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解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3979275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课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语文新课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语文新课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语文新课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语文新课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课标解读(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修订和审议课标的总体思路,一是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全面吸收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二是深入分析并积极回应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三是继续按照“三个面向”的精神,以瞻前性的眼光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个坚持”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修订”,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个坚持”,坚持一: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二: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坚持三: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2、能力 坚持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坚持一:坚持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坚持一: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稿”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 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 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 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2011年版”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

3、养。语文课程应激 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 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 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 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坚持一: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稿”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 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 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 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 格,促进德、智、体、 美的和谐发展。,“2011年版”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 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 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 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 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坚持一:课

4、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验稿”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 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 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 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 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 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 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2011年版”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 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 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 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 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

5、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实践中,凸显语言中心。,、吃准学段目标 、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找准语言训练点 、重语言文字的运用,阅读教学学段目标,奴仆,指向写作:珍珠鸟的教学,聊宠物,忆活动 (舔脸、舔手、捡飞盘、蹭脚、一起看电视、送拖鞋) 读课文,练概括 (1.飞来飞去.喝茶.啄笔尖.啄手指.熟睡肩头) 有选择,不重复、讲顺序 (啄米饭、留脚印、啄鼻子) 有重点、独立思考、写具体 (熟睡肩头:细节描写) 学以致用、训练构思 (蹭脚、舔脸、一起看电视、捡飞盘、送拖鞋),写作教学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以句子训练为主,重在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不专门开设写话课,写话教学随机

6、穿插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之中,学完拼音之后可开始让学生用汉语拼音写话。从学写一句话到写几句话,再到写一段话,最后学会写简单的日记甚至短文。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作教学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以构段训练为主。重在引导学生热爱、关注生活,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小练笔以片段练为主,大作文写实、想象、日记并重。,写作教学学段目标,第三学段以谋篇训练为主。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常

7、见的应用文。,“写作”目标定位: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第三学段定位“习作”,初中才定位于“写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年级写话训练,谁做什么 例句:小明在院里玩耍。 学生就要以根据这样的句子结构,仿写下面句子: 、 在教室读书。 、小鸟在树上 。 还可以根据仿写的句子自己来写一句。比如: 、老师 。 、妈妈 。 还可以把这些句子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晚饭后, 在家里洗衣服, 在客厅看电视, 在桌子前写作业。,一年级写话训练,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例句:我早上起床后背诵唐诗。 学生就要以根据这样的句子结构,仿写下面

8、句子。 、姑姑 带我去公园 。 、 下课时在 做游戏。 还可以根据仿写的句子自己来写一句。 、妈妈下午 。、爷爷早上 。 还可以把这些句子连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我早晨 ,奶奶下午 ,妈妈晚上 ,爸爸下班 。我们一家人真快乐!,一年级写话训练,类似的训练还可以随着学生掌握的情况继续延伸拓展: 比如: 谁和谁一起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谁到什么地方去 谁是什么样的人 谁的东西在什么地方,“写作教学建议”: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教学实践中,凸显语言中心,、吃准学段目标 、把握教材的语言特点找准语言训练点 、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坚持一:课程基本理

9、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实验稿”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 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 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 陶感染作用。,“2011年版”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 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 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 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 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情 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坚持一:课程基本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实验稿”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 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 验。,“2011年版”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

10、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坚持一:课程基本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实验稿”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因而,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011年版”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 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 种

11、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 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 会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因而,让 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 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 的规律。,语文教学当下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三多三少”现象 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 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 问题二:“重理解轻积累”现象,语文教学中落实“多读、多写、多积累” 、落实两个“转变”。由教师唱主角转为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由人文唱主角转为学习运用语言为中心。 、坚持“三少三多”。 “三少”:教师少问、少讲、少演; “三多”学生多读、多写、多练。 、“破一卷”与“破万卷”并举,坚持一

12、:课程基本理念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验稿”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 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 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 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 究、团结合作、勇于创 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 该积极提倡。,“2011年版”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坚持一:课程基本理念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实验稿”语文课程应该是开

13、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三级课程),坚持二:坚持“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三: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四: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学段读书内容、阅读量,课标推荐课外读物:科普科幻作品

14、,如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背诵篇目(6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删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如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创设课外阅读条件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训练课外阅读方法 、拓宽课外阅读渠道 、课外阅读和习作结合 、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制,一、语文课程标准(

15、2011年版)的“主要修订”,修订一、课程性质表述的修订(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 修订二、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修订三、更加强调识字、写字教学 修订四、阅读教学方面的修订 修订五、强调习作的阶段性特点 修订六、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修订七、强调了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应用性,修订一、课程性质表述的修订,“实验稿”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会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2011年版” 语文课程

16、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 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 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 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 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课程的基本特点。,“前言”中着重阐述了课程性质,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