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286651 上传时间:2018-09-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1)(甲) 劝学第二段(乙)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淘米水,引申为脏水,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1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 B而闻者彰彰:清楚C 而绝江河绝:断绝 D其渐之滫渐:浸1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

2、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吾尝终日而思矣而编之以发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系者然也C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D 善假于物也生于高山之上1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分)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中正也。(3 分) (二)阅读师说一、二段,完成18-22 题。 (17 分)1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无贵无贱无:没有 B犹且从师而问焉犹且:尚且、还C其皆出于此乎其:通“岂” ,难道。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是,就是19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2 分) 其为

3、惑也终不解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来源 : 学. 科 . 网A 与不相同,与也不相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 与相同,与不同 D 与不相同,与相同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 分)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1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第一段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 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

4、比,层层深入, 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2 良风气。D 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22 “其皆出于此乎”中“此”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 分)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 分)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2)阅读师说 ,完成 69 题。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2 分)无长无少 _则耻师焉,惑矣_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

5、师之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隙也,则施施而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皆出于此乎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声呜呜然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老师的作用,进而论述了为什么从师和以什么人为师的道理;在韩愈看来,从师的标准是“道”,而非地位、年龄等。B作者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的士大夫与耻师的士大夫、“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等三组对比,揭示并批判了社会不从师的风气。C第三段,作者引孔子的言行作证,说明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老师和学生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可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D选文句式变

6、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使人心动。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 分)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3 题。(一) 劝学 2、 3段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 , 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 , 的(办法)3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9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

7、复挺者,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二)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 ,污水)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丙文:故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注:端而言,蠕而动。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11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形乎动静(体现) B其渐之滫(渐渐)C、不临深谷(靠近) D教使之然也(这样)12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B 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C 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D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

9、与内容的重要。13给甲文画线的句子用“/ ”进行断句。(2 分)小 人 之 学 也 入 乎 耳 出 乎 口 口 耳 之 间 则 四 寸 耳 曷 足 以 美 七 尺之 躯 哉?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4)阅读 劝学 ,完成710 题。4 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性格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8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蚓无爪牙之利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A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10、B两个“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D两个“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劝学中的“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文章的重点在于阐明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说明任何人都应当有步骤地不间断地坚持学习。B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君子应善于利用学习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的不足。C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是文章一个特点。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 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表现了荀子文章笔势雄健的特点。D文章为了论证学习的意义、作用

11、、方法和态度,劝勉人们努力学习,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这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5)阅读劝学 ,完成 22-25 题。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 :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 :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23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 B.登高而招C.臂非加

12、长也,而见者远 D.蟹六跪而二螯 24选出下面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5 (3)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4) 用心躁也。A 兴盛不能够藏身毛躁B 兴起没有用来 , 的办法托付毛躁C 兴盛无法托付浮躁D 兴起没有用来 , 的办法藏身浮躁2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B 劝学的“劝”是“勉励”的意思。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

13、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26、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6)阅读师说3 段,完成1517 题。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B师道之不复可知矣C彼童子之师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D今虽死

14、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1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师不必贤于弟子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 不拘于时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11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孩子读书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孩子读书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对那些只教孩子读书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 是无所谓的。6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并帮

15、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18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段文字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感叹、描写、叙述综合运用,字 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作者通过三个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圣人与愚人对比,士大夫、君子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文字是批判反面现象,从反面写起,目的在于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以纠正时弊。 高一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7)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216 小题。( 14 分。其中1 1小题,每题2 分。)甲:劝学 3 段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