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327964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析渗透在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 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个物种从众多的物种当中脱颖而 出,成为万物之灵长。演化的结果显示,这个被称作人类的物种, 正是凭借其特有的意识能动性的优势,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意识 是人类存在的中心事实,其他物种靠适应自然的本能生存,而人类 却具有管理自身本能的能力。人不仅能够适应外部环境,更重要的 是人能够处理各种信号并按照自身的愿望指挥和控制各种进程,从 而改造外在的环境。人常常对外部世界产生惊异与好奇,这是人类 的本性,这种本性使得人类得以产生认识世界的动力。人类这一物 种其实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统治整个世界,但人又常 常受到自身的困扰而无法自拔。

2、可见,最值得惊讶的恰恰是人类本 身。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即人性如何? 这是人学领域的一个根本 问题,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文的目的只是想从指挥与控制这一 特殊的角度来看看人性。一、相关概念的澄清本文虽然无意完整揭示人性之谜,但是为了从指挥与控制的 方位探讨人性的一个小小侧面,就必须对此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作出 必要的澄清。追本溯源,我们可以从性这个汉字出发。生于心者谓 之性,性是心和生的组合,性是事物核心的存在状态,古人造字时 就已经完成了对一类事物的抽象。荀子正名篇里讲生 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即性表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样子,而且已经有 了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意涵,在这个意义上西文 SEX 也表示同样的

3、 意思。万物各从其性,之所以能够区别是在于其性各不相同。广 雅上直接讲性,质也; 唯物辩证法讲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的内在规定性。可见,探讨事物性质的前提都是此物和他物的区分。 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容易理解的莫过于人类两性意义上的性,它把人 区分为两大类,区别之明显、感受之强烈莫此为甚,因为这种感觉 直接来源于人的生理性本能。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 包括男性女性) ,自然有其整体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性,也就是人性。何谓人性? 依据上述对性字本身( 而非人类两性) 的考察, 人性即人类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规定性 的总和。马克思在 1845 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

4、人 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的总和仍然是一种对人性的概括和抽象。其实 对于这个概念的抽象相对容易,关键在于把握其具体的内容,这是难点所在。之所以难是因为任何事物的性或质的规定都是复杂和多 样的,而非简明的和单一的。千古所争的所谓人性本善抑或人性本 恶也还只是在某一方面的片面抽象,绝非人性的全貌。本文想要探 讨的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指挥与控制行为,也只是人性之中极小的一 个侧面。何谓指挥? 指挥一词从字面上讲就与手势旨意和军队有着密 切的关系。我们不难合理地猜想,指挥的原始含义即是一个相对有 能力的人通过手势把自己的旨意传达给他的军队,并要求军

5、队遵照 执行的过程。这个含义直到今天仍然十分传神,只是所要指挥的对 象,已大大超出了军队的范围。何谓控制? 从字面上看,控即让手掌不空,使其对象无法逃 出手掌而自由活动,而制则含有用刀加工使其成为某种东西的意思, 这里显然是制造的最原始含义。可见对控制形象的理解应该是掌握 中的某个对象按照主体的意愿保持或改变成新的客体的过程。从概念上考察,指挥和控制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又有着密切 的联系。指挥体现、表达、传递意图,通过控制达到目的; 控制作 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只有接受了指挥命令才有意义。从人性的角度讲,指挥与控制应当属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畴。 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属性( 如生存和繁衍) 自然不是人

6、性的特色, 人类特有的属性才是特有的人性所在。在其现实性上,人性体现在 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二、人类社会关系中的指挥与控制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得出了一 个极其重要的结论: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他指出: 劳动的发展必然促 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 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 可以认为,此时人的意识尚处于自发阶段,距离其他动物( 比如狼 的协作) 并不遥远。但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语言,首先是劳动, 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 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 后者和前者虽然十分

7、相似, 但是就大小和完善的程度来说,远远超过前者。在脑髓进一步发展 的同时,它的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发展起来了。 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由此可见, 劳动是人和动物相区分的起点,而社会的形成就是人类远离动物世 界的标志。社会,汉字本意是指特定土地上人的集合,能够自发地集合 在一起的动因,是在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劳动,劳动 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种交往,而交往的总和就构成了所谓 的社会关系。我们仔细考察这种交往的过程就会发现,人的活动具 有了很强的目的性,这种现象不同于靠适应自然的本能

8、生存的个体 或群体活动的其他动物,即人类社会的组织行为明显地不同于自然 界的自组织行为,区别在于人的活动具有指挥与控制的特点。这种 作为人类特有活动的特征,普遍存在于政治、经济、教育、卫生和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即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指挥与控制问题。一 支乐队没有指挥和对乐器的操控,就演奏不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建 筑工地离开了指挥和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就盖不起高楼大厦; 就算 是教师上课离开了指挥与控制也会乱成一锅粥。由上述可见,社会在形成的过程中就没有离开过指挥与控制, 由人生成而人又深陷其中的社会关系又反过来规定了现实中的人。 决定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 形成的

9、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和非生产过程中的人际交 往关系。社会关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无所不包,无处 不在,可以说,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社会关系这个 范畴。人的本性即人性就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当然这 种规定并非是简单的线性加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我们可以从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两个方面来探讨。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 的关系。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 社会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 式,产品的分配形式,

10、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地位和相互关系。显然, 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须臾都离不开指挥与控制,这一点我们每一个 人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就已经把同样是人 的人们分成了不同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的人,为了获取更多的剩 余价值,就需要组织有效率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这些人就 天然地成了管理( 指挥和控制) 者。反之,失去了生产资料的人们, 无论其是否情愿,都必须变为听从指挥和接受控制的对象。从以上对生产关系的考察能够看到,每个人都处于指挥和控 制的链条之中。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 上的上层建筑则更体现出人性中指挥与控制的特征。上层建筑中的 社会意识形态代表了指挥与控

11、制的总的指令,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 律制度和设施则是落实指挥和实施控制的保证。没有任何人能够置 身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外。所以主要由生产关系所规定的人性 中必然渗透着指挥与控制的因素。就是在非生产过程的日常人际交 往中,指挥与控制行为也是如影随行。比如人们日常交往所形成的 各种交际圈子必然伴随着一定的( 有可能是松散的) 组织形式,最 小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就是家庭,而只要是组织的行为就离不开指挥 与控制。所以,仔细考察人的社会性,我们就能够从一个侧面看到 人性中指挥与控制的存在。三、追求自由之人性中的指挥与控制人有自由意志,所以追求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性。在最原始的 意义上,自由是不违背主体意志或主

12、体行为未受到限制时的状态。 被迫做某件事,人们往往会感觉不自由、很痛苦,尽管事后还可能 很受益。典型的例子是家长追着喂孩子吃饭,老师给学生布置额外 作业,上级给下级交代附加工作等。还有一个事例特别明显,就是 人们为评职称而写文章,这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写的文章,自然不 是什么好文章。吃饭、写作业及干工作或写文章,对人的发展应该 都是有好处的正事儿,但任何事只要变成了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 人们就会马上感到不自由。追求自由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实现自由则有客观标准。如果 实现自由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么追求自由就不构成现实的人性,自 由只能停留在虚幻的想象中。于是,我们就必须对自由作出非常认 真的界定。在这

13、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应该成为我们讨论问题的出 发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由的经典定义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 客观世界的改造。这个定义的逻辑暗示,正在于人的行为不可能摆 脱一切限制,关键在于只有认识到各种( 必然) 限制,才能摆脱其 限制。鉴于本文所聚焦的指挥与控制,我们就是要看看在追求自由 的人的所有活动中,指挥与控制的必然性存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感觉: 正事常常不想干,而游手好闲( 跟着感觉走) 好像很自然。游手好闲的实质其实就是自我指挥失灵, 跟着感觉走的极端情形就是跟着诱惑走,再极端一点儿,就是上瘾。 上瘾其实就是对于短暂感官快乐的依赖,心瘾是这种感觉的反应。 任何上瘾的事都有即时而强烈

14、的快感,以至于人们都顾不上以后会 有何种后果了,虽然有时也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即片时的快乐要以 长时间的痛苦为代价。事情过后回复平常,再遇到相似的环境,期 待的快感又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对人本身形成了控制。这种状 况循环往复,成为一种隐藏着的病( 注意瘾字的写法) 。在上瘾的 领域,黄赌毒之瘾危害最巨,烟、酒、游戏次之,瘾是时间杀手, 其余五花八门,因人而异,都是活在当下,不计后果。我们从另一 个角度来看,上瘾恰好是一种受到外力深度控制时( 身不由己) 的 状态,开始是对自由的极大透支,结果又是连续性地失去自由,陷 于无法自拔的受制境况。于是我们看到,追求自由就必须了解必然,我们不去滥用自 由

15、就会获取更多的自由。一般来说,工作和学习都是人需要完成的 任务,都有需要人克服的困难,必然性地要求人要有一种强有力的 自我指挥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自胜者强) ,运用这种能力, 也就暂时违背了人( 追求) 自由的天性,但这却是以一时的不自由 来换取达到一个有价值目标时的更多的自由。在指挥与控制的维度上,我们也可以寻找由外到内的途径, 从而在自由的状态下达到目的。比如教育孩子,家长们经常有一个 共同的经历,就是孩子不听话,越让干的越不干,不让干的偏要干。 所谓逆反,就是对抗束缚,争取自由的表现。那么,如何在指挥与 控制的博弈过程中实现更多的自由呢? 答案仍然是要认识自由与必 然的关系。家长和

16、老师,对于教育对象就可以用诱导和赏识的办法, 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自身追求的自由。反之, 作为孩子、学生或下级其实也是可以调整心态的。比如可以给自己 一个心理暗示: 不是你要让我干,而是我自己就想干。在大多数( 极 端另论) 情况下,只要你愿意,是可以获得这种自由的。如果采取 了对抗的方式,碰到的又是非干不可的事情,这时被迫感就增强, 就不自由,像受到了奴役。一件事情,两种心态,结果却有天壤之 别。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自由显然是在个体与环境、个体与自己的 主观意志的意义上界定的,这样看来指挥与控制行为正体现在追求 自由的人性当中。四、看人性的微观视角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出了下面这段 话: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 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 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 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的视角显然是争取人类 的彻底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