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134546 上传时间:2018-09-08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定额(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设工程定额,建设工程造价管理,2,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3 建设工程定额,目 录,3,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4,3.1.1.1 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 工程建设定额是生产建设产品消耗资源的限额规定。具体而言,它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和合理劳动组织、合理使用材料及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所谓正常的施工条件,是指生产过程按生产工艺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施工条件完善,劳动组织合理,机械运转正常,材料储备合理。,3.1.1 工程建设定额的概念,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5,3.1.1.2 工程建设定额的产生和发

2、展 定额的产生和发展与企业由传统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转变密切相关。 公元1103年,北宋颁发施行将工料限量与设计、施工、材料结合在一起的营造法式,可谓由国家制定的第一部建筑工程定额。清朝,经营建筑的国家机关分设了“样房”和“算房”。“样房”负责图样设计,“算房”则专门负责施工预算。新中国建立后,吸取了前苏联定额工作的经验,结合我国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定额。随后,为了将定额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国家相继编制了一系列定额和规范,如1995年12月15日建设部编制颁发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工程)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2008年在对执行了

3、5年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修订颁发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6,3.1.2.1 工程建设定额的作用 实行定额的目的是力求用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更多合格的建设工程产品,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1)工程建设定额是建设工程计价的依据。 (2)工程建设定额是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 (3)定额可以加强对市场行为的规范。,3.1.2 工程建设定额的作用与分类,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7,3.1.2.2 工程建设定额的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工程建设中各类定额的总称。 工程建设定额的划分如图3.1所示。,图3

4、.1 建设工程定额的分类,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8,(1)按生产要素划分,可分为劳动定额、材料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劳动定额。是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规定活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 材料,是指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 机械台班使用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9,(2)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可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和投资估算指标等。 施工

5、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生产要素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预算定额。是以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定额。其内容包括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三个基本部分,是一种计价性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0, 概算定额。是以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 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

6、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劳动、机械台班、材料定额三个基本部分,同时还列出了个结构分部的工程量及单位建筑工程(以体积或面积计)的造价,是一种计价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1, 投资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它非常概略,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投资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离不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以上各种定额的相互联系可参见表3.1。,3.1 建设工程定额概

7、述,12,表3.1 各种定额间的关系比较,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3,(3)按专业划分,可分为建筑工程定额、装饰装修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包括电气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水暖工程、通风工程等)、市政工程定额、园林绿化工程定额等。 (4)按照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划分,可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和补充定额等。 全国统一定额。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全国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情况编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4, 行业统一定额。是考虑到各行业部门专业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生产和管理水平编制的。一般只在本行业和相同专业性质的范围内使

8、用。 地区统一定额。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主要是考虑地区性特点和全国统一定额水平作适当调整和补充编制的。 企业定额。是由施工企业考虑本企业具体情况,参照国家、部门或地区定额的水平制定的定额。 补充定额。是指随着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现行定额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补充缺陷所编制的定额。,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5,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量,体现为作业时间的消耗,为了分析研究劳动消耗量,必须对工人作业时间进行研究。研究作业时间的消耗及其性质,是技术测定的基本步骤和内容之一,也是编制工日消耗定额的基础工作。,3.1.3 工时研究与施工过程分解,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

9、,16,3.1.3.2 工时研究的概念 作业时间的研究,是指把劳动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作业时间,根据其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予以科学地划分,归纳类别,分析取舍,明确规定哪些属于定额时间,哪些为非定额时间,找出原因,以便拟订技术和组织措施,消除产生非定额时间的因素,充分利用作业时间,提高劳动效率。 根据劳动定额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编制的要求,作业时间的研究通常分为工人作业时间消耗和机械作业时间消耗两个系统进行。,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7,3.1.3.2 施工过程的分解 施工过程是在建筑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改建、扩建、修复或拆除建筑物、构筑物的全部或部分。例如

10、砌筑墙体、粉刷墙面、安装门窗和敷设管道等,都是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一般可分解为综合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工序。,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8,(1)综合工作过程 凡是同时进行,并在组织上彼此有直接关系,而又为一个最终产品结合起来的各个工作过程的总和,称为综合工作过程。 (2)工作过程 由同一工人或同一小组所完成的,在技术上相互联系的工序的综合,称为“工作过程”。工作过程的特征是劳动者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仅仅是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可以改变。 (3)工序 工序是施工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施工活动单元,即一个工人或一个工人班组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生产活动。,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19,

11、工作时间分析包括人工工时分析和机械工时分析。 3.1.4.1 人工工时分析 人工工时的分析是指将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时间,根据性质、范围和具体情况,予以科学的划分、归纳,明确哪些属于必需消耗的时间,哪些属于损失时间。图3.2为人工工作时间分析。,3.1.4 工作时间分析,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0,图3.2 人工工作时间分析,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1,(1)必需消耗的时间 必需消耗的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数量的产品或符合要求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 它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2, 有效工作时间 有效工作时

12、间是指与完成产品有直接关系的工作时间消耗。其中包括准备与结束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准备与结束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一般分为班内的准备与结束时间和任务内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两种。 基本工作时间。在施工活动中,工人直接完成基本施工工艺过程操作所需要消耗的时间。 辅助工作时间。是指与施工过程的技术作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工序,为了保证基本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做的辅助性工作所需要消耗的时间。,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3, 休息时间 休息时间是指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必需的休息时间。是工人在工作中,为了恢复体力所必需的短时间休息,以及工人由于生理上的要求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如喝水、上厕所等)。休息时间的长短

13、与劳动强度、工作条件、工作性质等有关,例如在高温、高空、重体力、有毒性等条件下工作时,休息时间应多一些。,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4,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又称工艺性中断时间。是指生产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或组织的原因,以及独有的施工特性而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或难以避免的中断时间。如抹水泥砂浆地面时抹灰工因等待收水而造成的工作中断。,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5,(2)损失时间 损失时间是指在正常施工过程中,工人明显的工时损失,即与完成施工任务无关的时间消耗。按损失原因分为:多余或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返劳动纪律的时间。 多余或偶然工作的时间 多余或偶然工作的时

14、间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不应发生的时间消耗,或由于意外情况所引起的工作所消耗的时间。如寻找工具,因质量问题的返工,对已加工好的产品做多余的加工等。,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6, 停工时间 停工时间是指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工作中断所损失的时间。按造成停工原因不同,可分为施工本身原因造成的停工和非施工本身原因造成的停工。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是由于施工组织和劳动组织不善,施工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如材料供应不及时等而引起的停工;非施工本身而引起的停工,如水电供应临时中断,以及由于气象条件所造成的停工损失时间。,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7, 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 违背劳动纪律损失时间是指由于工人不遵守劳动

15、纪律而造成的时间损失,如上班迟到、早退,擅自离开岗位,工作时间聊天,以及由于个别人违犯劳动纪律而使别的工人无法工作等时间损失。,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8,3.1.4.2 机械工时分析 机械工时是指机械在工作班内的时间消耗,按其与产品生产的关系,可分为与产品生产有关的时间(称必需消耗的时间)和与产品生产无关的时间(称损失时间)。图3.3为机械工作时间分析图。,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29,低负荷下工作时间,图3.3 机械工作时间分析,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30,(1)必需消耗的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 有效工作时间是指机械直接为完成产品生产而工作的时间,包括正常负荷下和有根据的低负荷下两种

16、工作时间的消耗。 a. 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机械在与机械说明书规定的负荷相等的正常负荷下进行工作的时间。 b. 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指由于施工管理人员或工人的过失,以及机械陈旧或发生故障等原因,使机械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时间。,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31, 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是指由于施工过程的特性和机械结构的特点所造成的机械无负荷工作时间。如筑路机在工作区末端掉头等。 可分为循环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和定时不可避免的无负荷时间。,3.1 建设工程定额概述,32,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是指由于施工过程的技术和组织的特性所造成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包括下列3种。 a. 与操作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如喷浆器喷白,从一个工作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地点时,喷浆器工作的中断时间。 b. 与机械有关的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如机械开动前的检查,给机械加油、加水的时间消耗。 c. 工人休息时间。如不能使用机械不可避免的停转机会,且组织轮班又不方便的工人休息所引起的机械工作中断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