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4510525 上传时间:2018-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专题1 第4课时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课时课时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一、传统发酵技术中主要菌种的比较 发酵技术所用菌种结构生殖果酒发酵酵母菌真核细胞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果醋发酵醋酸菌原核细胞二分裂生殖 腐乳发酵主要为毛霉真核细胞孢子生殖 泡菜发酵乳酸菌原核细胞二分裂生殖 训练 1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上看( ) 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 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 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 训练 2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制作果酒时,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无氧状态,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B果醋发酵时,要保持充足的氧气 C毛霉是唯

2、一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 D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不能用于生产酸奶 二、常用发酵技术比较 菌 种 及 其 生 活 方 式重要反应发酵条件实验流程图操作提示果 酒酵 母 菌 兼C6H12O62C2H5OH2C O2温度: 1825, 最适温度为 20挑选葡萄冲洗榨汁 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果酒 果醋选材和材 料;防杂 菌污染; 控制发酵性 厌 氧 型pH:4.05.8 氧气:先通 O2,然后控制 无 O2果 醋醋 酸 菌 好 氧 型C6H12O62C2H5OH2C O2;C2H5OHO2CH3 COOHH2O温度: 3035氧 气充足条件;正 确使用发 酵装置腐 乳毛 霉 需 氧 型蛋白质多肽、氨蛋白酶

3、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酶脂肪酸温度为 1518, 此温度不适于 细菌、酵母菌 和曲霉的生长让豆腐上长出 _ _密封腌制防杂菌污 染;控制 盐、酒、 辛香料用 量;控制 前、后期 发酵条件泡 菜乳 酸 菌 厌 氧 型C6H12O62C3H6O3能 量防止杂菌污染; 密封严密选择气密 性好的泡 菜坛;控 制腌制条 件训练 3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发酵 过程中果醋、果酒、腐乳、泡菜所用的菌种依次为 _、_、_、_。在制果醋、果酒、泡菜时,发酵过程中对 氧气的需求分别是_、_、_。在制果酒的发酵过程中,为了检验发 酵液中有无酒精生成,要用_进行检验,若有酒精存在,

4、将出现_;在制作 果醋的过程中,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_或用 pH 试纸鉴定;在制作泡 菜的过程中,刚开始由于某些微生物的作用,可将蔬菜中含有的硝酸盐还原为_, 为检测泡菜中_的含量,我们一般用的方法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 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色染料,再与 标准显色液进行对照,可大致估算出_的含量。一、选择题 1关于果醋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都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酒精转变成醋酸 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加

5、入醋酸菌就可以了 2下列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消毒 C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 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3如下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的醋酸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影响,试 问呼吸曲线 a、b、c 分别代表( )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 C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 D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 4下列关于检验发酵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 pH 试纸测定 C泡

6、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B含水量大于 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C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6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 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繁殖。下面 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微生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 B在发酵初期,泡菜坛内密闭的发酵

7、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由于乳酸量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D发酵后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7对泡菜制作过程中,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含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初期并无乳酸菌的存在 B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 C腌制后期乳酸菌含量会急剧下降 D腌制的全过程乳酸菌的含量不变,活性不同 8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 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 CO2之和与它们消耗的 O2之和比为( ) A11 B30 C60 D43 二、简答题 9下面是有关食醋和泡菜制

8、作的实验。请回答: (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 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加入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_(填中间产 物),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这一过程可用_(填淀粉指示剂)来检测,因为该试 剂遇淀粉呈蓝色,遇上述中间产物呈红色。 第二步:用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 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 _。 第三步:用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氧气。 (2)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 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_色化合物。进行样品测定时,还

9、要取等量水进行 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 10泡菜是我国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 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后者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 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选 1、2、3 三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 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 的亚硝酸盐含量;封坛,并置于 1520环境中;以后每隔 4 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 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 16 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单位:mg/kg封坛前第 4 天第 8 天第 1

10、2 天第 16 天1 号坛0.150.60.20.10.1 2 号坛0.150.20.10.050.05 3 号坛0.150.70.60.2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置的 3 个坛的目的是 _ _。 (2)实验中 3 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_ _(举 出一种即可)。 (3)仔细分析上述主要研究步骤,发现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设计思路是 _ _。 (4)试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根据曲线得出结论: _。 第第 4 课时课时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 专题整合 训练 1 D 制作果酒和腐乳的主要

11、微生物酵母菌和霉菌是真核生物,制作果醋和泡菜的醋酸菌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训练 2 B 要提高果酒的产量,首先要增加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所以,果酒发酵的前期先通入氧,促进酵母菌的繁殖。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二、毛霉 加盐腌制 加卤汤装瓶 训练 3 醋酸菌 酵母菌 毛霉 乳酸菌 有氧 无氧 无氧 重铬酸钾 灰绿色 品尝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 对氨基苯磺酸 玫瑰红

12、亚硝酸盐 达标测试 1C 醋酸菌和酵母菌发酵的区别在于前者需氧,不产生二氧化碳,而且两者发酵的最适温度不同,当由果酒变成果醋时,除通入氧气和加入醋酸菌外,还必须调节适宜的发酵温度。2B 发酵过程中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的纯种,整个发酵过程不能混入其他微生物(称杂菌),一旦被杂菌污染,将导致产量大大下降,甚至得不到产品。榨汁机清洗干净,并晾干,发酵瓶清洗,并用 70%的酒精消毒,都是为防止装置上的菌种进入发酵液;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的菌种进入;发酵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可阻挡外面空气中的菌种进入发酵液。3A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分别为兼性厌氧菌、好氧菌和

13、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随氧气浓度增大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有氧呼吸逐渐增强,导致总的呼吸强度先下降,后上升;好氧菌随氧气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逐渐加强;厌氧菌随氧气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4D 酒精与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呈现灰绿色;醋酸使溶液 pH 下降。泡菜制作过程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用比色法测定,但不能用品尝法测定。5B 含水量在 70%左右的豆腐适于做腐乳,是因为易成型、有利于毛霉的生长繁殖;含水量过高,腐乳不易成型。6D 在发酵初期,营养物质较丰富,乳酸菌的数目增加较快,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种内互助;另外,初期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因此,A、B、C 三项均正确。在稳定期,细菌的分裂速率下降,死亡 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加,因此,泡菜坛内各种微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7B 泡菜的制作是利用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代谢,将糖类转化成乳酸,因此发酵初期就有乳酸菌,由于发酵条件的变化,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