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422225 上传时间:2018-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四)摘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13(4)摘要YS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 A3314 育性转换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宋喜悦 胡银岗 马翎健 李宏斌 何蓓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摘摘 要要 研究了 YS 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育性转换的有关生理生化机制。对 YS 型小麦温 敏雄性不育系 A3314 在拔节至散粉期给予日平均温度 175 和 220 处理,并测定其 不同发育阶段脯氨酸及其活性氧代谢的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A3314 的脯氨酸含量在日平均温度 220 处理条件(可育条件)下明显高于 175 处 理 (不育条件) ,且日平均温度 220

2、条件下的脯氨酸含量变化与其同型保持系 TSP3314 基本一致;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在可育条件下,YS 型小麦温敏不育系 A3314 的育性转换过程中伴随着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与该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关键词 小麦;YS 型温敏雄性不育;育性转换;脯氨酸;丙二醛粗山羊草抗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及抗病基因标记的研究张海泉1 马淑琴2(1. 河北经贸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家庄 050061; 2. 云南省农科院 粮作所,昆明 650205)摘摘 要要 为将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抗白粉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用普通小麦与

3、粗山 羊草配制杂交组合,利用 SSR 标记技术结合 BC1F2 分离群体对目的基因进行了遗传作图。 结果显示,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不能正常结实,进行幼胚拯救可获得组培苗,成胚率 达到 922;矮败与 Y215 杂种 F1 自交不育,与普通小麦回交可正常结实,但 BC1 自交 结实率极低。进一步对矮败Y215 杂种后代进行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粗山羊草 Y215 含 有一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并分别在杂种后代 BC2F1 和 BC1F2 中获得了细胞学稳定且与 供体亲本一致的抗白粉病植株;应用 SSR 标记和分离群组分离法,分析与其连锁的引物位 置,将其定位在 3DS 染色体上,暂时命名为 PmY

4、215。说明来自粗山羊草 Y215 的抗病基 因已通过遗传重组导入普通小麦中,分析 PmY215 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和抗病性特征, 认为 PmY215 是一个新的显性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并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研究发现 的粗山羊草 Y215 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 PmY215 是一个新的基因。 关键词关键词 粗山羊草;普通小麦;幼胚拯救;远缘杂交;抗白粉病基因华北平原水氮优化条件下不同种植制度产量、水氮利用及经济效益分析 刘 明 陶洪斌 王 璞 吕丽华 张雅杰(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摘摘 要要 为解决华北平原当前冬小麦夏玉米

5、一年两熟制水资源供求不平衡和氮肥残留过高 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在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中部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站设置了水氮优化 措施下 3 种种植制度: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制 和春玉米一年一熟制轮作体系,2 年的大田对比试验,以在同一水氮供应标准下对不同种 植制度的产量和水氮效应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制有较高的物质生产能力,2 年总产量为 28 78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但耗水量过大,仍 有 271%的耗水需由地下水补充,氮肥利用效率仅为 78 kg/(kg/hm2),显著低于其他 2 种 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制减少了总耗水量,生

6、育期内降雨满足可满足总耗水量的 892%, 但 2 年总产量仅为 15 775 kg/hm2,总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入较一年两熟制分别减 少 27.3%、30.7%和 57.2%,氮肥利用效率提高 98.7%;两年三熟制产量为 22 130 kg/hm2,生育期内降雨量可满足总耗水量的 80.4%,总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纯收入较 一年两熟制分别减少 12.0%、15.8%和 21.9%,氮肥利用效率提高 32.1%,能够兼顾粮食 安全和环境效应,相对而言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选择。本试验中硝态氮残留量受气候条 件影响较为显著。春玉米的高产栽培条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 种植制度;

7、水分平衡;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经济效益豫北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短期效应赵 鹏1, 2 陈 阜1(1.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河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 450002)摘摘 要要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利用、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于 2006-2007 年生长 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配 施氮肥的冬小麦植株氮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均呈“前低后高” (以抽穗为界)的趋势,这种 变化动态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与单施纯氮 90、180、270

8、和 360 kg/hm2 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同量氮肥氮收获指数(NHI)分别提高了16.7%、13.4%、9.1%、6.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 0.58%、3.79%、3.35%、2.27%;籽粒产量分别增产了 7.7%、8.4%、11.0%、10.2%; 减少小麦收获后 0200 cm 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幅度为 6.7131.9 kg/hm2。初步研究 表明,秸秆还田短期内提高了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改善了籽粒品质,减少了 0200 cm 土层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豫北秸秆还田配施纯氮以 180270 kg/hm2 为宜。 关键词关键词 秸秆还田;化学氮肥;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

9、产量;土壤硝态氮残留京白梨与鸭梨雄配子体发育特性的比较及其花粉败育的研究高 芳1 万 勤2 张素丽1 于兆海1 胡建芳1(1. 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 新疆建设兵团 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2)摘摘 要要 探讨了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低的原因。用石蜡切片等技术对京白梨和鸭梨雄配子体发 育以及花粉败育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京白梨花药大小、花药重以及每朵花中的 花药数略低于鸭梨;花粉染色率两者之间差异不大,而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为 2319%,鸭梨 为 5877%,京白梨明显低于鸭梨。京白梨和鸭梨在雄配子体发育特征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京白梨雄蕊

10、发育的各个阶段都观察到了不同类型的发育异常,即不能形成正常的小孢 子母细胞、花药发育异常、绒毡层细胞不退化或退化不及时、形成少花粉的花粉囊或空花 粉囊等,同时在大量切片中很容易观察到绒毡层发育异常类型。据此推断京白梨雄蕊败育 类型属于花药退化型和绒毡层发育异常型,并认为造成京白梨花粉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可 能是绒毡层细胞发育的异常。关键词关键词 京白梨;鸭梨;雄配子体;花粉败育;花粉萌发率;绒毡层细胞柿树乙醇脱氢酶在果实发育期及不同器官间的分布特点刘朝蓬1 郑仲明2 李 宝1(1.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2.北京市房山区林业局 林果站,北京 102400) 摘摘

11、要要 为研究不同类型柿果实的脱涩与乙醇脱氢酶(ADH)之间的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法,对 4 种类型的 5 个柿品种不同部位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 ADH 进行了同工酶 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的果实中,不同脱涩类型柿果实的 ADH 均表现 2 条谱带,完全 甜柿和不完全甜柿果实的 ADH 酶带谱型一致,不完全涩柿果实的 ADH 酶带中独有一条更 靠近负极的谱带,而完全涩柿中则没有检测到 ADH 同工酶带;果实发育过程中,2 个完全 甜柿出现酶带的时期较早,分别在 7 月中旬和 8 月中旬,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涩柿则在果 实发育后期(8 月底和 9 月中旬)出现酶带,而完全涩柿果实从始至终都

12、没有出现 ADH 同工 酶带。不同器官的 ADH 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在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 5 条 ADH 同工酶谱带,其中酶带 b、酶带 d、酶带 b 和 c 分别是柿果实、叶片、枝皮的特征性 酶带,说明 ADH 同工酶具有器官特异性。本试验初步研究了柿果实发育过程中 ADH 在不 同器官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 ADH 在柿不同脱涩类型果实脱涩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 关基因表达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柿;乙醇脱氢酶;同工酶;脱涩;器官线辣椒果实中几种营养物质和 CAT、POD 活性的变化规律赵海燕 赵尊练 巩振辉 杨广君 郭建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园艺植物种质资

13、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摘摘 要要 为确定不同加工目标线辣椒果实的最佳采收时期,探明果实品质变化的生理机制, 以线辣椒品种(系)陕椒 2006、L6、L3-2 和 2005-2 共 4 个品种为材料,测定了果实发育 期间相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 个品种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果实中的 VC 和干物质含量(质量分数)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红熟期达到最高;蛋白质和可 溶性总糖含量则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 1623 d)有一下降过程,以后又上升,最终也在 接近红熟时达到最高。红熟期 4 品种的 VC 含量分别为 170.340、175.898、200.99

14、6 和173.944 mg/100g(FW) ,干物质含量分别为 12.853%、12.647%、12.873%和 15.455%, 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35.069、39.379、34.291 和 37.849 mg/g(FW) ,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 为 27.111、28.125、25.508、26.974 mg/g(FW) 。2)辣椒素总的变化趋势是,幼果期 (花后 1623 d)含量很低(4 品种分别为 3.69、15.15、7.86 和 13.65 mg/g(DW) ) ,并 且增长缓慢,开花 23 d 后迅速增长,花后 2337 d 的平均日增长量达 2.082(陕椒 2006)5.

15、706 mg/g(DW) (L3-2) ,绿熟期(花后 3744 d)达到高峰(4 品种分别为45.408、55.072、87.994 和 83.734mg/g(DW) ) ,随后平缓下降。因此,制做干辣椒或辣 椒酱的线辣椒,其最佳采收期为红熟期,在此期间红色素及其他营养指标都到最高值;以 提取辣椒素为目的的线辣椒,其最佳采收期则为绿熟期。3)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是果 实发育前期较高,中期较低,后期又升高(花后 16、37 和 58 d,4 个品种的 POD 活性分别 为 3264、1623 和 1629 g/(gh))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是开花后 16、30 和37 d 较低,2

16、3、30 和 37 d 之后较高。POD 和 CAT 活性总体上均与辣椒素含量呈负相关。 关键词关键词 线辣椒;维生素 C;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干物质;辣椒素;POD;CAT;变化规 律百合叶片总 RNA 提取方法比较及优化尹 慧 陈 莉 李晓艳 陈秋明 义鸣放(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摘摘 要要 为筛选出适合百合叶片 RNA 提取方法,以铁炮百合白天堂组培苗叶片为材料, 比较了改进的 CTAB、SDS 及传统的 Trizol、CTAB、SDS 方法提取 RNA 的效果。结果表 明:不论传统及改进的 SDS 法和 Trizol 法均不能有效去除百合叶片组织中的多糖、蛋白等 杂质,传统 CTAB 法提取 RNA 存在 DNA 污染。针对百合叶片组织富含多糖多酚的特点, 改进了 CTAB 法,采用醋酸钠及无水乙醇去除多糖, 酚/氯仿反复抽提去除蛋白,DNase 去除 DNA,LiCl 有效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