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05342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地质剖面及成图方法(修改)(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4,实测地质剖面图及其成图方法,马 光 ,54,2,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任务 二、实测地质剖面的内容 三、实测地层剖面的原则及技术要求 四、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 五、数据整理与制图 六、实测地层剖面小结的编写,54,3,1、实测地质剖面的定义:实测地质剖面就是沿选定的野外地质观察路线逐尺测量、观察,并真实客观地描述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最后将结果通过剖面图的方式绘制、体现出来的过程。,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任务,54,4,2、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任务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查明地层接触关系 查明地层层序 查明地层厚度 查明地层的岩性特征 查明地层所含化石的特征 查明地层的时代 查明地

2、层的含矿性 确定填图单位,54,5,1)查明地层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其主要判别标志是:地层之间是否有沉积间断(如:是否发育古风化壳、是否有化石带的缺失、是否有底砾岩等);地层之间的产状是否一致;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纵向变化特征(渐变还是突变)等。 2)查明地层层序: 地层层序是指地层按照新老关系依次产出的顺序。地层新老关系的判别,最重要的是地层顶底的判别。最常见的地层顶底的判别标志有:交错层理、干裂、荷重模和槽模、叠层构造等。 3. 查明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根据实测剖面测量数据计算求得.,54,6,4. 查明地层的岩性特征:包括地层的岩石种类、岩石颜色、物质成分

3、、结构构造等。 5. 查明地层所含化石的特征: 包括:化石的种类、保存程度、富集程度,并根据标准化石的种类确定地层时代。 6.查明地层的时代:主要根据: 标准化石:例如三叶虫、小蜓、麦粒蜓、蛇菊石; 同位素年代测定:例如沉积岩中的自生粘土矿物伊利石、海绿石可用来测定沉积岩的年龄。 7. 查明地层的含矿性:包括:矿产种类、品位、产状、分布等。 8确定填图单位:在上述各项研究的基础上对地层进行归纳组合,并综合考虑填图比例尺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填图单位。,54,7,1)确定工作区地层的岩石组合、地层划分、地层层序、岩石变质程度、接触关系及其各地质单元体的厚度变化(对地质单元体的观察与测量)。 2)对沉积

4、特征、原生沉积构造、化石和产出状态以及古生物组合特征的观察,分析岩相特征和沉积环境。 3)观察地层的变形特征,确定褶皱、断裂、各种新生的面状、线状构造要素的类型、规模、产状及其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点,分析其形成序次及其叠加、改造关系。,二、实测地质剖面的内容,54,8,4)研究侵入岩的岩石特征,结构构造特征、捕虏体和析离体在岩体内的分布特征等;观察研究接触变质和交代蚀变作用及含矿性;观察原生和次生构造,划分岩相带;确定岩体产状、与围岩关系、剥蚀程度、侵入期次和形成时期等。 5)观察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性质及其特征、厚度变化、成因、新构造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6)研究确定地层的含矿性及其矿产类型

5、;研究确定对工程有不良影响的地层类型及其分布规律。,54,9,三、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则及技术要求,1、剖面走向。剖面线方向应尽量垂直地层或主要构造线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的夹角不宜小于60度。 2、剖面代表性与可操作性。要求剖面线上地层发育较全,生物化石丰富、构造简单。便于确定地层接触关系和进行地层划分,确定地层时代,同时也便于进行横向对比。 3、剖面露头要求。剖面线经过的具体位置基岩出露良好、具有连续性、通视条件好、代表性强、岩石类型齐全、易于测制。沟谷,自然和人工采掘的坑穴,壕堑和铁路、公路旁侧崖壁等是布置实测剖面线的理想位置。,54,10,54,11,4、覆盖处理。当露头不连续,而又找不到更

6、合适的剖面位置时,可布置一些短剖面加以拼接,但须注意拼接的准确性,防止遗漏和重复。必要时还可以考虑布设探槽、井探或剥土等工程予以揭露。 5、剖面成图比例尺。应根据规范要求及施测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以能充分反映其最小地层单位或岩石单位为原则。即剖面上能标定为mm的单位,均可在实地按相应比例尺所代表的厚度划分出来。常用比例尺分1/5001/5000。,54,12,54,13,6、实测剖面的数量。一般每个地层单位及不同相带至少应有条代表性实测剖面控制,主要根据区内岩相建造复杂程度、厚度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前人研究程度等因素来考虑确定。 7、剖面岩性描述与样品采集。实测剖面时,必须逐层进行岩性描述,同时系

7、统采集岩石标本、光片、薄片、岩石光谱样品等。对沉积岩或副变质岩系应认真逐层寻找和采集化石(或微体古生物)标本。此外,根据调查任务的需要可采集化学分析样品、人工重砂样、单矿物样等。必要时还可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和古地磁样品等。,54,14,8、特殊“层位”的处理。在剖面图上小于mm的,但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单层(如化石层、标志层、矿层、岩脉等),可适当放大画在图上,但在记录中应注明实际厚度。 9、剖面数据整理。当天工作结束后,全组人员对野外实测工作逐导线、逐层进行校对,使记录本、登记表、平面图、信手剖面图、标本样品互相吻合,保证不出差错。若查出问题,室内不能解决,可在第二天复查后再开始工作。测制剖面过程

8、中如果碰到疑难的问题,也可全组共同讨论解决。,54,15,四、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一)准备工作,1)了解剖面基本情况。选定好所测剖面位置后,首先进行详细踏勘,了解岩层的分层厚度,岩性组合规律,所产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标志层等,并设立标记;根据露头情况布置山地工程。 2)做好剖面测制计划。根据详细踏勘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包括比例尺、测制方法、施测顺序、组织分工、工作定额及工作进程计划等。 3)安排好人员分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般57人为宜,具体分工和主要任务如表1所示。,54,16,表1 实测地质剖面人员分工简表,54,17,4) 准备好测制剖面用的工具、材料。为了保证实测地质剖

9、面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剖面测制过程中所需的有关资料、工具、材料,按人员分工分别准备和携带,以便到野外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各组一般应配备:地形图1幅,地质罗盘3个,地质锤1把,测绳(皮尺)1条,钢卷尺1个,记录本1本,三角板1付,半圆仪1个,图板或讲义夹1个,绘图纸(方格纸)12张,实测剖面记录表510张,铅笔3支,胶布1卷,标本签1本。,54,18,(二)地质剖面的测制方法和内容,导线法:系指按既定剖面的方向,随着地形起伏连续实测,在平面上表现为一条反复转折的导线。,优点:可以适应多种变化的情况,野外测制方法简单易行速度快。 缺点:当剖面为非直线时作图麻烦,精度较其它方法稍差。,54,19

10、,1、导线布设原则, 所有导线应尽可能沿同一方向,并垂直主要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尽量减少导线转折。 每条导线的端点(导线点)应布置在地形起伏变化处,同一导线之内的地形坡度要基本稳定。注意:导线点不一定是地层的分界点,为了统计和作图的方便,在有条件统一时,应尽量取得一致。 对重要地质现象不清楚地段,可沿地层某一界面走向平移导线后测制,平移距离控制在2030m以内。导线平移时,一定要注意延地层某界面走向平移。,54,20,2、测制方法,1)用罗盘测量每条导线的方位与地形坡度角; 2)用皮尺或测绳测量所在坡面斜距; 3)按照选定的剖面位置,首先将剖面起点标定在地形图上,然后确定剖面方向; 4)

11、从导线起点(0 )开始,分导线进行逐段测量,依次以 “01”、“12”等记号方式,连续编记导线号; 5)由身高基本相同的两人执持测绳(前后测手),并相互校正、确定导线方位与坡角; 6)组内人员按照分工各执其事,从导线起点开始工作,直至整个剖面测量完成为止。 7)导线施测过程中,要做好地质记录、填制好记录表格,绘制好地质剖面草图与信手剖面图(踏勘是路线剖面图)。,54,21,3、剖面测制内容与记录格式,导线上应完成的测制内容由“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统一反映出来,基本测量记录内容包括: 1)导线号:以剖面起点为0,第一测绳终点为1,导线号记录为“01”;第二测绳起点1至第二测绳终点2,导线号记录为

12、“12”;其余类推。 2)导线方位角:导线前进方向的方位角。由前、后测手对测、互校。 3)导线斜距:导线起、终点间沿地表的长度,一般采用以“米(m)”作为计量单位。 4)分层斜距:指同一导线内不同岩性的分界点在导线上的距离。同一条导线上各分层斜距之和,等于该导线的导线斜距。,54,22,5)坡度角:导线经过地段的地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该地段的坡度角。它以导线的前进方向为准,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6)地层产状位置斜距(包括断层):地层产状测量点距离该导线起点处的地表长度。 7)分层号。从剖面起点开始,对实测各岩层的分层由开始顺序编号。注意:如果某一分层在前一条导线中已经测过一部分并编了分层号

13、,第二条导线中续测部分不再另编新号。 8)对“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中所列1、2、3、4、9、10、11、14、16、17、18、19及导线坐标等,必须在测量过程中逐项填入表内,不得有误或任意涂改。表中其他内容通过计算、换算获得。,54,23,54,24,实测及记录总结,剖面代号: A - A 剖面名称: -实测剖面 导线号:第一导线为0-1;第二导线为1-2,依此类推。 导线长(L):每一导线的长度。 导线方位角(B):指前进方向的方位角, 前后测手平均。 坡角():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前后测手平均。,54,25,分层号:如第1层用代号表示,依此类推。 分层斜距(l):分层在导线上的长度。 岩

14、层产状:产状及位置(如“20m” ,记录在产状附近)。 标本和样品的编号和位置:手标本B001;薄片b001;光片g001;照片z001。 岩性描述:简明,如灰色薄层状灰岩(由分层员报读,记录于野外记录本)。,20,32,B001,54,26,9)地质记录。除了填写“实测地层剖面记录表”外,还应将剖面观察内容,按导线距和分层号在野外记录本上进行详细记录。此外,在现场要绘出剖面草图和信手剖面图。应按实地地形的起伏勾绘剖面草图上的地形线,并在其上方标绘出重要地物的位置,如道路、河谷、山梁、陡坎、独立的树木、房屋等的位置。以便室内做实测剖面图时参考。,54,27,54,28,坡度明显变化处,换导线的

15、原则,特别注意,尽可能在分层界线处,54,29,野外剖面实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及样品的处理,包括:对各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样品分析鉴定;剖面地质资料的进一步整理、研究;绘制实测剖面图,编写剖面小结,划分地层单位及填图单位等。 1)实测剖面各项数据的换算 平距()计算。包括导线平距、分层位置平距、岩层产状测量位置平距和采样位置平距等)计算: .cos (斜距,坡角,下同) 导线高差()及累计高差的计算:.sin; 累计高差是将各导线高差逐一累计相加而得。,五、数据整理与制图,54,30,换算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夹角(): 导线方位角岩层走向方位角 岩层真厚度(h)计算:计算法采用

16、的计算公式如下: h(地层真厚度)L(sincossinsincos) 式中:L导线斜距;地层真倾角;导线方向上地面坡度角;导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反之用-,实测地层剖面数据计算完后,再进入剖面图的绘制过程。,54,31,54,32,真倾角: 视倾角: 剖面线与走向夹角: 注意:和与前面代表意义不同。,54,33,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A(倾向)-B(导线方位) 真厚度: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 分层厚度: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 组(段)厚度:组(段)中所有分层厚度之和 累计厚度:用于统计工作量及确定地层柱状图比例尺。 剖面总方向(C)与分导线方位(B)夹角:=B C 导线平距:各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