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4910320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5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归纳知识点(17年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0 -第一章第一章 心理诊断技能心理诊断技能 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收集、整理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收集、整理 1、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2、摄入性会谈; 3、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4、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5、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 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 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2、礼貌接待和礼貌用语。 3、间接询问,避免直接询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

2、明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相关知识三、相关知识 1 1、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第一印象,也称初次印象,是素不相 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在 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 象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 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 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 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在形 成第一印象时,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 的因素。 2 2、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心理咨询保密原则的重要性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不仅涉及咨 询

3、内容,同样也涉及心理诊断。包括收集 到的有关求助者的资料、心理测量结果等。3 3、危机的处理、危机的处理在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 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 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步骤一、确定是哪方面的问题; 步骤二、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 步骤三、对原因进行初步分类; 步骤四、进一步寻找具体原因。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 2、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言清楚,语义清晰。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学会确定

4、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 内容与范围。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 1 1、 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参照点如下: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 到的疑点; (3)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中所 发现的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 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2 2、确定提问方式、确定提问方式要点: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开放式提问, 不使用封闭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可使用半 开放式提问。但如果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 否存在也可使用封闭式提问。选择哪种提问方式要依据会谈目标、 收集资料的性质和内容来确定。 3 3、

5、倾听、倾听 要点(1)全神贯注,不打断、不评论;(2)用耳、用心、用脑; (3)找关键点最重要。 4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方法有:释义、 中断、情感的反射作用、引导等。 5 5、对会谈内容归类、对会谈内容归类 6 6、结束会谈、结束会谈 三、相关知识三、相关知识 (一)会谈法要点简介:(一)会谈法要点简介: 1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2 2、持非评判性态度、持非评判性态度 3 3、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 (A 程度鉴别、B 真伪鉴别、C 因果鉴别)4 4、会谈法的种类包括、会谈法的种类包括

6、:A 摄入性会谈、B 鉴别性会谈、C 治疗性会谈、D 咨询性会 谈、 E 应急性或危机性会谈。 5 5、最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最常使用的摄入会谈方式是背景资料 采集法。采集法。经常选用桑德伯格制订的提纲: 附一:桑德伯格提纲附一:桑德伯格提纲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 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 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 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 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 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 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 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 助者附加的其他任何材料

7、。 6 6、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附二:马隆附二:马隆沃德提纲沃德提纲1、外表和行为 2、交谈过程中的语 言特点 3、思维内容 4、认知过程及功 能 5、情绪 6、灵感与判断 7 7、怎样提问题、怎样提问题 A.多提开放性问题; B.提问不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 (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 括与说明 附:凯利关于不好的提问性质的归类附:凯利关于不好的提问性质的归类1、 “为什么”的问题 2、多重选 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 4、修饰性反问

8、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 8 8、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会谈内容的原则:(1)求助者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 受能力, (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 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 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 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 理解问题有帮助。 (3)积极:对改变求助 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9 9、会谈法的有效性 A.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 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B.会谈法亦有其局限性; C.如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会谈结果的诊 断价值更大。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态度必须

9、保持中立; 2、提问中避免 失误;3、不讲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 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 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 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 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3、测量结果如与临床观察、会谈法 的结论不一致,应重新进行会谈和测评。 三、相关知识三、相关知识 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 验项目验项

10、目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2、为寻找心理问题的原因而使用量表。3、为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而使用量表。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第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第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 用; 2、单纯依据心理测验结果,片面给出 诊断和制定矫治措施; 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 (信度、效度)以及常模的时限便在临床 上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 1 -验; 5、不按程序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主观地对测验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 7、使用盗版软件; 8、使用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第二,不得使用第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地毯式轰炸”方式方式 实施

11、心理测验实施心理测验 1、在不理解各种心理测验的功能、对临 床表现尚未形成印象时,将各种心理测验 工具一起实施,以此来寻找临床线索。这 种抛弃摄入性会谈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只依靠测验法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2、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地、目的性不 强地使用心理测验,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 的。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与评估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 1 1、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2)生活状况; (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 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

12、(7)自我描 述;(8)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 (9)其他资料。 2 2、按如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按如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 (1)婴幼儿期;(2)童年生活; (3)少年期生活;(4)青年期; (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 它的评价。 3 3、按如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按如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 体和社会工作与交往状态:体和社会工作与交往状态: (1)精神状态;(2)身体状态; (3)社会活动状态。 4 4、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判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并予以说明:(1)如果是来自亲友或中介人所提供的 资料,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予附加 说明后

13、方可使用。 (2)如果是来自心理咨询人员所提供的 资料,应对其初步诊断性的结论进一步核 实后方可使用。三、相关知识三、相关知识1 1、对临床资料的解释、对临床资料的解释 (1)注重行为的观察,在现象与可能 的原因之间建立联系。 (2)找出哪些东西 是偏离正常标准的的,然后抓住偏离标准 的行为表现去考虑问题。 (3)抓住那些 “显眼”和“突出”的事件,首先给以解 释,并按这种解释去归纳别的事件。 A.A.资料可分为三大类:资料可分为三大类:(1)个体方面; (2)环境条件;(3)他人评价。 B.B.面临资料时的思路:面临资料时的思路:(1)考虑与处置方案和治疗有密切关联 的资料;(2)找出偏离正

14、常标准的行为;(3)抓住“显眼和突出”的事件。 2 2、资料的可靠性事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资料的可靠性事解释资料的先决条件 验证临床资料可靠性的办法:A.使用补充提问; B.问卷和心理测验。C.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3 3、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的方法:、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的方法: (1)就事论事(现象描述) (2)寻找相关(关联事件) (3)迹象分析(原因推断) 4 4、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暗示(2)早期印象(3)求助者的 处境和人格特点 5 5、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1)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问题,倾向 于自然的观察

15、与评价。如:家属。(2)从医疗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 倾向于求助者有病。如:精神科医生。(3)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 的角度看问题,倾向于求助者是学习、行 为或认知方面的问题。如:行为、认知心 理学家。(4)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 倾向于求助者的自我发展受到阻碍。如: 生物学家。(5)从个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角 度看问题,倾向于求助者与环境之间失去 了平衡。如:生态学家。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1、一定要仔细、严格和按技术要求去 搜集和评价各类资料的内容。2、咨询师给出的评估有错误或把握不 大时,应进行集体讨论,以保证意见的正 确性。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 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寻找有价值的资料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学会从求助者以往的咨询 (或治疗)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以利 于形成正确的诊断。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1、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 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2、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它心理 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三、相关知识三、相关知识1、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 何种治疗,疗效如何。2、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 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二者关 系如何。3、对以往的诊断及咨询(或治疗)过 程作详细地了解,不盲从。4、仔细区分既往史与现病史之间的关 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