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4167434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锡林郭勒职教中心2016-2017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 一、选择题 (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梭伦关于社会等级制度的改革() 实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真正平等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 政议政的途径动摇了贵族政治的社会基础为雅典民主政治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 B C D 2. 梭伦曾作诗说:“ (我)进退维谷,有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 这主要是因为() A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B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C财产等级制度的缺陷D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3.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述: “他(梭伦)创立了一个新 的

2、宪法,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 法律写在牌子上,牌子立在 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这些法律要 实行百年不变。”从材料中不能体现的法制特征是( ) A法律的普遍性B个人承诺等同法律 C法律的稳定性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 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 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 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 , ”梭伦在改革引入的“民主原则”体 现在( )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 职 组成“四百人会议”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 审员A B B

3、 C C D 5.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因为() A.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要求分享权利 6.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 治支持变法 7. 毛泽东早年曾评论道:“商鞅之法,良法也。 , 其法惩奸以保 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 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这里他认为变法“保 人民之权利”, 而商鞅变法实

4、际上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 A奴隶主贵族阶级 B农民阶级 C 新兴地主阶级 D奴隶阶级8.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9. 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 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 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 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B有利于中央 集权加强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延续了地方 传统文化 10. 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 公监造, “爰积十六尊(寸

5、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 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 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 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 11. 根据文献记载, 拓跋贵族“每有骑战, 驱夏人(汉人)为篱” 。 这反映了当时北魏() 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 C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 激化 12.魏书高祖纪记载:“诏曰: 今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 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因饥馑以弃业,或因灾 贫而流亡。仓廪不足,租调难持,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 可得哉? ”为改变这一局面,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 A推行均田制 B迁

6、都洛阳 C 设立三长制 D实行租调制 13.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是() A.北方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B. 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 趋势 C.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 D. 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 D.为了接受和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5.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增 强国家军事力量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 北方的经济得 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 16.

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 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 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 融合 17.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 募役法和力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 的相同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增加了政 府的财政收人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 B C D 18. 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 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农田水利法保甲法和保马法市易法和均输法改 革科举制度和太学A B C D 19.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 。中国宋朝王安石

8、变法措施之一。 青苗法的弊端有 ( ) 强制农民借贷遭到大地主的激烈反对利息偏高,加重 农民负担 触及官僚地主的利益 A. B. C. D.20.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的 措施是 ( ) A.青苗法 B.市易法 C.保甲法 D.农田 水利法 21.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威胁 C.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22.“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 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

9、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 增加财政收入 23.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 国王权的矛盾激化 C.世俗封建主要剥夺天主教的经济特权 D.资产阶级要求冲 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24. 下图是“卡诺莎之辱”的绘画,描述的是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 于1075年1月冒着风雪严寒, 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 “忏悔罪过”。这反映了当时 ( ) A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 B教皇是德意志权力中心 C罗马教权高于封建王权 D “开明君主”统治盛行 25. 马丁路德说 :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

10、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 行它的职务 , 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 合?() A 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 教会以 圣经 为最高旨意 C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D封建君主权力 可以支配教 26. 加尔文在批驳教会“财富使人陷于罪恶, 不能得救”的说教时, 指出“财富是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并认为“得救在于 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 事先早已把人分为 选民和 弃民 ;选民发财致富, 万事顺利, 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他的这一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 教权与世俗王 权的尖锐矛盾 C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

11、现状 D加尔文没有摆 脱宗教的束27.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揭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B反驳了赎罪券的 功效 C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了“因信称 义”的思想 28.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摧毁了德意志的封建势力 B.有力打击了罗 马天主教会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德意志 民族文化的发展 29.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埃及经济 落后、国力衰弱, 无力抵抗外来入侵马木鲁克反动势力控制着 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宁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 建立了阿

12、里政权 A B C D 30. 下列对埃及包税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有能力预付一年土地税即可成为包税人 包税人实际上是土地所有者 包税领地内的农民负担沉重的赋税,社会地位低下 A. B. C. D.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6分,共40分)31.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 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 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 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 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13、材料二: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 “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 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 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请回答:(1)据材料一, 概括梭伦改革在 “政治革命” 的表现及作用。 (6分)(2)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材料二中秦“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的“成就”主要指什么?这些“成就”是通过商鞅变法的哪些措 施而取得的?( 6分)3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 北魏孝文帝下诏) “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 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 ? 高祖记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 ( 岁)以上,受露田 40亩,妇人 20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 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 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 各地的地方长官 ) 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 县令、郡丞六顷。 更代 ( 离职与上任 ) 相付。卖者坐 ( 处罚)如律。魏书 ? 食货志请回答:(1)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4分)(2)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