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782273 上传时间:2018-09-19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讲读》——《史记》的写人艺术(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史记讲读 史记的写人艺术,制作讲授:张学成,史记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 (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其最异于前史者一事,曰以人物为本位。” 史记全书130篇,其中的人物传记就有112篇之多,占全书的绝大部分。,史记的写人艺术,史记是以人物传记组合成的一部宏伟壮阔的历史巨著,出现人物有上千个之多,写得比较成功、个性比较鲜明,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数量众多,比如项羽、刘邦、张良、韩信、李斯、屈原、孙武、荆轲、聂政、伍子胥等等,就有近百个之多。,第一节 故事化的人生(人生故事化)对于司马迁而言,它表现人物个性的最主

2、要的手段就是情节的故事化,人生故事化。故事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具体而言,体现在史记中,有大故事、小故事、故事的凝缩和集中场面以及构成故事的重要因素细节描写等。,(一)用重大事件塑造人物,在史记的人物传记中,作者往往选择重大事件、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重大事件典型事件的优点或长处是显而易见的,重大事件中往往有戏剧性的场景,充满着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正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各种人物都依据自己的利益立场、处世习惯、智慧和能力、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地活动着,既各显本色,又彼此对照,个性能够表现得格外鲜明。如“巨鹿之战”、“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的重大事件、典型事件。,例1,“巨鹿之战”一段:

3、“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真可谓一气呵成,令人读来热血沸腾!怪不得明代茅坤要说:“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凌约言要说:“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宛然可想也。”“巨鹿之战”表现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勇一面。,力能扛鼎,鸿门宴,项庄

4、舞剑,志在沛公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范增的悲叹“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掷玉斗于地,“拔剑撞而破之”。刀光剑影,胆战心惊。,此一事件之作用:,通过这一个重大事件告诉读者项羽如何错失良机,一步步走向下坡路的事实。同时,通过这千古一宴,表现出了项羽以及一干人等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重大事件便于塑造人物群像,“垓下之围”的作用在于描述了 项羽英雄末路的悲剧命运。,这样通过三件大事将项羽一生真实描绘出来,从而揭示了造成项羽

5、悲剧的原因之所在。,其 他,如:,1、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大德的歌颂,就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三个故事来表现的。 2、李将军列传对英雄李广的悲剧命运的揭示,是通过“遭遇战”、“脱险战”、“突围战”等三次大的战斗表现出来的。,(二)选取生活琐事、小故事来表现人物。,运用重大事件、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有它的长处,同样,生活琐事和小故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方面也具有大事件、大故事不具备的优点,他可以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章学诚曾经说:“陈平佐汉,志见社肉;李斯亡秦,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相士之玄机;搜间传神,亦文家之妙用也。”,生活琐事或者

6、小故事,这在一般历史著作中出现很少,在史记中却相当多。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传记中,都能找得到。李斯列传一开始就是这样一段:(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分析:,如果单纯从史学角度来看,这种细琐小事是毫无价值的。但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样的事件非常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李斯把追求利禄享受看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见鼠”

7、故事也说明其内心有非凡的抱负,他一生正是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着的。以后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导源于“见鼠”之叹,通过这样的琐事司马迁告诉我们,为自我的利禄享受而丧失原则成就了李斯,也最终毁掉了李斯。,再如对于陈平丞相的描写,也是写了吸引人的小故事。如陈丞相世家写陈平为宰分社肉的故事。仅三十六字,由对话组成。,“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这一篇简短对话,描写了陈平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慨叹,对话中父老的赞叹也反映了陈平的为人。对话具有故事性,使读者如见其人。,琐事多多:,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

8、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 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

9、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美丈夫,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 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王)。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解读:,“分社肉”,正面抒写了陈平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慨叹,对话中父老的赞叹也反映了陈平

10、的为人。对话具有故事性,使读者如见其人。 我们由陈平娶妻之琐事可以看出,此人确实高人一等,胸怀豪迈,志向远大。在娶妻问题上陈平是“嫌贫爱富”的,这好似是道德污点,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正是陈平为了实现富达理想而做的必要的物质准备;接下去他一步步稳步上升,最终成了大汉帝国的“丞相”,实现了“宰天下”的伟大目标。 陈平一生多用奇谋,用计离间项羽君臣,瓦解了楚军的凝聚力;采取声东击西之策,帮助刘邦荥阳突围;与张良一道暗劝刘邦封韩信为王;高祖征讨匈奴,他又用阴计巧解白城之围。他的一生真的可以说是轰轰烈烈了。,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1),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

11、(3),又不能治生商贾(4),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5)。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1)布衣:平民百姓。以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因此以“布衣”指代平民。(2)无行:品行不好。(3)推择:推举选用。(4)治生商贾:以做生意维持生计。(5)晨炊蓐食: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室内床上吃掉。蓐:草席。,受漂母之饭,信钓于城下,诸母漂(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2)。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3),岂望报乎!” (1)母:对老年妇女尊称。漂:在水里冲洗丝棉之类。(2)

12、竟:到底、完毕。(3)王孙:公子,少年。对年轻人敬称。,河边有几个洗絮的老大娘,叫做漂母那个时候丝绵的棉絮要到河里面洗一洗。这些漂母每天来洗絮的时候都自己带饭,其中有一看韩信没饭吃,可怜他,就把自己带的饭分给他吃,每天去洗絮就每天分饭给韩信吃。有一天她漂絮的工作做完,就跟韩信说,明天我就不来了,以后吃饭的问题你自己想办法吧。韩信说,谢谢大娘,将来我一定厚报您。漂母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还说什么厚报?我不过是同情你罢了,你还说这种大话?,忍胯下之辱,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1),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2)。”众辱之曰(3):“信能死(4),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5)。”于是信孰视

13、之,俯出袴下,蒲伏(6)。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1)屠: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2)中情:内心。(3)众辱:当众污辱。(4)能死:不怕死。(5)袴:通“胯”,两腿间。(6)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分析:,寄食南昌亭长与从漂母食,说明英雄有得时有不得时,韩信此时不得时,英雄还无用武之地。“俛出袴下”说明韩信虽然是武士,但并非一鲁莽之士。韩信能够用心思考,能够权衡利弊,知晓孰轻孰重。如果选择与少年斗气,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死一逃,要么身陷囹圄,这都与韩信的远大志向相违背,小不忍则乱大谋,这里韩信体现出的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可贵品质。 这里体

14、现的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小肚鸡肠式的狭隘,而是高瞻远瞩的远大理想境界。,司马迁写作如此琐事是有考虑的,目的是要告诉读者韩信是一个仁义之人,与前照应: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韩信谋反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彭越造反、黥布被逼反即是明证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

15、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妾谨与俱来。”于是吕后乃今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黥布之反:,汝阴侯滕公召故楚令尹问之。令尹曰:“是故当反。”滕公曰:“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南面而立万乘之主,其反何也?”令尹曰:“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

16、疑祸及身,故反耳。”,如张良遇老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苏轼留侯世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