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792312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肠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肠胃肠道间质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结直肠科 伍小军,GIST定义,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型(20%),混合型(10%),“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可以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IST免疫组化表达,CD117阳性率为94%-98%,DOG1阳性率为94%-96%,两者高度一致 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

2、 在常规工作中,推荐联合采用上述3项标记物 其它标记(desmin、HMB45、SDHB),CD117 , 200X,DOG1, 200X,CD34, 200X,Lancet Oncol 2002; 3: 65564.,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 2013;18(11):1030-1037.,GIST病理诊断思路,解剖位置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基因突变,*需结合肿瘤原发部位和组织形态学特征,在排除其他类型(如平滑肌肿瘤、神经鞘瘤和纤维瘤等)后,可慎重做出野生型GIST的诊断,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

3、30-1037.,基因检测适应证,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微小GIST,直径1cm的GIST定义为微小GIST,GIST病理报告推荐格式,GIST的分布,收集2003年前国内正式发表的关于GISTs文献30篇,文献报道GIST的分布部位,资料来自中国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990.12008.12 收治确诊,外科治疗且资料较完整 374例,约占同期胃肠道肿瘤2%。,我院GIST分布部位情况,我院GIST分布部位情况,GIST临床特征:,症状体征 肿瘤的大小、部位和侵犯的周围器官组织有关 早期肿瘤体积较小者常无症状,

4、较多病例是在患者体检或就诊其它疾病施行常规检查、手术时偶然发现 腹部症状: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疼痛、出血、肠梗阻、体重下降; 体征:腹腔包块、贫血、穿孔腹膜炎 出现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6个月,1. Miettinen M et al. Hum Pathol. 1999;30:1213-1220. 2. Ghanem N et al. Eur Radiol. 2003;13:1669-1678.,直肠GIST临床特征,整个直肠及肛管均可发生,直肠GIST好发于中下段 直肠GIST可凸向直肠腔引起大便习惯(便频、便秘)、性状改变 累及黏膜时出现便血 压迫尿道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肠梗

5、阻的表现 侵犯周围组织时会引起疼痛 直肠指检重要! 多为黏膜下或外结节、肿物 肿物较小时指检表现为直肠黏膜下结节,与直肠炎性结节、平滑肌瘤或肉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类癌)等鉴别,直肠GIST的术前诊断原则,大多数可完整切除的GIST,手术前不推荐常规活检或穿刺 需要联合多脏器切除者,或手术后可能影响功能的,术前可考虑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以决定是否进行手术还是先用术前药物治疗 首选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活检 造成腔内种植的概率甚小 直肠黏膜下肿物如需术前活检,推荐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背景:GIST复发转移:首诊时15%50%,2年内 40%50%70%90%终会复发,仅10%无瘤生存;5

6、年生存率:35%65%,1.Blay JY, et al. Ann Oncol. 2005, 16(4):566-578; 2. Gold JS, et al. Ann Surg, 2006, 44(2):176-184; 3. Rossi C R, et al. Int J Cancer, 2003, 107(2):171-176; 4.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9, 14 (8):746-754; 5. Keun Park C, et al. Ann Surg, 2008, 247(6):1011-1018; 6. 薄林会, 等 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7, 34(

7、6):335-338; 7. Ohsie SJ, et al. J Cutan Pathol, 2008, 35(5):433.,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一、外科手术完全切除结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模式:术前靶向药物外科手术术后靶向药物辅助靶向药物疗效3年优于1年,不可切除/转移/复发GIST,原发性GIST可切除,手 术,伊马替尼,?,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二、应用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 :第一线(imatinib,glivec,格列卫)苹果酸舒尼替尼: 第二线 or 第一线(sunitinib,sutent,索坦)新药:第三线

8、regorafinib 三、 其他治疗介入、栓塞、射频等四、疗效观察:RESCIT Choi 标准,GIST多学科综合治疗,外科基本手术原则,手术目标是尽量争取R0切除 切缘? R1切除,是否考虑二次手术应与患者商讨;对于低危病例,没有证据证明R1切除的预后比R0切除差 预计再次手术难度低并且风险可以控制,不会造成主要功能脏器损伤的,可以考虑二次手术 一般情况下不必常规清扫 避免肿瘤破裂和术中播散,术中探查要细心轻柔 删除了不同部位原发GIST的手术原则和手术方式 术后切缘阳性,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extraction bag,避免肿瘤破裂播散),,外科基本手术原则(GIST-2013版

9、),腹腔镜手术:不再限定大小 重申腹腔镜手术容易引起肿瘤破裂和导致腹腔种植,故不推荐常规应用,一般用于胃GIST治疗。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可以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考虑进行腹腔镜切除。 ,extraction bag,避免肿瘤破裂播散),,外科基本手术原则(2cm的GIST-2013版),位于胃的最大径线2cm的无症状拟诊GIST:根据超声内镜表现确定风险分级不良因素为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和异质性如合并不良因素,应考虑切除如无不良因素,可定期复查超声内镜位于直肠的2cm的GIST:由于恶性程度较高,且肿瘤一旦增大,保留肛门功能的手术难度相应增大,倾向于手术切除 bag,避免肿瘤破裂播散),典型

10、病例-伴有EUS不良因素的小GIST,14月前,因消化道出血胃镜见胃体小弯肿物并溃疡形成,建议手术,病人拒绝,1年后到我院就诊回看当时CT,可见溃疡形成并见肿瘤内部坏死表现,典型病例-伴有EUS不良因素的小GIST,2013-2-1,14月,当时的胃小GIST同时存在溃疡和异质性两个不良因素,直肠GIST基本手术原则,完全切除 局部切除(2cm) 局部切除、直肠前切除、直肠腹会阴联合根治术(25cm) 直肠前切除、直肠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5cm) 近年来由于靶向药物的使用,腹会阴根治术日益减少,推荐适应证为 药物治疗后肿瘤未见缩小 肿瘤巨大,位于肛门5cm以下,且与直肠壁无法分离 复发的病例,

11、在经过一、二线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影响排便功能时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最大限度保留功能肛门!,Miles手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手术?,直肠GIST术前治疗,适应证 局部肿瘤较大,估计出血、破裂、联合脏器切除可能 不能切除或潜在可切除,难以R0切除 低位直肠,要求保肛 目的 降期、完全切除、避免联合脏器切除、减少手术风险 增加保肛率 减少术中破裂、医源性播散、术后局部复发 方法 术前靶向药物:伊马替尼 400mg、or 600mg,中国GIST专家治疗共识2011,直肠GIST术前治疗(GIST-2013版),术前治疗时: 推荐先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适合伊马替尼治疗( PDGF

12、RA D842V突变的胃GIST原发耐药)并确定其初始剂量(KIT外显子9突变应以高剂量治疗) 空心针(core-needle)穿刺标本较内镜超声细针穿刺(EUS-FNA)标本更能满足突变检测的标本量要求,中国GIST专家治疗共识2011,术后辅助治疗,GIST术后辅助治疗进展,即使完整切除术后,GIST患者也持续存在复发的风险 1年无复发生存在80%,2年在60-70%,5年在50-60% 目前主要的评价患者术后分期的方法有三种 Flechter 2002(NIH 2002) AFIP 2006 Joesuu 2008(NIH 2008) 其中,NIH 2008标准综合了肿瘤破裂情况,是对其

13、他方法的补充。 应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选择伊马替尼的辅助治疗,GIST恶性风险评估,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Sep 2011,Vol 16,No 9,大小、直径 核分裂数、?/50HPF 部位 是否破裂?,NIH2008版恶性危险度评估标准,注:*为修订后增加的亚类,GIST术后辅助治疗更新,辅助治疗适应证:中高危复发风险GIST患者不同基因突变类型患者辅助治疗获益存在差异: c-kit 外显子11突变与PDGFRA非D842V突变患者辅助治疗可以获益 c-kit 外显子9突变与野生型GIST能否从辅助治疗中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PDGFRA D842V突变GIST患

14、者未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IST术后辅助治疗更新,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剂量和时限:,中 高 危 复 发 风 险 患 者,伊 马 替 尼 400mg/d 辅 助 治 疗,中危,至少给予伊马替尼 辅助治疗1年,至少给予伊马替尼 辅助治疗3年,高危,肿瘤 破裂,考虑延长 辅助治疗时间,GIST术后辅助治疗更新,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

15、0-1037.,经过术前治疗的GIST手术后药物维持时间: 共识:“R0切除者,术后药物维持时间可参考辅助治疗标准,以药物治疗前的复发风险分级来决定辅助治疗的时间” 由于术前活检不能确定核分裂象,常难以判断恶性危险度 原发GIST予术前辅助治疗者应视作高危,并建议予“术前+术后”至少3年应用伊马替尼,复发转移性GIST治疗更新(GIST-2013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均耐药进展: 新药临床研究,或给予既往治疗有效且耐受性好的药物维持治疗 Regorafenib瑞戈非尼,已获FDA批准

16、,直肠 GIST 术前治疗病例(一),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一),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3月,治疗5月,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二),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三),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三),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11月,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四),直肠 GIST术前治疗病例(四),治疗前,治疗3月,治疗12月,治疗20月,直肠 GIST 复发治疗病例(五),直肠 GIST 复发治疗病例(五),全组374例GIST各部位的生存率比较,胃 结直肠 小肠,Wu XJ,et al.J INT MED RES.2012,40(5):1904-11,337例完全切除GIST不同部位生存率比较,Wu XJ,et al.J INT MED RES.2012,40(5):1904-11,肿瘤原发部位间的生存率比较,Wu XJ,et al.J INT MED RES.2012,40(5):190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