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84676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回顾:,1、蛋白质组成元素、基本组成单位、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 2、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哪些?功能有哪几种? 3、核酸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 4、两种核酸分别分布在哪些部位?,第1讲 细胞膜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考点解读】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实验细胞膜的制备,科学家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具有边界。,为什么要使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无细胞核、无细胞器、无细胞壁,注意:不能用鸟类的红细胞如鸡、鸭、鹅等,因它们都有细胞核,1、选择材料:,人或其他哺

2、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一、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人的红细胞只能存活天左右,小资料,3.方法步骤:1 . 临时装片的制作,2 . 高倍镜观察,2.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引流法,5.结果:,人正常红细胞,红细胞部分涨破,4.现象:,看到近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化: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涨裂,内容物流出。,讨论:,如何获得比较纯的红细胞膜?,细胞膜和细胞质的质量不一样,可通过高速离心处理获得较纯的红细胞膜,差速离心法,二.细胞膜的成分,脂质 (约50%) 蛋白质(约40%) 糖类 (约2%-10%),3

3、.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 4.细胞膜还含有糖脂。,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_最丰富。 在动物细胞膜中还含有_。,越多,磷脂,2.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 功能密切相关。,胆固醇,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主要是糖被变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因此,在检查癌症的验血报告单上,有AFP、CEA等检测项目。如果这些指标超过正常值,应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与 生 活 的 联 系,与生活中的联系:,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容易引发癌症的因素有哪些?,癌症21世纪的“第一杀手”,烧

4、烤食物,油炸食物,吸 烟,霉变食物,对应训练1,(2008年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C,对应训练2,(2006年全国春招)下列有关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C,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溶于脂质的物质,细胞膜,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三、细胞膜结构探索历程,实验一

5、,时间:1925年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实验: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展开层后的脂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提出假说:,实验二,细胞膜中的磷脂是双层的,时间:1959年人物:罗伯特森(J.D.Robertsen)实验: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实验三,提出假说: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构成的静态统一结构,1970年 人鼠 细胞融合实验,融合40分钟后荧光均匀,刚融合时一半红一半绿,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实验四,糖类,三、细胞膜结构,结构示意图,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分子 的亲水性头部

6、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朝向内侧) 蛋白质分子的位置: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2)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流动性,实验证据: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吞噬细菌等,对应训练3,4.(2007年上海生物,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对应训练4,.(2008年徐州调研)下列有关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7、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A,四、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相邻细胞之间的直接联系,胞间连丝,通过体液传送,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四、细胞膜的功能,根据下列材料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 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烧杯、量筒,练习提升,实验步骤: _ _ _,玫瑰花瓣均分为两份编号AB,A组加入蒸馏水,B

8、组加入等量盐酸,观察现象,课堂实验,实验前,实验后,思考:,1.描述实验结果?2.解释实验结果出现的结论?4. 日常生活中例子,拓展题:,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活的动物细胞不染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你能解释原因吗?,五、细胞壁,1.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主要功能:支持和保护,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什么?,成分为肽聚糖,可被溶菌酶破坏,C,1、下列哪项生命活动与细胞膜没有直接关系 ( ) A、肝细胞表面的受体能够与胰岛素分子特异性结合 B、胰岛组织液中的氨基酸进入胰岛细胞内 C、在胰岛B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胰岛素 D、

9、胰岛B细胞将合成的胰岛素分子分泌到细胞外,随堂练习:,2.下列对细胞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细胞膜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C.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D.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目不同,C,细胞膜,制备方法,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本节小结,(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膜只有具有流动性,才能实现选择透过性。,【特别提醒】 只有活细胞才具有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