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54286820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自然环境,复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和有关资料,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3.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一.地形地势 1.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为主,山区面积广大(各种地形比例) 2.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阶梯概况:第一级4000米以上,第二级1000-2000米,第三级500米以下 (2)阶梯界线 (3)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我国地势特征,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000,1000-2000,500,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中 国 三 级 阶 梯

2、 分 布 图,4000米以上,1000米2000米,500米以下,二.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脉: (1)东西走向三列: (2)东北-西南走向三列: (3)西北-东南三列: (4)南北走向: (5)弧形山脉: 2.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 (2)四大盆地: (3)三大平原: (4)三大丘陵:,天山,阴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台湾山脉,大兴安岭,武夷山,长白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贺兰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小兴安岭,六盘山,四大高原,确定四大高原的位置,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 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

3、木盆地,四川盆地,2、盆地,三大平原,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3、平原,三大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级阶梯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概况,三.气温和降水 1.气温分布 (1)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2)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降水的时空分布 (1)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3)干湿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秦岭,淮河,张家口,兰州,四.气候的基本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

4、性气候强:,五.长江 1.我国第一大河 (1)长度最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干流流经11省区 (2)上中下游分界:宜昌、湖口 2.黄金水道 (1)宜宾以下四季通航(2)通航里程长,可江海联运,航运价值高 3.开发与治理(1)水能丰富:可利用的水能占全国的1/2 (2)防洪减灾:三峡工程、荆江治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长江流域,长江干流纵剖面图,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长江干流处四川宜宾以下即可通行轮船,支流可以通航的水道共有3000多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三分之二,货运量占60%,能实行江海联运

5、。,六.黄河 1.我国第二长河(1)全长5464千米,干流“几”字形,流经9省区(2)上中下游分界: 河口、旧孟津 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1)泥沙主要来源:黄土高原 (2)产生的原因:黄土质地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暴雨集中,中游地区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3)危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3.治理与开发(1)防洪: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2)水能开发:集中在上中游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等 (3)灌溉和城市供水:“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引水灌溉;引黄济青、引黄入晋,1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

6、的是,2.有关四大高原的表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沟壑纵横B.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C.黄土高原地形崎岖D.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3.某山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东侧是黑土肥沃的大平原,这座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巫山 D.雪峰山 读中国地形图,完成46题。,4.图中、山脉分别是 A.阴山、大兴安岭 B.阴山、天山 C.南岭、雪峰山 D.阿尔泰山、祁连山,5所在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6.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 B. C. D. 7.我国纬度最低,发展农业条件最好的盆地是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7、D.四川盆地,8.关于山区的开发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交通发展 B.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 C.山区有利于发展林牧业和采矿业 D.山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9.下面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A B C D 10.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的角度你认为这里的“春风”应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海陆风 D.西北风 12.下列选项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A.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雨热同期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3.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

8、润地区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1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月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15.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A.西藏、云南 B.青海、四川 C.山西、山东 D.湖北、湖南 16.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疏浚航道 B.发展灌溉 C.防洪 D.沿岸绿化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1720题,17.长江之歌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 东海 B. 唐古拉山脉 渤海 C.唐古拉山脉

9、东海 D. 巴颜喀拉山脉 渤海 18A河在G城流入长江,A河是( ) A.雅砻江 B. 岷江 C. 嘉陵江 D. 汉江 19长江洪灾多发江段位于( ) A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河口 20. 图中M水利工程枢纽是( ) A三峡 B.葛洲坝 C.小浪底 D.三门峡 2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东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南海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 A.长江上游的特征B.长江中游的特征C.长江下游的,特征 D.长江荆江河段 23.著名的“地上河”位于黄河的 A.源头 B.上游

10、C.中游 D.下游 24.下面关于长江、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B.长江、黄河的下游部位于东部平原区 C.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 D.水能资源丰富是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共同特点 25.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C.由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6.读中国山脉图,回答有关问题: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 高原 盆地 平原 平原 (2)与之间的山脉是 山脉,与之间是 山脉。 (3)盆地处于我国第二阶梯,该地区以 气候类型为主。 (4)高原与盆地的分界线是 山脉。 (5)图中

11、两条河流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省。 (6)“我国绝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生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请从地形方面分析形成东部地区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号码代表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上的山脉名称 , , 。 代表 季风,代表 季风,它们分别来自 _洋和_洋。 图中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 ,其主要原因是_ 。 (4)我国季风气候非常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很大 B.海陆热力差异 C.地形因素的影响 D.地势西高东底的影响 (5)一个人外出旅游,本来装满一旅行袋的衣服大都被穿了,此人旅游的路线最有可

12、能是( ) A.哈尔滨武汉 B.武汉乌鲁木齐 C.拉萨哈尔滨市 D.海口哈尔滨,28.读下列长江流域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地:A B (2)主要支流: (3)湖泊: C D (4)重要港口城市:E F GH (5)重要水利枢纽工程:L 。,29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黄河的主要支流名称:m n 。 (2)填写水电站的名称:A B C 。 (3)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 。 (4)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地形区)。 (5)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 (6)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 。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