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5523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简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的一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重视人格发展中各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的解决,提出了心理社会问题理论,其要点如下:1、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临一种心理社会问题。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解决面临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解决得好则有助于人格发展, 解决不好则给人格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即出现危机。 这样既不利于由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过渡,还会影响以后各阶段的发展。埃里克森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按生理发展的)顺序排列的,但每阶段能否顺利渡过则是与社会环境

2、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关,故此命之为“心理社会问题”理论。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将人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对不信任(01 岁)第一阶段这是婴儿期。埃里克森认为, 信任是人对周围现实的基本态度, 是健康人格的根基。 它在第一年就开始形成,而后逐渐发展。 新生婴儿必须依靠别人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如果能从父母及他人那里获得满足,就会对现实、 对人生产生信任感。如果, 没人理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种不信任感扩展下去,就会形成缺乏安全感、猜疑、不信任、不友好等人格品质。(2)自主对羞怯(2 3 岁)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该阶段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孩子要求自己探

3、索周围环境,开始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想自己穿衣、吃饭、行走、大小便等。如果父母或成人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表扬鼓励孩子,那么, 孩子将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养成自主、自立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对孩子过分溺爱和限制,什么事都由成人代做,孩子将体验不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能独立、没用,产生羞怯、疑惑等。(3)主动性对内疚(45 岁)第三阶段是幼儿后期。 这时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因而,儿童特别好奇,好问,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如果成人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他们的问题

4、,适当评价鼓励他们的活动和建议,就可发展他们的判断能力,形成大胆地创造精神。反之,成人急躁、粗暴,不耐心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设想,甚至过分限制、讥笑,就会形成胆怯、懊悔、内疚等人格特征。(4)勤奋对自卑(6 11 岁)第四阶段是学龄期。进入小学, 儿童追求自己学习上获得成功和得到赞许。若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了成功与赞许,他们就会继续勤奋努力,乐观进取,养成勤奋学习,勤奋工作的品质。如果屡遭失败,就会丧失自信和进取心,形成冷漠、自卑的人格特征。(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l 18 岁)第五阶段是青年初期,形成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自我同一性是在前四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对自己心理面貌的整合,即自己究竟是一个什

5、么样的人,自己与别人的异同,以及认识自己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生活中的关联方式。如果在前四个阶段建立起信任、自主、主动、勤奋等,所想所做的符合自己的实际身份,就能获得或建立起同一性,可以顺利地进入成年期。相反,在前四个阶段形成过多的不信任、羞怯、内疚、自卑,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或角色混乱,陷入无所适从。如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不一致,怀疑自己, 尝试扮演各种角色但都没有找到一个适合于自己的角色。由于没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经常处于犹豫状态,缺乏自信,导致生活节奏缓慢,做事拖拉,没有活力,甚至极度孤僻。(6)亲密对孤独( 8 30 岁)第六阶段是青年晚期,成人初期,是形成亲密对孤独的时期。这

6、一时期,青年人已走向社会,进入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之中。他们需要与伴侣、朋友、同事等建立爱情、友谊、团结与亲密的关系。如果发现自己不能与别人建立起友爱、亲密的关系, 就会感到孤独, 产生不愿与人接近的孤独感。(7)创造性对自我专注赔155 岁)第七阶段是成年期,是形成创造感或自我专注(停滞感)的时期,。这一阶段正是成家立业之后,一方面自己承担着社会任务,有工作,有事业,要求为社会创造价值,发挥创造性;另一方面又有家庭,有孩子,需要照顾料理家务和孩子。如果能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为事业而发挥创造力,就可获得创造感,进一步创造、再创造。如果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陷入自我专注状

7、态,就会产生停滞感。(8)完善对绝望(约60 岁以上)第八阶段是晚年期,是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趋于完成和进行反省的时期。当对自己的一生作肯定的评价,觉得没有虚度时光,未竟事业由下一代接替延续,对一生不存在奢望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善感。相反,当回顾一生,觉得一事无成,走过的道路充满坎坷,后悔当初的选择,重新开始又为时已晚,于是就充满悔恨、悲哀、绝望。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以上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发展任务,以及需要解决的 “危机” 问题。 这就是: 婴儿期要培养信任,多给孩子关怀, 避免产生不信任;幼儿前期要发展自主,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幼儿后期要进一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 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学龄期要力促儿童学习成功,培养努力勤奋的品质,避免产生自卑; 青年初期要帮助发展自我同一性,树立自信心,防止角色混乱; 青年晚期发展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免产生孤独感;成年期或中年期在于努力发展创造性,防止自我专注的停滞产生;老年期在于发展满足感、完善感,避免绝望的产生。 埃里克森认为,前一阶段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而后一阶段如果条件好转,也可补偿前阶段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