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4533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瓦斯隧道监理实施细则(修改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瓦斯隧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为确保串佛高速公路土建2 标黄连坪隧道瓦斯区域施工安全, 及时掌握和反 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 预防瓦斯隧道各种突发灾害, 有效规避工程建设施工风险, 最终实现串佛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环水保等目标,编制 黄连坪隧道瓦斯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 黄连坪隧道属于分离式特长隧道,进口位于水富县太平镇二溪村, 出口位于 绥江县板粟镇关口小学附近。该隧道左线位于里程桩号ZK9+274-ZK156+249之 间,长 5975 米,路面设计纵坡 -2.18%,最大埋深 542.16 米,右线位于里程桩号 K9+310-K15+273之间, 长

2、约 5963 米, 路面设计纵坡 -2.18/-1.7% , 最大埋深 540.7 米。 本隧道共设进口、斜井、出口三个施工面,总工期36 个月。 1.2 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建设规模:双向四车道。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 - 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1.3 工程特点 黄连坪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程度地存在岩溶(高压)涌(突)水、 突泥与(软岩)坍方、高水位引起的高水压、地应力及煤层瓦斯等不良地质,围 岩以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炭质页岩和碳质泥岩。 1.4 瓦斯测试结果 本隧道瓦斯测试结果显示黄连坪隧道出口段

3、有煤系地层分布,其中 ZK14+598-ZK14+751(K14+613-K14+766) 、 ZK14+791-ZK14+853(K14+806-K14+868) 段为低瓦斯工区,其余段落为非瓦斯工区。 该段隧道围岩为级。隧道围岩以砂岩、泥岩为主。岩体为中风化,节理裂 隙较发育, 岩体较完整, 呈碎块状碎裂结构或镶嵌碎裂结构;物探表明属相对高 阻区;岩全富水性强;局部存在砂岩及泥岩互层现象。 1.5 瓦斯特点 岩层中放出瓦斯,可分为三种类型: 瓦斯的渗出:它是缓慢地、均匀地、不停地从煤层或岩层的暴露面的空隙中 渗出,延续时间很久,有时带有一种嘶音。 瓦斯的突出:在短时间内,从煤层或岩层中,突

4、然猛烈地喷出大量瓦斯,喷 出的时间,可能从几分钟到几小时,喷出时常有巨大轰响,并夹有煤块或岩石。 瓦斯的喷出:比渗出强烈,从煤层或岩层裂缝或孔洞中放出,喷出的时间有 长有短,通常有较大的响声和压力。 瓦斯的燃烧和爆炸性 当瓦斯浓度小于 5% ,遇到火源时,瓦斯只是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当 瓦斯浓度在 5%6%到 14%16%时,遇到火源具有爆炸性;瓦斯浓度大于14%16% 时,一般不爆炸,但遇火能平静地燃烧,瓦斯浓度爆炸界限见下表:瓦斯浓度爆炸界限表瓦斯浓度( %)爆炸界限5-6 瓦斯爆炸下界限14-16 瓦斯爆炸上界限9.5 爆炸最强烈8.0 最易点燃低于 5.0,大于 14-16 不爆

5、炸,于火焰接触部分燃烧2.1 本标段监理范围:瓦斯防治监理工作的范围是隧道施工的全过程、全 方位的监控管理。主要有人员进洞管理、机械设备管理、隧道开挖放炮管理、施 工通风管理、防突管理、隧道供电管理等。 2.2 瓦斯防治监理工作重点 2.2.1 施工通风管理,防治瓦斯积聚。隧道内瓦斯爆炸必备条件有三个:瓦 斯浓度在 5%16%,空气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2% ,点燃温度达到 650750。只要 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 瓦斯不能爆炸。 在隧道施工中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瓦斯浓 度,关系到施工人员及整个工程的安全,是瓦斯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2.2.2 瓦斯防突:根据设计文件有关内容,隧道所含煤层中,具有一

6、般突出 危险性。如何制定切实有效、 安全可靠的瓦斯防突方案及对方案执行过程的监控 非常重要。 2.2.3 电气设备防爆管理。电气设备包括施工机械电气部分,隧道供电设备 的开关、变压器,电缆等若失爆,启动过程产生火花,就会变成火源,造成瓦斯 爆炸的必备条件之一。 2.2.4 防治煤尘综合措施。施工过程中采用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煤尘含量也 是本隧道瓦斯监理工作的另一重点。第二章 隧道瓦斯防治监理工作流程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并健全瓦斯及有害气体案件制度、方案和措施,制定各种施工安全应急预案监理单位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瓦斯及有害气体案件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提出合理化建议督促施工单位建立专职瓦斯及天然气等有害气

7、体安检机构,建立洞口安检制度及专项瓦斯防治安全保证体系安检人员必须强制性经过瓦斯隧道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安检人员必须执行每 日 多 次 巡 检 制度,加强瓦斯及有害气体监测各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必须有防暴装置,加深炮眼探测 及超前探孔旁 站 施 工 单 位 进 行 严 格 巡 视监 理 单 位 平 行 检 测 瓦 斯 或 督 促每监测点设瓦斯记录牌,及时填写在瓦斯记录本和记录牌上,逐级上报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处理好危险源当开挖面风流中瓦斯、CD达到 15% 或在 0.5m3 的空中局 部积聚瓦斯达2% 的 20 米范围当检出隧道内赋存瓦斯、 天然气及有害气体的段落,

8、 且 排放压力大于1MPa时当检测无瓦斯、 天然气及有害气体,而只有其它有害气体或 瓦斯及 CD ,浓度大于0.5%时必须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 在24 小时内封闭瓦斯区,立即撤离人群、马上通风排放处理必须安置专门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排放管路与装置加强通风即可经瓦斯、有害气体排放管与处理,并第二次复检、安检合格后通知监理及有关部门现场确认下次复工时间第三章瓦斯防治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3.1 超前地质手段3.2 洞口管理 3.2.1 洞口必须 24 小时设置专职安全值班人员。 3.2.2 所有进出洞人员必须在洞口登记。 3.2.3 人员进洞前严禁饮酒,进洞时严禁穿化纤衣服,必须带好安全帽,携 带自

9、救器,禁止携带烟草、手机、点火物品。 3.2.4 建立进出洞登记制度。 3.2.5 洞口值班室存放瓦斯浓度检测记录表,及时反映洞内各部位的瓦斯浓 度情况。 3.3 施工人员 所有与本瓦斯隧道施工有关人员,必须经专项安全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 方可进行本隧道内各项施工作业,其中,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预 报 及 时 收 集 整 理 现 场 原 始 记 录 资 料监 理 单 位 现 场 进 行 见 证 旁 站 超 前 地 质及时记录并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编制超前 地质预报,分析地质预报结果监理单位认真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分析隧道围岩是否稳定及地质预报是否与设计相符超前地

10、质预报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变更处理,若地质预报存在瓦斯、溶洞、突水、突泥等风险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督 促 施 工 单 位 重 新 实 施发 现 预 报 实 施 不 规 范 ,督促施工单位编制隧道含瓦斯探测的超前地质预报的措施于方案监理单位审批施工单位上报含瓦斯探测的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与方案督促施工单位在隧道洞内按规范规定的平率定期进行地质探测3.3.1 瓦斯检测员 1) 必须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并持证上岗; 2) 人员数量足够,确保隧道内24 小时有瓦斯检测员巡回对各部位进行瓦斯 浓度检测。 3.3.2 爆破工 1) 必须取得特殊

11、工种操作证书,并持证上岗; 2) 必须具有瓦斯隧道放炮方面的专业知识。 3.3.3 安全员 1) 必须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书,并持证上岗; 2) 必须具有瓦斯隧道放炮方面的专业知识。 3.4 施工机械 洞内施工机具及设备其电气部分要满足煤矿安全规程中要求的防爆性 能。 3.5 供电与照明系统 3.5.1 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供电应配置两路电源,确保洞内24 小时 供电。工区内采用双电源线路,其电源线上不得分接隧道以外的任何负荷。 3.5.2 供电设备、包括开关、变压器、接线盒均为防爆型,防爆参数满足煤 矿机电设备防爆要求。 3.5.3 瓦斯工区内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

12、铠装 电缆、不延燃橡套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电缆应采用铜芯; 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 定。 电缆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电缆分电器设备连接,必须使用与电气设备的 防爆性能相符合的接线盒; 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连 接;在高瓦斯突出工区内, 电缆之间若采用接线盒连接时,其接线盒必须是防爆 型的;高压纸绝缘电缆接线盒内必须灌注绝缘充填物。 3.5.4 瓦斯工区照明灯具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无衬砌地段的固定照明灯 具,可采用 EM 型防爆照明灯具;开挖工作面附近的固定照明灯具,必须采用 Exd 型矿用防爆照明灯;移动照明必须使用矿灯。 3.5.5 隧道内 36V 以上的和由于绝缘损坏可

13、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 金属外壳、构架等,都必须有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每一移动式或手持式 电气设备与接地网的保护接地,所用电缆芯线的电阻值不得大于1, 。 3.5.6 为了防止雷电波及隧道内引起瓦斯爆炸,必须遵守下列规定:经由地 面架空线路引入隧道内的供电线路,必须在隧道洞口处装设避雷装置;由地面直 接进入隧道内的轨道和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隧道洞口附近将金属 体进行不少于 2 处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隧道洞口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 置。 3.6 钻爆作业 3.6.1 钻孔作业开挖面附近20m 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

14、小于0.5%;必须采用湿 式钻孔;炮眼深度不应小于0.6m ,炮眼应清理干净,炮眼封泥不严或不足不得 进行爆破。 3.6.2 必须采用煤矿需用炸药;必须采用煤矿专用电雷管,使用煤矿专用毫 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大于130ms ;严禁使用秒或半秒级电 雷管;严禁反向装药。3.6.3 瓦斯浓度检测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 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安全员、瓦斯检测员、爆破工)。 3.6.4 爆破网络和连线,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线路 所有连结接头应相互扭紧,明线部分应包覆绝缘层并悬空;母线与电缆、电线、 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若必须

15、在同一侧时, 母线必须挂在电缆下方, 并 应保持 0.3m 以上间距;母线应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和柔软性的铜芯电缆,并随 用随挂,严禁将其固定。 母线的长度必须大于规定的爆破安全距离;需采用绝缘 母线单回路爆破;严禁将瞬发电雷管与毫秒电雷管在同一串联网路中使用。 3.6.5 在非瓦斯突出进行爆破作业时,爆破 15min 后应巡视爆破地点, 检查 通风、瓦斯、煤尘、瞎炮等情况,如有危险必须立即处理;在瓦斯突出工区,揭 煤爆破 15min 后,应佩戴防毒面具或自救器到工作面对爆破效果、瓦斯浓度等 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通知送电、开动局部风机,通风30min 后,由瓦斯 检测人员检测工作面瓦斯浓度,

16、 在瓦斯浓度小于1% 、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5%后, 方可接触警戒,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开挖工作面。 3.7 施工通风 3.7.1 一般规定 瓦斯隧道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测定瓦斯浓 度、风速、风量等参数。低瓦斯工区用便携式瓦检仪。 4.7.2 通风系统 1) 瓦斯隧道需要的风量,必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 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 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 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瓦斯隧道 施工中防止瓦斯积聚的风速不宜小于1m/s。 2) 按瓦斯绝对涌出量计算风量时,低瓦斯工区,应将洞内各处的瓦斯浓度 稀释到 0.5%以下。 3)瓦斯隧道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 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当停风区中瓦斯浓 度均不超过 1% 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 3.7.3 通风设备 (1)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鲜风流中,避免污风循环。瓦 斯工区的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 并应设置风电闭锁装置。 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 另一边应在 15min 内接通,保证风机的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