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法第一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192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法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法第一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与 教学论,主讲 吴爱月,前言,本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要求,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科的主要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学科知识体系。 2、更新语文教育教学观念,理解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关系。 3、初步认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 4、初步养成审美化教学的意向和教学艺术的取向。 5、初步形成创新性地发现和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6、理论联系实际,自觉的养成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态度,逐步将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 7、增强参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提高从事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能力。,二、本课程教学计划、要求1、 本课

2、程实行课堂讲授、自学读书、专题讨论、观摩教学、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书面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54学时。2、考查也应按照技能训练(包括写字、口头表达等)、笔试、备课写教案、试讲、分析典型课堂教学案例等多种方法选择进行。3、分学习小组。 三、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四、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自身发展和就业 2、社会发展趋势,第一章 学科的产生发展及基本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第一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一、学科的产生发展: 古代近代当代 1、古代:奴隶社会:六艺封建社会:三、百、千;四书五经 2、近代: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1949年 3、当代:建国以后现在 二、了解基本线索: 教授法

3、教学法教材教法中学语言、文学教学法中学 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一、本课程的学科性质(一) 学科归属 学科10大门类及分级: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二)学科的特性 1、理论性 2、实践性 3、综合性 二、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 研究对象1、理解基本概念 教学 许慎说文解字中写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即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教学的(狭义)定义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发展到今天,教学

4、概念涵概了教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与师生的互动等教学活动。,(2)课程 课程广义的定义和解释是在学校的任务下所发生的全部学习有意的或无意的。然而,专家还对“课程”这个术语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定义。根据我们的目的,我们把课程定义为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计划中和计划外的学习经验。 课程的渊源:唐宋时出现“课程”一词,意思是分担的工作程序,或指学习范围、领域、时限等。在西方“课程”一词源于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转义为“学习之道”(course of study),进程,教材学习的进程。 现代课程(Curriculum)理论课程整合,教材,教材,教师,教材,教师,学生,教

5、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材,课程类型:显性课程(正规课程)、隐性课程和课外活动。 显性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得到知识和成长。 隐性课程包括引起学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非显课程的学习经验,既包括正面的、积极的,也包括负面的、消极的。 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渴望。它是正规课程的扩展和强化。课程资源(1)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以功能划分) 素材性资源可以直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素材或来源的那些对象,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对象,如知识、技能、经验、生活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条件性资源指间接作用于课程的那些对象,如人力、物力、场所、设备、媒介、环境等。 (2)校

6、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以空间划分)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指家庭和社会): 素材性方面,课外读、视、听物,文化活动方式和途径,社会文化讯息及思潮,文化情感及价值取向等; 条件性方面,如公众网络,文化场所,交往及活动环境,家庭文化材料和设施等。,教师:集条件性/素材性资源于一身者。作为条件性资源,教师的教学形象、语言形态和语言能力、人格力量和情感品质,以及教师对各种资源的发现、鉴赏、开发、改造、利用的见识和能力; 作为素材性资源 ,主要指教师的教学语言构成的教育教学品质,是由教师的学养、智能、知识、由教师的学历、学力、审美、阅读、教学经验所决定。 (3)教学论 2、理论研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

7、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 (1)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 学习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教材的认识和使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3)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语文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和实践 (4)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能力素养、成长和发展( 5)结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学科的论著,有助于对教学论课程的理解和应用. 理论研究主要解决:a、为什么教 b、教什么 c、怎么教 d、什么人教 3、应用研究 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 1 )观摩教学 (2)微格教学训练(10项基本技能

8、训练,以备课、写教案、导入、讲解、 教学口语表达、粉笔字为重点)。 (3)随堂试讲和重点试讲(随堂试讲:内容自定,结合板书教学,有条 理,能吸引学生等。重点试讲:以备课小组为单位,结合教学实习内容, 备中学语文第三、四单元的课,进行试讲和评价,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4)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了解当前中国语文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二)基本任务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语文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现代语文教学观念;懂得语文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为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型和研究型相结合的中学语文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基本理论,训练初步能力,树立从教信心) (三)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1、自身发展和就业需要 2、社会发展趋势,讨论:1、谈谈你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认识。2、你了解04、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徐本禹、李桂林和陆建芬吗? 推荐阅读书目(见课外阅读书目) 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 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