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944756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部分) (2012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马秀杰2015.8,2,目录,3,一、国家基本药物定义,WHO在1975年世界卫生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基本药物(essentialdrugs)”的概念,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 我国从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 2002年,WHO将基本药物定义为:“基本药物”(Essential Drug) 被定义为重要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满足人民所必须的药品。,4,“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指优先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避免贪新求贵; “剂型适宜” 指药品剂型易于生产保存,适合大多数患者临

2、床使用; “价格合理” 指个人承受得起,国家负担得起,同时生产经营企业有合理的利润空间; “能够保障供应” 指生产和配送企业有足够的数量满足群众用药需要; “公众可公平获得” 指人人都有平等获得的权利。,5,总的来说就是基本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公共卫生实用性、效率和安全方面以及 相对的成本效益。在运转良好的卫生系统中,应当能随时获取足够数量、适当剂型、质量有保证并具有充分信息的基本药物,其价格能够被个人和社会接受。,6,1985年在内罗毕会议上,WHO建议:在遴选基本药物时,应将基本药物遴选的过程与标准治疗指南和国家处方集的制定过程结合起来,使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紧密相结合。目前,已有156个国家

3、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55个国家制定并实施了标准治疗指南。,WHO和发达国家促进合理用药工作的经验,二、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依据,7,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三者紧密结合,引导临床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处理、用药等标准化、规范化(重要文件),使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更准确、合理地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同时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基本药物,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民众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8,2012年版目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了品种结构,增加了品种数量,继续坚持中西医并重,注重常见病、慢性病特别是重大疾病以及老

4、年人、妇女和儿童用药相衔接,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药品的依据。2012年版目录分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三个部分,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共计520种。,1.国家基本药物目录,9,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主要分为抗微生物药(43);抗寄生虫病药(7+1);麻醉药(8);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11);神经系统用药(18);治疗精神障碍药(22+1);心血管系统用药(34+1);呼吸系统用药(10);消化系统用药(24);泌尿系统用药(7);血液系统用药(21);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

5、24);抗变态反应药(5) ;免疫系统用药(3);抗肿瘤药(26);维生素、矿物质类药(6);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8);解毒药 (7);生物制品(4);诊断用药(5);皮肤科用药(8+4);眼科用药(5+5);耳鼻喉科用药(4);妇产科用药(6+3);计划生育用药(1),25个大的治疗类别用药。,10,治疗指南( Standard Therapeutic Guidelines STGs)定义,有助于医生或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确定恰当医疗保健决定的系统性陈述(规定)。,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1,为什么需要指南?,疾病治疗可有许多途径与方法,日新月异;医生可能没有(难于)掌握最好

6、的治疗方法;最佳治疗对患者和卫生保健系统均非常有益;如果使用错误药物,处方集管理的价值将有限;专业分科细化的弥补。,12,STGs对医务人员的价值,为从业医生提供标准指南,指导医生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优质服务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使用处方集药物或基本药物,医疗卫生系统只需要提供指南中的这些药物;为所有从业医生,特别是那些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提供帮助;使从业医生能够专注于做出正确诊断。,13,对医疗机构管理者的价值,评价医护专业人员服务质量提供基础依据;依据质量标准提供有效的治疗;提供控制费用系统;向病人提供所在医疗机构服务标准信息;对特殊疾病,如ARI

7、或TB等提供完整的方案。,14,对药品供应的价值,医疗卫生系统只需要提供指南中的药物,简化处方集药物或利于基本药物推广;为药品预计和订购提供信息;为购买预包装药品提供信息。,15,对患者的价值,病人可接受最佳药物治疗;病人能获得各级各地医疗人员提供的持续性的、可预测的治疗;通过指南持续使用,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由于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因此有助于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结果;降低费用(优秀的性价比,cost/effective) 。,16,16,STGs 是一个改善病人病情预后,改善医疗卫生保健效率的长期考验的体系; 为从业者提供标准指南; 为从业医生,尤其是低水平的从业医生提供极其重要的帮助; 使医

8、生集中精力做出诊断; STGs的制订只能采用循证医学的概念;指南制定必须严谨、科学。 列出疾病治疗的最有效的药物(证据级别与推荐强度); 只使用处方药物(医疗卫生系统只需要提供指南中提到的这些药物);,治疗指南(STGs),17,2012年版的处方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突出保基本、 强基层的理念,以指导和规范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 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合理用药。 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特 别是重大疾病的防治的衔接,覆盖了19大类疾病,254个病 种。同时有针对性的增加了适用于老年、妇女、儿童的科 学诊疗、合理用药的专项内容。 处方集和指南附录部分收录国家公布的结核、艾滋病

9、、疟疾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治疗指南。 有利于指导临床科学诊疗、合理用药、规范处方行为。,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18,合理用药概述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的体内过程 (ADME)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特殊人群的用药(包括儿童用药、老年人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总论部分,19,各论部分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分类进行撰写,共25章; 各章节对对应类别药物进行概述,提出使用的基本原则; 每个品种项下按【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用法和用量】、【剂型和规格】9项撰写。,各论部分,20,三、国家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为什么要提倡

10、合理用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实践研究项目表明,医院的致残事件有1/5左右是用药所致,其中45为用药错误,是可以预防的;用药伤害的死亡率达30。美国住院病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平均值为10.6万),仅次于中风、心梗、癌症的死亡人数,而居社会人口死因的第4位。WHO指出,欧洲所有住院病人中有15是因药物不良事件(选药不当、剂量错误、劣药)而入院;英国内科住院者约有11发生药物不良事件,使住院日平均延长8.5d,总开支上升11亿英镑。,21,在我国随着临床医药发展的需要,药物品种日趋增多,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药物性损害(简称“药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位于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居第五位

11、。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卫生部药政局号召做好合理用药工作。,22,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正确的选用药物,通过正确的给药途径,给予正确的剂量、正确的疗程,达到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的用药效果。我国平均误诊率约占1/4,病人遵嘱率尤其在老人中只有1/2左右,严重影响合理用药水平。,23,WHO 要求合理用药达到以下七条标准:,1、药物正确无误; 2、用药指征适宜; 3、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使用及价格对病人适宜; 4、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5、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症、不良反应小; 6、药品调配及提供给病人的药品信息无误; 7、病人遵嘱情况良好。,24,猝死和心肺复苏,【概述】猝死

12、(sudden death)是指外表健康 或 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外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或意外的发生非暴力死亡。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25,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如无效可每35分钟重复1次。用于心脏停搏或无脉电活动的患者。 2)阿托品: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如无效可每35分钟重复1次,总量达3mg。用于有症状

13、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3)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注射,如无效可每35分钟1次,但1小时之内的总量不得超过300mg,总量达3mg/kg。静脉滴注一般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在用负荷量后可继续以每分钟14mg速度静脉滴注维持。用于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注意事项: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以每分钟0.51mg静脉滴注,每小时不超过100mg。,药物治疗,26,4)胺碘酮:首次150mg缓慢静脉注射(大于10 分钟),如无效,可重复给药总量达500mg,随后10mg/(kgd)维持静脉滴注;或者先按1mg/min维持,6小时

14、后减至0.51mg/min,总量不超过2.2g/24h,以后逐渐减量。用于快速型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5)多巴胺:开始时每分钟15g/k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g/k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多巴胺的推荐剂量为每分钟520g/kg。用于低血压患者。 6)去甲肾上腺素:起始剂量为每分钟0.040.2g/kg,逐渐调节至有效剂量,可达每分钟0.20.5g/kg。用于低血压患者。 7)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20g/kg,用于严重心力衰竭。 8)碳酸氢钠:如存在严重酸中毒,可选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视严重程度决定用量。不作为常规应用。,27,【注意事项】1药物治疗时,首先推荐血管用药。以前所用的

15、心内注射和锁骨下注射药物,因耽误心外按压,已经废弃不用。2呼吸兴奋剂可用于呼吸停止或呼吸微弱患者。3心肺复苏过程中应进行心电、血流动力学检测。,28,休克(shock),休克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急剧减少为基本原因的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症。休克发生后,组织缺氧、代谢紊乱、细胞损害,如不能及时纠正恢复,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什么是休克?,29,1.低血容量性休克,2.脓毒性休克,3.过敏性休克,4.损伤性休克,按发生的原因分类,30,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情况。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全血、血浆或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导致循环衰竭,不

16、能维持正常的机体组织血供以及氧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给。根本原因为有效血容量下降。,31,治疗原则,1. 积极纠正休克2. 治疗原发病,32,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1)补液:补液速度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晶体(0.9%盐水)后胶体(右旋糖酐)补液量视失液量决定。(2)血液制品:失血量大时,应备血,积极进行输血。,33,纠正休克血管活性药,多巴胺:开始静脉滴注速度为:2-5g /kg/min;10分钟内以 1-4g /kg/min的速度递增;推荐极量:15-20g /kg/min。去甲肾上腺素:起始剂量:0.5-1.0g/min逐渐调节至有效剂量,可达 8-30g/min。,34,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1)存在严重酸中毒(pH7.1)时可给予5%碳酸氢钠静脉注射,视酸中毒程度决定用量。(2)根据电解质紊乱情况,适量补充电解质。,35,病因治疗,迅速查明原因,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出血量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进行手术或介入止血治疗。病因不明或休克晚期出现出现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注意转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