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4712986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技术学基础》三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教育技术的技术基础、典型应用与关键技术,2010-11-04,讨论,3,在教学中技术的使用,最早的教育技术科教片 现在的课件课件1课件2课件3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1网络课程2,4,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厚实且不断更新的技术基础。 手工技术时代,教育中的主导技术是印刷材料、黑板、粉笔等; 20世纪初,视听技术诞生,能够传递图像和声音的视听技术成为了教育中的主导技术,如幻灯、广播、电视、电影等; 如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成为教育中的主导技术,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出现,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等;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逐步应用,人类教育将会越来越智

2、能化。,5,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视听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6,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一)技术的教育价值 技术的外在价值 技术的内在价值,7,1. 技术的外在价值 观点: 技术是具有外在价值的,即:技术是负荷外在价值的。 外在价值的体现是技术主体在运用技术客体的时候,技术客体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也可以破坏客观世界原有的和谐。既可以提高和延伸人的各种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取代和抑制人的某种能力。 关键在于使用者和使用方式。,8,2. 技术的内在价值 价值中立说观点: 撇开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单纯考虑技术本

3、身是否负荷价值,即:技术有没有内在价值? 技术中立说认为:技术本身并不负荷内在价值,技术是中立的。技术的价值仅仅在使用过程中得以体现,技术本身是中立的。 技术中立说的立论显然与技术的外在价值相混淆了。从人类发明技术的第一概念起始,就已经将技术定义为有目的的创造性行为了。技术项目的选择、开发明确的反映着某种价值尺度!,价值中立说,即:技术不负荷内在价值的观点,立足不稳。,9,2. 技术的内在价值 价值负荷说观点: 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是万能的。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所有人类期望解决的问题。将技术视为文化、知识、道德进步和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 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技术的盲目发展造成了世界的生态危机

4、、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以及众多的社会问题,如贫富不均、吸毒、暴力等,对技术的发展持悲观态度。,“效应说”对技术内在价值的评价,内在价值的评价技术的内在价值在教育中的体现与使用者如何使用无关。按照技术哲学的理论,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基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内在价值取决于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影响和作用及其体现。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价值本质认识的负荷与中立之争。并提供了描绘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的途径和方法: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即:通过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来衡量客体的价值。,客体的主体化和主体的客体化,客体的主体化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主体作用于客体,使主体的力量对象化于客体之中。客体随之变化

5、,继而发展。主体的客体化同样,在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客体也在作用于主体过程的同时转化为主体的本质力量。,客体带有主体特征。如:自动化、智能化、情感化等先进理念。,客体成为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感知器官的延伸。人体功能的有机组成等。,12,(二) 技术观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对于技术外在价值的不同看法,直接决定运用技术去解决教育问题的方式、方法 “技术乐观主义”:认为工具和物质手段可以解决教育的全部问题,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技术悲观主义”:技术发展中恶性循环的结果导致负面影响。 “技术效应说”:既要看到教育活动中技术对其主体-人的发展的重大影响

6、和促进作用,也要看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融合了主体的基本特征。,13,在哲学上,技术要素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14,物化形态的技术,主要是以实体形态出现的, 与具体的物质(工具、设备、材料)有关,即我们一般狭义上理解的技术。在教育中所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包括教学工具、教学机器等。 智能形态的技术可以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两种形态出现,与人的智力相关。 经验形态的技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教学

7、技巧等。 知识形态的技术:通过教学实验证明了的适应特定环境、内容、学习者与教师特点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15,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视听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16,二、视听技术,17,人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是视觉和听觉。 视听技术的引入使得现代教学过程变得更为形象、具体、直观、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加速了教育信息传递进程,改善了学习效果。 视听技术是指通过机械或电子设备来制作、发送材料以呈现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方法。 从传播学视角看,视听技术是借助视听媒体实现的。 视听媒体按照其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

8、可以分为视觉型媒体(技术)、听觉型媒体(技术)和视听觉型媒体(技术)三类。,18,(一)视觉型媒体 视觉型媒体采用光学原理在光线较暗的场合下将视觉材料展示在亮度较高的屏幕上,这种视觉媒体需要靠投影器材实现信息的传递,包括幻灯、投影、实物投影等。,幻灯,投影,19,利用视觉型媒体的方法: 图示讲授法。利用投影片讲授教学内容,是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代替黑板和挂图的部分作用。上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制作的投影片,边讲解边放映,即可节约板书时间,又容易把问题讲清楚,便于学生接受。同时,在讲授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遮盖住投影片部分幅面的方法,根据教学需要逐步现实文字和图像,引导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理解教

9、材内容,掌握知识。 实物实验演示法。把实物、投影教具或实验演示器件等投影到银幕上,可以提高演示物的可见度,便于教师演示讲解和学生观察。,20,(二)听觉型媒体 听觉型媒体是指承载声音信息的媒体,包括广播、录音、有声卡、听力实验室、唱片、激光音碟等。,录音笔,光盘,21,听觉型媒体的教育功能: 可以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广播、录音等设备的使用,打破了教育时空的限制,人们足不出门,就能听取优秀教师的演讲、优美的音乐、准确的外语朗读等声音资料,扩大了教育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教学规模。 既适宜集体大范围的教学,也适宜个别学习。它可以为个别学习提供自学材料,比如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听录音带自学来提高外语听、说水

10、平等。另外,听觉媒体特别适合于视觉残疾或知识经验很少的人的学习。 能提供标准典型的声音示范,利用录音教材不失原始声音的特征,可多次反复播放标准录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模仿能力,常用于听力训练、语音训练、示范朗读、教唱欣赏、模拟音响等。,22,听觉型媒体在教育中的主要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辅助那些与声音有关内容的教学,如外语教学中的语音、语调、听力训练;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与演讲能力的培养;音乐课中的听音、名曲介绍及欣赏等教学内容;用声画同步形式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用录音机进行课外活动的现场录音,既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11、,又使学生从中学会了节目的编制、播出等知识,还可保留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资料。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各种思想政治报告的录音作为生动具体的品德教育教材,广大师生听起来既有亲切感,又能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社会及家庭教育中的应用。听觉媒体在我国已日趋普及,利用它既可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人们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又可进行社会及家庭教育,在开阔人的视野和开发幼儿智力上发挥作用;还可提高业余函授学习的质量。,23,(三)视听觉型媒体 视听觉型媒体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两种器官,将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有机结合,包括电影、电视、录像等。 对记忆率的研究表明,学习相同的内容,24

12、,视听觉并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高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率。 视听技术将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有机结合,这种配合的默契创生出一种新的环境氛围,不仅充分表达所需传递的教学信息,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25,视听媒体,如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能够突破时空、师资、校舍等条件的限制,扩大办学规模,缓解办学规模与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而且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先进的视听传播媒体,同时,也推动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诞生和快速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以广播

13、、电视等现代化视听媒体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要保证质量,重要的一条是有最好的教师和教材,并将它及时送到全国各地,以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使者”就是视听媒体。,26,卫星广播电视教学系统,27,视听媒体在电大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或声、像信息载体等,可以将电大授课内容及时传送到全国各地。 可以培训、提高辅导教师的辅导能力。因为辅导教师是主讲教师和学员之间沟通的中间环节,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必须由辅导教师及时给予解答,才能使学员随时理解并消化所学的各种知识。 可以随时制作或改进音像信息载体的内容,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电大之所以能做到选用最好的教师和教材

14、,做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赋予自身强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就是因为视听媒体可以将优秀教师的授课内容制作到音像磁带上,并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减或改进部分章节内容,使办学部门可随时取用这些磁带来开办所需的各种专业。,28,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广播、电视这类视听媒体的固有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 形式单一的音像课教学; 教与学相互分离却不能交流; 有限的学习资源; 这种教学形式仍然使学员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限制了学员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和能力的发展,既不符合开放办学的目标要求,也制约了办学的开放性。 广播电视大学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需要引进功能更强大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等。

15、,29,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技术观与教育技术 视听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 网络与通信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30,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31,(一)概述 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ner)认为:计算机本质上是一种记录数字、运算数字,并给出数字结果的机器。 今天的电子计算机不仅能记录数字和运算数字,而且能处理数字以外的信息。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能同时呈现图、文、声、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以及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能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32,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是指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文字、数值之类的信息,而且能处理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信

16、息。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把视频、音频等媒体与计算机系统融合起来,并由计算机系统对各种媒体进行数字化处理的一个复杂的硬件、软件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方式,使计算机由办公室、实验室中的专有品变成信息社会的普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训练和家庭生活娱乐等领域。,3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4,(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是指利用计算机为媒体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 它代表一个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与此有关的还有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和CAT(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CAI课件有很多种类型,如操练与练习型、个别辅导型、模拟型、教学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对话型、交互式教育光盘型、电脑游戏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