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4802075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吸收系数的测量(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容器时间常数(绝缘电阻R)、吸收系数Ka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自行放电法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时间常数)、吸收系数Ka的方法。 确定用同样介质材料制成不同电容量的电容器与用不同介质材料制成同种规格电容器的自行放电过程(聚苯乙烯、聚乙烯、纸介、金属化纸介等)。 确定各种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充电时间t、充电电压U的关系。 比较各种电容器的绝缘电阻R或时间常数和吸收系数Ka的大小。,二测试原理和方法,理想电容器充电以后切断电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电容器两端的端电压应该保持不变。但是,实际电容器由于使用的介质材料的绝缘电阻不是无穷大,所以切断电压后随时间的延长端电压就会逐渐减少。其减小速

2、率决定于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的大小。因此,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即自行放电法。本次实验即使用这种方法来测量绝缘电阻。 吸收系数是根据电容器所用的介质具有缓慢极化的特性,电容器充电后,经短路放电片刻再开路,电容器两端又出现一定数值的电压,称为剩余电压,表征电容器的介质的吸收特性。,思考,电压如何测量?,Q5-V型静电电压表的测量原理,采用半象限式的对称结构,靠两块金属板有效面积的变化,而使系统电容量改变,一块金属板是固定的,称固定电极,另一块金属板是活动的,称活动电极。当被测电压加于两块金属板上时,能量便积累于静电系统,由于静电力的作用,迫使活动电极偏转,活动电极上装有反射小镜,经

3、过4次反射后,在刻度盘上便得到指示器的成像,当被测电压不同时,积累于静电系统内的能量不同,静电力亦不同,所以活动电极偏转角也不同,从而使在刻度盘上得到指示器成像的位置也不同,这样便达到不同被测的电压。,思考,用自行放电法测量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和吸收系数时为什么非用静电电压表?静电电压表与其他电压表有何不同?,1.时间常数的测量,测量线路,思考,怎样通过上图的电路图测量?,2.吸收系数Ka的测量,调整电路对电容充电。 到达充电时间后断开电源,同时将电容器两端短路两秒钟,再断开1分钟,同时读取静电电压表的数值。 吸收系数的值由剩余电压ua和充电电压uc的百分比给出。,注意事项,连接导线时不要交叉,每

4、根导线最好悬空,导线长度应当尽可能短。(为什么?) 充放电时间要准确,操作要迅速。 实验中途不要随便擦实验装置上的灰尘,(以免由于实验装置底板带电而引起不必要的测量误差。),实验内容,1、确定不同容量的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自行放电过程 充电电压uc为250V,充电时间t为1分钟,2、确定容量相等的聚苯乙烯电容器和纸介电容器的自行放电过程 充电电压uc为250V,充电时间t为1分钟,3、确定聚苯乙烯(聚乙烯)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绝缘 电阻R或时间常数和充电时间t的关系。 充电电压uc为250V,分别充电不同的时间,然后自行放电1分钟后, 测出端电压ua。,4、确定聚苯乙烯(聚乙烯)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时间 常数和充电电压uc的关系。 在如下表所示不同电压下,充电1分钟,然后自行放电1分钟后测出 端电压ua。,5、比较聚苯乙烯(苯乙烯)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介质吸收 系数Ka的大小。 充电1分钟后打开电源开关K1,同时合上短接开关K3,放电2秒 钟,再断开1分钟后,测出端电压ua,求出吸收系数Ka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讨论各组曲线的性质,比较不同容量的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与比较聚苯乙烯(聚乙烯)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时间常数的大小,并说明影响时间常数的主要因素。 比较聚苯乙烯(苯乙烯)电容器和金属化纸介电容器的吸收系数的大小,并说明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