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4682738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必 修 一,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考 情 解 读,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备 考 导 向,考 点 梳 理,(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第一,生产决定消费的_。第二,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第三,生产决定消费的_。第四,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第一,消费是生产的_。第二,消费调节生产。第三,消费是生产的_。第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考点剖析,对象,质量和水平,目的,动力,特别提醒: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从国家角度说,既要重视发展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重视引导消费需求,或刺激或抑制某些消费,

2、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2从生产者角度说,要重视生产过程,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提高商品竞争力;要重视消费环节,只有重视市场上的消费需求,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3从消费者角度说,既要继承优良的消费传统,又要与时俱进。改变落后的消费方式,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当扩大消费需求。,2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的意义: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的需要。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第一,要牢牢扭住_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二,全面提高_,包括

3、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第三,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_。第四,必须全面深化_。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矛盾,经济建设,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和创新,改革,(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_。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_,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_地位。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国有经济:指由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2)国有经济

4、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上。,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根本经济特征,主体,社会全体劳动者,支柱,控制力,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_和外资经济等。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_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_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

5、进_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私营经济,市场经济,多层次,生产力,记忆小窍门 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巩固和发展,增强国有三种力;非公经济要引导,鼓励支持激活力;三公竞争受保护,平等使用各要素;毫不动摇再完善,各种经济平等管。,【易错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分析: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但是,生产不是消费的目的,恰恰相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易错2】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因此,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分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

6、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但是,消费最终是由生产决定的,是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易错辨析,【易错3】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分析: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健康的、合理的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 【易错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分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

7、济制度的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易错5】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分析: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非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易错6】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分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所有制结构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不平等,其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作为平等的市

8、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地位平等。,【易错7】股份制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分析:股份制以资本联合为基本特征,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一般属于混合所有制,至于它的性质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它的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如果国有或集体经济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如果私营或外资经济控股,就具有明显的非公有性。随着我国对国有经济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易错8】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 分析: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基本特征,是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易错9】我国农村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分析:根据我国法律,我国城市的土地

9、归国家所有;我国农村的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是集体所有制。 【易错10】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个体经济 分析: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农业基础设施仍归集体所有,农民对承包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此,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所有制形式仍然是集体所有制。,【易错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分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易错12】个体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分析: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

10、基础,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核 心 突 破,1全面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从根本上讲,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表现在四点:,核心考点一:生产与消费,(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表现在四点:,(3)结论:生产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但不能认为二者相互决定。因此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2发展生产力的依据与举措,特别提醒: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

11、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2供给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2)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供给侧改革就是从这些战场发力,让资源从产

12、能过剩产业流动到有高需求的新兴产业去。,(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说到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按照市场导向的要求来规范政府的权力。,图解,命题点1 关于重视发展生产的考查 命题揭秘:发展生产是人们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性活动,它不仅对人们的生活,而且对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高考题中也时有对此知识的考查。一般是从生产对人民生活消费的决定性作用角度考查,以选择题居多,可以选用经济生活中某项生产活动作为背景素材,以体现说明类或原因意义类形

13、式考查生产的作用;或从生产对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作用角度考查,偶尔考查大力发展生产的措施。,典题 1,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解析 通过设问可以看出,应主要从消费和产业发展两个角度阐释生产的作用。从消费角度看,

14、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高的问题,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以发挥新能源汽车碳排放低的优点,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可以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可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答案 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5、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答案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通过供给侧改革,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发挥价格

16、对供给的调节;通过竞争提高效率,促进创新;通过优胜劣汰,淘汰过剩落后产能,改善供给结构。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供给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解析 通过审题,确定此问答题范围为经济生活,题型为原因类主观题。此问答题范围较为笼统,需要考生仔细审读材料,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寻找到对应知识要点。材料中“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材料中“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和国家在加强宏观调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