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94574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月考试题(满分12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 题。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 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 ) ,作为一个时代 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 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 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 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2、。这就是狭义的国学 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 “一国所有之学” ,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 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 略同于“古学” 、 “旧学”或“国故学” ,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 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 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 “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 “通人之学” ,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 而

3、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 ?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 ? 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 库全书总目 ,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 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 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 中医古籍总目 ,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 余种,说它

4、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 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 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 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 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 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 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

5、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 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 ,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 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 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 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 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

6、争 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 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 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 “通” 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 隋书 ?经籍志 时形成了经、 史、子、 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 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

7、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 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 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 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26 题。 ( 69 分) (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 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

8、 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 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

9、其还也。”亦去之。 基础检测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 D失其所与,不知 5、下列句子,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C. 共其乏困(供:供给 )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D.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 6、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 东道主D敢以烦 执事 7、下列句子中,与“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的“

10、 以为 ”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吴广以为然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以为妙绝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 B. C. D.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秦伯说,与郑人盟 C. 失其所与,不知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句子中 “ 以” 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D、越国以鄙远。 10、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

11、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 1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与“ 烛之武退秦师” 中的 “ 退”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B. 越国以 鄙远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既东 封郑 12、下列句子中“ 之” 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B、烛之武退秦师。 C、夫晋,何厌之有。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3下列各句中的“ 其” 不作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君知其难也D失其所与,不知 14、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B、行李之往来

12、,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 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 15、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 师必退 ” ,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 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 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 无礼于晋 ” ,二是郑 “ 贰于楚 ” 。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 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

13、起伏,扣人心弦。 16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厌之有厌:满足B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 C肆其西封肆:放肆D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 1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BC D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

14、顾个人安危“ 夜缒而出 ” ,求 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 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 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 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 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20 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且贰于

15、楚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1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晋 军 函陵敢以烦执事 以乱 易整且君尝 为晋君赐矣 A军队对对方的敬称改变替B驻军执掌事务交换被 C驻军对对方的敬称替代给予D军队管理事务交换是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2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A.我不能早重用您的儿子,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B 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是我的过错。 C.我不能早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D 我不能早重用您,今天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3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6、) A. 失去所结交(的盟友) ,不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就)不强了。 。 B. 失去所结交(的盟友) ,不知道;用(和秦的)战乱换(和秦的)一致,这是不符 合武德的。 C 失去所结交(的盟友) ,不明智;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D. 失去同意(的盟友) ,不明智;用战乱换(和秦的)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2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A.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 )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郑国 ), (郑国可以 )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B.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 )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途经 (郑国 ),(郑国可以 )共同发困,这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