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076096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第 1717 课课 解放战争解放战争1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答案:D2 “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C1946 年政协会议 D北平和谈解析: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毛泽东亲自参加了重庆谈判,其内容与材料信息相符,故 B 正确。答案:B3从 1947 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实行重

2、点进攻的地区是( )A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B大别山地区C豫皖苏地区 D中原地区解析:1947 年春,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被粉碎,被迫转为重点进攻,进攻对象一个是中共中央所在的陕北解放区,一个是东面的山东解放区。答案:A4 “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 1947 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 。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A5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的“江”是指( )A长江 B汀江- 2 -C湘江 D闽江答案:A6阅

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 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材料二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 120 万人发展到 400 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材料三 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

4、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3)和平协定的 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析:本题以北平和平谈判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的有关史实。第(1)题要注意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第(2)题实际是分析北平谈判的背景。第(3)题要从人民解放战争的任务出发。第(4)题是对基本史实进行概括。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透

5、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3)只有渡江和接受改编,才能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4)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基础巩固1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政治再次与中国人民擦肩而过,主要原因是( )A美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化- 3 -B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表示不满C蒋介石坚持发动反人民的内战D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程度不够解析:抗战胜利后,中国曾一度出现了和平建国的希望,但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使中国

6、共产党的努力化为泡影。答案:C21945 年 5 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而 8 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致的。1945 年 5月的讲话反映了其主要目的,而 8 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借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答案:A31945 年 8 月底,毛泽东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

7、定” ,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B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C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D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答案:C4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中写道:“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在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请判断,这封信写于( )A战略反攻前夕 B战略决战前夕C渡江战役前夕 D开国大典前夕解析:题干信息“山东自歼七十四师” “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 ,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后,准备战略反攻,故答案为 A 项。答案:A5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表示的是

8、( )- 4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D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析:1947 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中原地区的防守力量薄弱。共产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举行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如同一把尖刀插在中原地区。答案:B6 “1948 年,中国共产党军队以卓越的战斗精神和军事策略,决定性地扭转了历史潮流,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落入他们的手中。 ”当时中国共产党军队正在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战略防御 B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48 年” “决定性” “北京和几个大的港口城市”等信息判断,答案应为 C。答案:C

9、7下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答案:B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排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西柏坡精神”A BC D- 5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五四精神”是 1919 年;“延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井冈山精神”是

10、1927 年 10 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形成;“长征精神”是 1934 年开始的长征中形成的;“西柏坡精神”是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所以选 C。答案:C能力提升9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了关于中国内战的相关调查:意向不可避免可获得政治解决应该绝对避免可获得速战速胜无回答人数17011042324420这说明当时( )A学生对和平与战争的走向分歧很大B和平是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望C国统区民众对国民政府不抱幻想D国共内战是违背民意的非正义战争解析:学生对内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结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选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C 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D 项表述

11、不正确。答案:A10 “素帆百万飞如箭,乘风顷刻敌前现。碧水静无波,疏星夜转多。弹飞如急雨,难阻雄师路。天险说长江,功成夜未央。 ”这首词描写的应该是( )A平津战役 B辽沈战役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解析:结合材料中“素帆百万” “说长江”等信息可知为渡江战役。答案:C11 “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土豪,分田地”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 。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国民大革命 B工农武装割据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解析:“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停止内战,一致

12、对外”反映的是抗日战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反映的是- 6 -解放战争。这些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答案:C1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耻辱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C改变了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国内意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民族独立,国际意义是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为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树立了榜样,所以 A、B、C 三项均是正确的说法

13、。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因而 D 项说法是错误的。答案:D13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 10 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并且是 1937 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影。材料二 毛泽东曾先后 12 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其中 1949 年 3 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1)时代周刊将蒋介石和毛泽东分别列为 1937 年和 1949 年年度人物和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毛泽东与蒋介石曾在 1945 年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的会面

14、,请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半个世纪,请列举在 1949 年毛蒋进行军事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解析:第(1)题结合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和 1949 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第(2)题根据 1945 年重庆谈判的内容进行分析;第(3)题根据 1949 年国共双方的重大事件进行理解。- 7 -答案:(1)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作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2)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人民信任。

15、(3)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后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统治。142016 年是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 58 周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图 1 1839 年 图 2 1919 年图 3 19371945 年 图 4 1949 年(1)请分别指出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2)图 1、图 2 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何重要历史意义?(3)根据图 3、图 4 提供的信息,中国革命斗争的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图四所反映的史实

16、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请以改革开放以来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富强的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设计一幅浮雕作品(只要求提供作品名称)并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以近代不同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1)虎门销烟;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渡江战役。(2)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斗争对象的变化:由反帝到反国民党反动统治。变化的原因: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