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669797 上传时间:2018-09-1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推拿手法总论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拿学基础-总论,一 概述,何谓“推拿”?,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 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专门的手法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手”法,哪些部位可用以施行手法?1 手:手指、 大小鱼际、手掌、手背; 2 前臂、肘; 3 足:足掌、足跟。,人体分部及其特点,头项部; 胸腹部; 腰背部; 四肢部。,二 常用经络腧穴,十二经脉概要,阴阳划分 三阴三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少阳、太阳。 经脉与脏腑 十二经脉,足太阳经常用部位及腧穴,1 委中穴及其下方; 2 承山穴周围;-颈腰椎病重点诊治部位,足少阳经常用部位及腧穴,1

2、 风市穴周围; 2 阳陵泉穴;-胁肋不适,屈伸不得。,足阳明经常用部位及腧穴,1 足三里穴周围; 2 上下巨虚穴间。-胃肠疾患重点诊治区,足太阴经常用部位及腧穴,1 阴陵泉穴; 2 地机穴周围; 3 三阴交穴周围;-消化病重点诊治区。,足厥阴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太冲穴周围;-情志病重点诊治区。,足少阴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太溪穴。-肾病重点诊治区,手太阳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后溪穴-颈椎病,手少阳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外关穴周围;-胁肋不适。,手阳明经常用部位及腧穴,1 手三里穴周围; 2 合谷穴。-头面颈部疾患,手太阴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尺泽穴下方。-呼吸病诊治区,手厥阴经常用部位及腧穴,内关穴。-心、胃病

3、诊治区,胸部常用腧穴,1 膻中穴; 2 中府穴周围。-呼吸疾患重点诊治区,腹部常用腧穴,1 上、中脘穴周围; 2 肚脐周围; 3 天枢穴。-胃肠疾患重点诊治区,腰背部常用腧穴,1 督脉; 2 足太阳经第一侧线; 3 肩井穴周围; 4 天宗穴周围。-诸脏腑疾,三 常用诊断方法,望,神 色 形:胖瘦强弱;病形(如关节肿、变形);强迫体位(如落枕、腰扭伤)。 态:运动受限。,切,1 压痛; 2 结节条索; 3 肌肉强硬、痿弱; 4 脉。,四 推拿手法分类,六类分法,根据各种手法动作的形态,归纳成为摆动类、摩擦类、提拿类、按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六类手法。 摆动类:滚法、揉法、搓法; 摩擦类:摩法

4、、擦法、推法; 提拿类:拿法、捏法; 按压类:按法、点法; 叩击类:拍法、击法; 运动关节类:抖法。,五 推拿手法操作要求,手法的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以达深透。,持久,一是指手法要持续运用一定时间,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 二是指手法在某一具体部位操作时,应该维持一定时间,使该部位产生感应(得气),切勿不停地乱移动操作部位。,有力,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包括固定部位的压力和操作过程中运用的功力。 有力是前提,应根据治疗的对象、病症的虚实、施治的部位和手法的性质来决定力量的大小。,均匀,指动作频率要有节奏而协调,不要时快时慢;用力要稳,不可忽轻忽重。,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柔和不是柔软无力,而是不要用滞劲蛮力或使用突发性暴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