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74529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8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FL-10/1.6型低温液体贮槽使用说明书C407C2.000 S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年 10 月使用说明书C407C2.000 四川空分设备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CFL-10/1.6 型代替低温液体贮槽共 14 页第 1 页目 录1 前言1.1 概述1.2 流程特点说明2 技术特性3 结构简介与贮槽特点 3.1 结构简介 3.2 贮槽特点4 操作与维护 4.1 操作 4.2 维护 4.3 贮槽的停用及重新起用5 运输与安装 5.1 运输 5.2 安装6 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6.1 安全要求 6.2 注意事项7交货范围、验收规则及“三包”范围 7.1 交货范围 7

2、.2 验收规则 7.3 “ 三包” 范围 8附表 附表 1 阀的操作状态表 附表 2 立式贮槽流程图及液位曲线对照图编制审核校对批准标记处数签名日 期变更文件号标准化编制单位容器公司C407C2.000 共 14 页第 2 页1 前言1.1概述低温液体贮运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研究等国民经 济的各个部门,而高纯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主要用于电子工业等。低温液 体贮运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原因在于它与传统的钢瓶气相比,具 有运输方便经济、节省能源、安全可靠、保证纯度,适应性大等优点. 我 国的低温液体贮运设备正向高质量、多品种、大容量的方向发展。我厂的低温贮运设备经过多年的研究、制造

3、,加之同日本、德国、美国 等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各国专家来厂指导,使我厂贮运设备的设 计,制造水平迅速提高,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厂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许可证和制造许可证。我厂拥有美国 ASME 授权的 U、U2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资格。我厂拥有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且通过了ISO9001 质保体系认 证。设备的操作者及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熟悉设备的使用 特点、操作维护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您服务,帮助 您单位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2流程简介 流程见本文件附表2 此流程从操作上考虑:设置有槽车充排口,去汽化器接口以及接泵的液 体出口

4、,同时设置有自增压器和自力式增压调节阀(自力式增压调节阀 选用法兰连接)。液体进出口采用双阀结构,两阀之间设置了安全阀。从 安全角度考虑:贮槽设置有双安全阀,能及时有效的保证贮槽的安全使 用。2技术特性贮槽的三个压力等级下的技术性能参数见表1 C407C2.000 共 14 页第 3 页表 1 贮槽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产品代号单位C407C2.000 备注 产品型号CFL-10/1.6 型 最高工作 压力内筒Mpa 1.6 外筒-0.1 “ - ” 指外压计算压力 / 设计压力内筒1.9/1.9 外筒-0.1 “ - ” 指外压 气压试验压力2.2 气密性试 验压力内筒1.9 外筒-0.2( 内筒

5、同时持压 0.1MPa) 系统气密性试验压 力1.6 有效容积m310 几何容积10.527 重量空重 kg 7486 满重 (LO2) 21584 设计温度 (内筒 / 外筒)-196/50 充满率% 95 焊接接头系数 (内筒 / 外筒)1.0/0.85 腐蚀裕量 (内筒 / 外筒)mm 0/1.0 材质 (内筒 / 外筒)0Cr18Ni9/Q235-B 容器类别三类 贮存介质LO2,LN2,LAr 额定排液量(气)m3/h 600 0, 0.1MPa下安全阀开启压力MPa 1.76 3结构简介与贮槽特点 3.1 结构简介C407C2.000 共 14 页第 4 页贮槽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内

6、筒及其配管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造,外筒 Q235-B制造,夹层充满珠光砂,并抽真空,同时设置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吸 附剂,以延长贮槽的真空寿命。贮槽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贮槽底部周围。贮槽设置有压力表,液面计,供观察槽内压力、液面之用。3.2 贮槽特点3.2.1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3.2.2贮槽增压器组成封闭系统,在不外加任何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向外供应液 体或气体,保证了排出液体或气体的纯度。3.2.3 贮槽设置有供槽车充液的接头,可向汽化器、泵或槽车送液。3.2.4贮槽的绝热材料珠光砂和吸附剂都经过特殊处理,使贮槽具有较长的真 空寿命,同时贮槽设有金属热偶规管,并备有热偶真空计,需

7、要时即可测量夹 层真空度。3.2.5 贮槽底部阀门布置美观大方,便于操作与维修。4 操作与维护4.1 操作 (见附表 1,阀门的操作状态表)4.1.1 准备工作贮槽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气密性试验,吹除处理及阀门仪表的检验。4.1.1.1气密性试验贮槽完成安装,或者内筒恢复常温后,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应进行系统 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贮槽的最高工作压力,试验用气为无油干燥 空气或干氮气,试验时间不得小于30 分钟。4.1.1.2吹除处理C407C2.000 共 14 页第 5 页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需用干燥无油的空气对贮槽内筒系统进行吹除 处理,用以去除潮湿空气, 排除气露点应不高于 -60。注意吹除时

8、, 凡有外接管口都应排气,以清除管阀中的机械杂质及潮湿空气。系统在用干燥空气或干燥氮气吹除之后,还应用产品气体吹除,直 至排出气体纯度达到要求为止。4.1.1.3阀门仪表的检查在充入低温液体前,必须认真检查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状态,仪表指 示是否正确,否则应予以调整。4.1.2充液分首次充液和补充充液。4.1.2.1 首次充液(指内筒处于热状态的充灌) ,其步骤如下:a) 联接充液管线; b) 对充液管进行吹除 (每次充液前都应进行) 。在 V2、V3末开启前, 由液源排出阀向输液管内放入少量液体,同时打开E2 阀,对其 管路进行吹除。以清除管道中潮湿空气和机械杂质; c) 打开 E1及 M

9、V阀,压力表阀,并启动液面计(全开L1,L3 阀, 关闭 L2阀) ; d)打开 V2,由上部进液,此时由于内筒处于热状态。V2 阀开度要 小,使管路和内筒遂渐冷却至所充低温液体的温度。待E1 稳定 排气时,可开大V2,加大充液速度。 e) 待液面计指示有液体时,打开V3,关闭 V2,改上部进液为下部进 液。 f) 当 MV阀(已先开启)喷出液体时,说明已充满液体,应立即关闭 V3,停止充液,同时打开E2,排除充液管路中的残余气液。 g) 充灌结束,拆除充液管线。4.1.2.2 补充充液(指内筒已有低温液体冷态下的充液)。补充充液程序与首次充液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内筒已有低温液 体,不需要冷

10、却内筒,因此吹除管路后即可由V3阀进液。C407C2.000 共 14 页第 6 页另外,从压力角度看,还可分为无压充液和带压充液。无压充液 在充液过程中, E1始终开启,使内筒和大气相通。 带压充液充液过程中,E1阀关闭,槽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带 压充液时,内筒压力不得高于该槽的最高工作压力。首次充液必须采用常压充液,补充充液可以采用带压充液。液体容积与液位高度关系可查容器上安装的曲线图,也可按以下公 式计算: 液氧: V=2.76H-0.52 (H0.57m) 液氮: V=3.88H-0.52 (H0.4m) 此换算关系仅适用于0.1MPa(A)条件下 液氩: V=2.23H-0.52 (

11、H0.7m) 式中: H 液位计读数 mH20 注意: 在不同压力等级下液体密度不同, 液位曲线也会有所变动 . 4.1.3增压当排液需要稳定槽内压力时,需使用增压器增压,程序如下。 a) 关闭 E1阀; b) 确定 V4阀已经全开; c)缓慢打开 V1阀,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 d) 若排液速度较高 ,内筒压力下降 ,可开大 V1 阀; e) 当不需要稳定内筒压力或停止向外供液时,应关闭V1 阀。由于贮槽设置 A1 阀,在整个增压过程中 ,贮槽会自动保持压力稳定。 在第一次增压时 (或需要改变槽内工作压力时),应调整 A1 阀的启闭 压力,使之达到工作要求。 A1 阀的关闭压力应等于需要的工

12、作压力。 压紧顶部调节螺栓,均为提高开启压力,反之降低开启压力。4.1.4排液排液有两种方式:a) 向汽化器排液 当槽内压力达到要求后,即可打开V6 阀向外供应液体。C407C2.000 共 14 页第 7 页b) 由液体进出口阀 V3、V10 排液 此种排液是利用输液软管向槽车或其它较大贮槽供液,其操作程 序基本同于充灌液体, 只是 V3 阀由进液变为排液。 一般 V9为常 开,只有当检修 V3时,V10才关闭。 V3、V10之间设有管道安全 阀 S5。c) 通过备用接口V7 排液。此排液口除用于接泵之外,也可以作为 其他形式的取液口。4.1.5贮存液体贮存分为常压贮存和带压贮存。a) 常压

13、贮存过程中, E1 阀始终开启,让自然蒸发的气体,由此阀排 至大气,槽内压力不致于升高。b) 带压贮存的过程中, E1 阀关闭,由于自然蒸发的气体留在槽内, 内筒压力将逐渐升高,此时除液面计、压力表投入运行外,当内 筒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应立即打开E1 阀泄压。当长期贮存液氧时,在贮存期间(无论何种贮存方式)应定期对液 氧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进行分析检查,以免引起意外事故,主要检查 其乙炔浓度不得超过0.5ppm, 否则应将槽内液体排尽或者补充液氧, 使贮槽中乙炔含量小于0.5ppm。4.2维护4.2.1绝热性能的保护对于低温液体贮运设备重要要求之一是要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蒸发 率要小,而真空的好坏又

14、是绝热性能的关键。珠光砂在常温常压下 的导热系数为 0.052w/mK,而真空度在 66.7-1.33Pa范围内的导热系 数却是 0.0026 w/mK,由此可见,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传热量 相差 20 倍。贮槽真空度一旦被破坏,就无法贮存低温液体。因此应特别注意保护贮槽 的真空度。贮槽的外筒防爆装置和抽空阀是直接通真空夹层的,在夹层真 空度没有破坏时,或不需要补充珠光砂重抽真空时,不得拆弄该装置。抽 空阀在设备出厂时作铅封, 说明不准任意搬动, 否则将破坏其贮槽真空度。C407C2.000 共 14 页第 8 页低温液体贮槽的外壳属于外压容器,外壳承受着大气压力,严禁敲 打和碰撞,免

15、于外壳受到损伤。设备也不得置于高于50的环境之 中,影响真空度,降低绝热效果。4.2.2 真空检查及再抽真空贮槽的真空度半年左右检查一次。测量时,只要将金属热偶规管上的护盖 拧下,插上热偶真空计的插头,即可测知夹层真空度,具体操作按真空计 的使用说明书进行。贮槽使用几年之后, 真空度可能降低到66.7Pa以下,需要重抽真空, 提高绝热性能。重抽真空以前应将槽内液体排尽。并用80-100的 干燥无油空气或氮气加温吹除直至恢复常温,接好抽真空管道,首 先开泵抽出管中湿空气,然后打开真空阀抽空。具体如何抽真空,若有必要,用户可与设备制造厂联系,双方商定重抽真 空的具体工艺。4.2.3三通阀 V5的功

16、用内筒安全装置的维护此贮槽采用两组安全装置,每组由一个安全阀、组成。在正常情况 下,三通阀V5 处于两组都通的位置。只有在检查一安全阀时,V5 阀才调至只与另一组安全装置相通。4.2.4检查及故障处理4.2.4.1 正常检查a) 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启闭位置; b) 压力表,液面计的测量是否准确可靠; c) 设备管道、阀门有无渗漏、堵塞现象; d) 当容器压力达到安全阀的起跳压力,而安全阀不动作时,应立即 校准安全阀起跳压力,以保证贮槽的安全。4.2.4.2定期检查a) 压力表每年校准一次;C407C2.000 共 14 页第 9 页b) 安全阀的动作每年校准一次; c) A阀的关闭压力或开启压力每年校准一次; d) 每半年测量一次真空度; e) 热偶真空计在每次测量前均应按其说明书要求校准。4.2.4.3 故障处理 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2。表 2 故障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使用过程中内 压异常升高a. 升压调节阀( A1 阀)关闭不严阀座中有异物,取下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