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526617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咬文嚼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咬文嚼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咬文嚼字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咬文嚼字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猜一猜,古代有个书生,在门上挂了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有个地方官路过,马上给他写出了横批,并派人解决了书生的生活问题。你能猜出这幅对联的横批是什么吗?,答案:,缺衣(一)少食(十),结论:善用联想意蕴丰富,可见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要“咬文嚼字”的原因。,有三位作家聚在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则长叹曰:“在吃中国。”体会这三个人所说的话的不同意味。,咬文嚼字,朱光潜,学生通过查词典释义: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也可形容卖弄才学或强词夺理 。,这些解释无一例外都带有贬义,但在这篇课文中它被赋

2、予了新的涵义,下面我们通过学习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来解读这一新意。,咬文嚼字,解题导入,返回,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国学功底很深,后在英法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其中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在研究和翻译等治学方面,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走近大师,返回,重点字词,咬文嚼字 没镞 岑寂 锱铢必较 烟榻 蕴藉 付梓 尺牍 下乘 倒涎,(jio),(mz),(cn),(ynji),(z),(chng),(t),(

3、d),(xin),(zzh),小组合作探究,1、全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证明观点?,合作探究一,明确:1、全文观点:阅读和写作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返回,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读一读比较这组句子,说说在用字上有什么变化?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材料一,观点:文学的语言与感情有关:句式改变,情感随之而变 。,(1)“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自读课文第二段红楼梦与水浒中的例子体会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返回,合作探究,(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

4、命家的风度”,作者怎样评价?,作者评价语:课文第二段:“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总 结:不同句式,不同意味。,返回,合作探究,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观点:文学的语言要有文学的意味:增减文字,意味不同。,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材料二,返回,合作探究,鲁迅秋

5、夜开篇的句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还是枣树。”改成“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到墙外有两株枣树。”好不好?原句虽然给人重复之嫌,但正是这样的“病句”才给人以联想、回味。在语调上,这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鲁迅的语气和文字,在这里显示为一个徐缓的情态,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作家心中愁闷,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寻找一份暂时的安宁!,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韩愈修改了哪个字?你认为谁的好?,材料三,观点: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文学的语言要描绘出想要表现的意境。,各有意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

6、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返回,合作探究,朱先生的观点之所以不同于韩愈,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如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类似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怎样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之情。,返回,课外延伸,还原语境,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 月下门。) 过桥分云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敲,推,用“敲”原因理解,“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难道诗

7、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三句都是说苏轼在无锡惠山品茶一事,比较这三句,哪一句更富文学色彩?说明理由。,材料四,观点:文学的语言要富有联想意义,返回,合作探究一,小结:四个例子,四个角度,句式不同,情感不

8、同 繁简不同,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境不同 联想与否,意蕴不同,返回,咬文嚼字,1、前五段各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前面五段中朱先生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共同阐述了怎样的道理?,合作探究二:,明确:2、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3、课文六、七段的例子有何特点?,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告诉我们要善用字的联想意义。,返回,明确:1、前五段之间是层层递进关系。,分析结构,归纳各部分要点,咬文嚼字,第一部分(1一5)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效果,郭沫若改字,王若虚改句

9、,韩昌黎改诗,第二部分(6一7)正反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善用字义联想,误用字义联想,第三部分(8)对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一、检查作业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返回,轻风细柳,淡月梅花。,A “摇” “映”;B “舞”“隐” ;C “扶”“失”“轻风”缓吹,“细柳”稍显动态,“扶”字运用拟人手法,贴切地摹写出和风轻吹细柳的情态。“摇”、“舞”动态过猛,和“轻风”不符,也不能体现“细柳”的轻盈。“轻风”徐徐,若有若无

10、,只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映”、“隐”过于直白,音节也显生硬。而“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风韵: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淡然失色了。,返回,复习巩固 思考:一、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二、古人有哪些诗句或名言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因为“斟酌文字”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 岛,返回,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清沈德潜,返回,为人性僻耽佳句

11、,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细读第六、七段分析归纳以下问题 一、“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直指意义 燃烧体冒烟 联想意义 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明确:用联想义,意蕴丰富,二、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深入探讨,返回,合情合理的想象,请根据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展开联想: 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 诗中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情趣? 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修辞。,(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品茶,赏月),1,独处清净,

12、安享自然,怡然自乐,(比喻,对偶),深入探讨,返回,启 示,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返回,“套板反应”的评述 王嫱、西施 “柳腰桃面” 才子都是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必是 春花秋月 叙别离 柳岸霸桥 做买卖都有 端木遗风,滥 词 旧 语,启示: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课文分析,读课文,思考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

13、会产生什么反应?,返回,思考:1、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无创作动机。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2、 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套板较省力(惰性)。遇事往深一层想。,返回,课文分析,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 _ 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 思考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总结:骄傲 , 自豪 , 令人叹服 。 大家填写词是什么?明确:“眩晕”,学以致用,大家在平时是否也有被“套板反应”套住的经历,请思考下面的填空题:,返回,咬文嚼字,艺术的完美,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随处留心思索,刻 苦自 励,推 陈 出 新,

14、精炼 吻合,不懒不粗心不自满,返回,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返回,拓展延伸,总结:1、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而已,没有对和错之分。有的书有的知识必须要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而有的书则可以不求甚解,只需要大概了解即可。在读书的时候要有所选择,有所筛选和区分。 2

15、、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3、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返回,拓展训练:炼字,早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你认为填入哪个字能准确地体现诗题中的“早”字?,思考:,(数、一),练习一,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从而传达出准确的诗意。,诗人郑谷把齐己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深为叹服,便拜郑谷为“一字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