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chap1)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875922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学-(chap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经济学-(chap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经济学-(chap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经济学-(chap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经济学-(chap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学-(chap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chap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经济学,主讲:郝 彤 TEL:18637199965 E-Mail:,课程导学,课程性质 课程内容学习目标,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工科必修课 “工程师的经济学”,“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 省校两级精品课程,工程经济学是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工程经济学是建筑、交通、建环、水利、工程管理等专业的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我校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建筑师、规划师、 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咨询工程师、估价工程师等,该课程从

2、1982年起开设,至今已有近30多年的教学历史。目前工程经济学已是校级(2006年度)和省级(2010年度)两级精品课程。,课程内容,工程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应用于工程领域,将工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经济是以工程项目(方案)为对象,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项目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和优选,力求达到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有机统一。 它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研究工程技术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它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工程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经济的角度为工程技术的采用

3、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实践中经常碰到的工程经济问题如何计算某方案的经济效果?相互竞争的方案中应该选择哪一个?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选择哪一个(些)方案?面对复杂多变的投资环境,这些经济效果或方案取舍的结论是否可靠?是否存在风险? 正在使用的技术、设备是否应该更新换代? 如何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譬如,我们拟建一个火力发电站,必须解决以何种方式来建设的问题。至少我们将面对三种方案的选择:烧煤?烧石油?还是烧天然气?很显然,这三种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每种方案所需要的投资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必然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利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来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

4、。,工程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 投资方案评价与优选 筹资分析 财务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设备更新价值工程原理,本课程分为九大模块: 模块一:工程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模块二:现金流量及资金的时间价值理论 模块三:建设项目经济效果评价及方案优选 模块四:不确定性分析 模块五:建设项目融资,本课程分为九大模块: 模块六: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 模块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模块八:设备更新分析 模块九:价值工程原理,学习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技

5、术与经济的关系,以便在今后的工程管理与技术实践中树立经济意识,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实践中灵活运用经济比选的方法,选择最佳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争取在工程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工科类学生能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具有从事各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评价和投资决策的初步能力。,要 求,第1章 概 述,1.1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2 工程经济学的相关概念 1.3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1.4

6、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1.1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资本论,马克思 :技术进步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 1887:“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是为工程师准备的经济学”;开始破土萌芽。 财务工程学,戈尔德曼(O. B. Goldman)1920:提出复利计算方法;推进了一步。 工程经济原理,格兰特(E. L. Grant)1930: 首创工程经济的评价理论与原则、“工程经济学之父” ;学科终告形成。,百余年的历史:萌芽与产生,工程经济学是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7、,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建筑工程师惠灵顿,他首次将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应用于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曲率的选择,并提出了工程利息的概念,开创了工程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批评了当时研究工程技术问题不考虑成本、不讲究节约的错误倾向。指出:“有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就是许多作者在他们的工程学书籍中没有或很少考虑成本问题。实际上,工程师的最基本的责任是分析成本,以使项目达到真正的经济性,即盈得最大可能数量的货币,获得最佳财务效益。”,19世纪以前,技术相当落后,其推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极为

8、缓慢,人们看不到技术对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只能就技术论技术,其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生存或减轻劳动强度。19世纪以后,蒸气机、发电机、计算机等的兴起和普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经济繁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很大篇幅总结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指出科学技术创造一种生产力,会生产较大量的使用价值,减少一定量效果上的必要劳动时间。,工业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布西(L. E. Bussey)1978:系统总结了项目的资金筹措、经济评价、优化决策以及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等; 工程经济学,里格斯(J. L. Riggs)1982: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管理、经济决策等。同时,工程经济学在世界许

9、多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如前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英国的业绩分析、法国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性工学等。 目前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宏观化研究趋势-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等。,百余年的历史:发展,1931年美国在开发田纳西河流域规划中创立了“可行性研究”,1947年美国通用公司工程师创立的“价值工程”等方法,丰富了工程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二战后,随着数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方法的应用,以及系统工程、计量经济学、最优化技术的飞跃发展,工程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西方经济的战后重建和复兴,工业投资机会急剧增加,出现了资

10、金短缺局面。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成为当时投资者与经营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工程经济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工程经济学的发展过程,战国时,李冰父子设计和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巧妙地采用了“鱼嘴”分江,“飞沙堰”排沙,“宝瓶口”引水等技术方案,至今被学者们推崇为中国古代讲求技术经济效果的典范。宋真宗时(约公元前1015年),丁谓主持的皇宫修复工程,由于提出了挖沟渠取泥制砖、引水行船运载、竣工之前回填土等综合而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也被誉为讲求技术经济效果的范例。我国对现代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起步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与前苏联的技术

11、经济分析、西方的管理科学和工程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2 工程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科学(Science):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认识和发现。 技术(Technique)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是应用各种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进行各种产品(或结构、系统及过程)开发、设计和制造所采用的方法、措施、技巧等水平的总称。是创造和发明。,1. 工程技术与经济,技术发展的标志: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它能创造落后技术所不能创造的产品和劳务,例如宇宙技术、微电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生产技术等; 另一方面,是它能用更少的人力和物力创造出相同的产品

12、和劳务。,工程(Engineering) :工程不同于科学,也不同于技术。工程是人们综合应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它所取得的实际成果。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经济地理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并应用各种技术的手段,去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产品或解决工艺和使用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了门类繁多的专业工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工程经济中的“工程”,通常是指拟议中的工程(投资)项目,表现为一个或一组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经济(Economy) :经济一词在我国古代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之意义,是治理国家

13、、拯救庶民的意思,与现代中“经济”含义不同。现代汉语中使用的“经济”一词,是19世纪后半叶,由日本学者从英语Economy翻译而来的。含义大体有四方面: 经济指生产关系。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和思想意识等上层建筑赖以树立起来的基础。 经济指国民经济的总称,或指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经济指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现象和过程。 经济是指节约或节省。由于工程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是人、财、物、时间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及技术经济决策所涉及的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

14、益。,一般情况下,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也正是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能够用越来越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消耗获得越来越多的产品和劳务。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和经济是统一的,技术的先进性和其经济合理性是相一致的。绝大多数先进技术大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恰恰是其较高的经济效益才验证了该技术的先进性。,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但是,有时新技术的推广 缺少社会条件的经济适应性,与经济又是相矛盾、相对立的。 如有的技术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综合条件下是先进的,但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电力、运输、原料质量,特别是技术管理水平与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等方面与新技术不协调、不适应,而使

15、新技术发挥不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此外,有的技术本身不算很先进,但在一定条件下采用时,经济效益却不错。这是因为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必然受到当地、当时具体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约束。条件不同,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就不同。随着条件的变化,技术的经济效益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经济效益不好的技术会变得较好,原来经济效益好的技术可以发展为更好或变得不好。,因此,任何工程的实施和技术的应用,都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工程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的合理关系,找出其协调发展的规律,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提高。,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es)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

16、科,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经济规律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是分析工程项目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政策等经济效果的一类应用经济学的分支。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工程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挑选最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果的学科。是一门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工程经济学的其他定义:,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措施等经济效果的学科,通过经济效益的计算以求找到最好的技术方案。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以期达到技术与经济最佳结合的学科。

17、工程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建设中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学科。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最佳结合的学科。,关于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表述: A. M. 惠灵顿直接将工程经济学定义为“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J. L. 里格斯和O. B. 戈尔德曼,都或明或暗地认为工程经济学就是为工程师而准备的经济学; G. A. 泰勒和L. E. 布西认为工程经济学是一门为从经济角度选择最佳方案的提供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应用经济学科; 日本学者千住镇雄、伏见多美等提出,不论是企业还是非营利性组织,为合理地运营发展,都以“经济性”为准则或尺度选择行为方案,并综合其他学科领域,创建了颇具特色的经济性工学; 我国学者任隆淯、陈云鹏将工程经济学简单地表述成“对工程项目讲究节省或节约之道的一门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