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合作学习是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7687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的合作学习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的合作学习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怎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凭借对较少素材的灵活变化和高效使用,创造出了生动、精彩、充满活力的课堂。 一、一张白纸,帮助学生感知单位案例 “千克和克”的练习课上,师出示一张白纸。问:你知道这一张白纸有多重吗?选择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猜一猜。生1:我猜是20克。 生2:我猜是30克。师:这一张白纸大约25克,算一算,1000张这样的纸是多少千克?生3:是25000克。生4:是25千克。 反思 这个问题的设置仅仅是用了一张白纸,却需要学生运用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进行猜测、计算、推理等数学活动。,三、一张白纸,帮助学生深化认识 案例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借助这张纸

2、,上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课。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长方形纸,标注数据。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师:长方形的周长已经算过了,正方形的周长还没计算,哪儿有正方形呢? 引导学生从这个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正方形。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那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你会算吗?剪剩下来的长方形呢?想一想,算一算。 3比较发现周长变化。 师:把长方形分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分别是24厘米、16厘米,他们相加得40厘米,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怎么多了呢? 学生指着黑板上贴出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这里有两条边。 4深化练习。 师:如果把剪剩下的这个长方形分

3、成两个一样的图形,可以怎么分呢?分成的每一部分,你会算周长吗? 学生操作、计算后,发现每一部分周长是相等。 师:刚才,我们把长方形进行了不同的“一分为二”。现在老师也把它一分为二。它们的周长还相等吗? 反思 练习课的目的是巩固旧知识,以往都是形式单一,讲练结合,学生很有可能觉得无味。而在上述案例中利用一张很平常的长方形白纸,紧紧围绕“周长”做变式,学生练得到位,学得扎实,悟得深刻。,三、怎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优势: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品质;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4、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创设障碍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让学生独立统计1分钟内从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反馈时主动提出一个人记录比较困难,要求能够小组合作。于是学生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自行车。分组后再一次统计数据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2、学生个人探索困难时 合作学习是有效的。,如:甲乙二人分别从A

5、、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距A点40米处,第二次相遇距B点20米处,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例如学习相遇问题,扫清思维的障碍,在课的开始选两名学生走一走,并提出问题: (1)两个人出发前的位置怎样?(2)两个人是同时出发的吗?(3)两个人是怎样走的?(4)走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 (5)最后两人怎样了?通过思考、交流学生了解了距离的变化情况及“同时、相向、相距、相遇”的含义,直观的演示,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知的研究。,3、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例如:在教学“左右位置”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花环戴在

6、和老师同样的这只手上。老师面对学生把花环带在右手。看一看你们戴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戴在左手,有的戴在右手。老师问学生你们谁带的是正确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老师没有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反方代表说:“我们看到的老师戴在左手上。”正方代表说:“老师是面对我们,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左边其实是老师的右边,因此应该戴在右手上。”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辩论,得出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同,左右两边的位置就不同。可见,意见不统一时合作学习是有效的,4、是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案

7、例、鸡有只,鸭比鸡少只,比鹅少只,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案例、一列火车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行驶,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小时,从乙地到丙地行了小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给出许多答案,我就问学生你们答案完整了吗?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这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在组里把所有的答案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组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序的寻找。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 例要提出问题,必须要搞清鸡、鸭、鹅各有多少只,然后再提出较有深度的问题,即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鹅的只数是鸡的多少倍等。 例能提出:甲

8、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乙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从甲地到丙地火车行了多少小时?乙丙两地的距离比甲乙两地的距离多多少千米等问题。通过问题开放练习,让学生由已知条件出发,去思考所能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培养思维的创造性。,5、教学内容重难点时 合作学习是有效的,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一张钝角三角形的纸片,一把剪刀。一上课,就指出:“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看谁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剪、拼、折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听后,都积极思考,认真剪拼。不一会儿,有的学生小声议论:“好象等于180

9、度。”不少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都希望第一个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有的说:“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掉,拼成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我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有的说:“我与他的方法不一样,我把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剪开,剪成两个三角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在小组里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折一折等方法顺利解决这一难点。通过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关键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怎样的情境设计是有效的,什

10、么是问题情境?我所见到的数学课堂,所谓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引子,老师提出一个似乎与生活很接近的问题,学生稍加思考后,便引出课题。这个问题情境目的就在引出课题吗?问题情境是不是应该有更大的作用,比如,能让学生整节课都处于这个情境中,课堂的主题也应该是在解决教师所创设的问题。而不是象在设骗局一样,把学生骗到门口,可推门进去却不是自己想知道的。”,我让一名学生给大家讲一讲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怎样喝到了水,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乌鸦把石子投入瓶中,瓶中水面上升,乌鸦就喝到了水”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瓶中投入石子,水面就会上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出结论:因为石子占有一定的地方,石子比水重,沉入水中后,

11、就要占据水里的一定地方,这个地方的水就被挤走,因而水面上升抽象出空间的涵义:这里,石子所占的地方,就叫石子所占的空间。让学生举例说明其它物体也同样占有一定的空间。然后,学生在小组热烈讨论中,气氛空前高涨,各抒己见地说出什么叫物体的体积。,四、怎样的教学评价是有效的,我们的课堂通常经过这样几个环节: 1、听; 2、说;(课堂过程评价 研究成果评价 后续研究评价) 3、想; 4、做;,听: 1、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2、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3、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4、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说: 1

12、、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2、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3、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4、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5、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6、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想: 1、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2、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做: 1、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2、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3、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4、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

13、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1、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3、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4、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5、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6、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 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1、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2、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3、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4、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油,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注意几点 降低的要求不要再拔高 删掉的内容不要再捡回 新增的知识需要变观念,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