙进行封堵,防止漏浆桥梁地段:首先根据桥梁板块布置情况放好基座条,按一侧的模板边线先立好一侧模板,单侧每两块模板之间一定要对齐,不得出现错牙现象,并用扳手拧紧上下连接螺栓。
其次在基座条上依次安装 3 块横向模板,每两块模板之间一定要对齐,不得出现错牙现象,并用连接楔块和纵横向模板连接件固定好纵、横向模板,然后安装另一侧纵向模板,要求同前最后根据需要在不同部位钻孔植入钢筋,通过加入木楔调整模板使其顺直,模板与底座间要求设置两层双面胶防止漏浆6.劳动组织6.1 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 每个施工单元人员配置:负责人 1 人 ;技术主管 1 人 ;专兼职安全员 1 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各 1 人 ;钢筋工 18 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正式职工担任,并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7.材料要求钢筋的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符合《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的规定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机具设备配置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控制9.1.1 纵横向钢筋均匀布散;吊卸过程中防止钢筋变形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钢筋切断机2台2钢模板600m3钢筋弯曲机3台4电焊机2台5钢筋运输1辆6吊车1台25t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间距±20尺量2钢筋保护层厚度+10,0尺量9.1.2 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质量检查项目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保护层两侧和顶部最小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mm。
9.1.3 模板安装质量检查项目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干净(无混凝土污染)、脱模剂涂刷应分布均匀、损坏或弯折的模板不得使用、纵向和横向模板与下部结构顶面保持垂直9.2 检验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 安全要求10.1.1 按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的各级机构或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其安全工作职责范围,将施工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的各级机构和部门10.1.2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专职安检人员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10.1.3 现场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帽,穿工作鞋,严禁穿拖鞋上岗10.1.4 在施工便道边按照公路交通标识设置一些指路标志、减速标志、危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测方法1顶面高程±5水准仪2宽度±5尺量3中线位置2全站仪险标志、安全标志等,使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行人有标识可依,行为规范化10.2 环保要求10.2.1 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避免由于施工操作引起的粉尘、有害气体、噪音等环境污染;保证沿线居民房屋、树木、农作物不受损害;避免由于环境污染的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
10.2.2 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机械设备布置合理,施工垃圾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地点,避免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钢筋需要下垫上盖10.2.3 加强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维修保养,降低噪声施工噪声严格控制,白天小于 70dB,夜间小于 55dB轨排组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线湖南段 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作业2.作业准备2.1 内业准备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图纸及相关的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轨排组装作业的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2 外业准备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齐全3.技术要求3.1 轨枕铺设前应检查轨枕桁架无扭曲变形,承轨槽内干净无杂物扣件系统部件有无缺失3.2 轨枕铺设应垂直线路,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间距允许偏差为±5mm3.3 工具轨应编号配对使用,相邻工具轨配轨时应考虑钢轨不对称度、断面尺寸偏差等对轨道平顺性的影响,合理配对3.4 工具轨安装时应检查确保轨枕胶垫居中,扣件紧固时应保证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200N.m,扣件各部位密贴。
3.5 直线地段每隔 3 根轨枕、曲线地段每隔 2 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整托盘,同时应在轨排端头轨枕间安装一对螺杆调整器托盘3.6 轨排粗调宜采用起道机抬起轨排,起道机对称布置,每侧布置 4 台,粗调应采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配合螺杆调整器进行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上道工序验收合格→铺设轨枕、轨排组装→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4.2 工艺流程上道工序验收合格铺设轨枕、轨排组装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粗调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轨排组装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 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应在路基或隧道地段铺设完成纵向底层钢筋和桥梁地段绑扎完成道床板下层钢筋验收合格后,进入铺设轨枕、轨排组装工序5.2 铺设轨枕、组装轨排5.2.1 铺设轨枕轨枕铺设时按图纸要求,按照弹出的布枕边线铺设双块式轨枕铺设轨枕5.2.2 轨排组装轨枕铺设完成后,用人工配合吊车安装 12.5m 工具轨,工具轨应采用与正线轨型相同的 60kg/m 钢轨放正轨枕,使轨枕与工具轨垂直,使用丁字尺检查轨枕的方正另外要检查轨枕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轨枕是否变形,变形轨枕必须更换采用双头内燃机扭矩扳手紧固扣件组装轨排。
按设计安装弹条扣件,现场除用手动扭力扳手检查扣件扭力外,还要检查弹条中枝部与轨距挡板凸出部分是否密贴轨排组装时垫板应居中,扣件扭矩为 220N.m轨排组装后要及时检查轨枕间距、轨距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路基段组装的轨排5.3 轨排粗调、安装螺杆调节器轨排组装后,在直线地段每隔 3 根轨枕、曲线地段每隔 2 根轨枕安装一对螺杆调整托盘,同时应在轨排端头轨枕间安装一对螺杆调整器托盘粗调轨排使用全站仪和人工配合起道机,利用方尺、垂球和 3m 小钢尺对轨排进行初步调整,实现轨排方向和标高处于正确位置,中线,控制在 2mm 之内,标高控制在-5mm~-2mm高程误差宁低勿高,中线误差越小越好每 5m 根据设计轨面高程减去实际地面高程算出该点的差值(起道量)作为高程控制的依据在5m 点的地方将道尺一端放在基本的轨面上,另一端紧贴在垂直树立的 3m 小钢尺上,并随时保持道尺处于水平状态(水准泡的气泡居中),在 12.5m 轨排范围内均匀布置 4 对起道机,将轨排同时均速顶起,当 3m 小钢尺上读数接近起道量(一般低 2~5mm 为宜)停止起道,然后将道尺放在轨排上,利用水平关系调整另一股钢轨位置此时安装好调节器螺杆,拧紧螺杆使之受力后拆除起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