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79193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6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精品(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莆田市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建设单位: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评价单位: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二六年六月2 1. 总论莆田市是规划建设大型国际深水中转港的依托港口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莆田市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同三高速公路黄石出口、福厦铁路莆田站选址荔城区黄石镇以及湄洲湾秀屿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铁路客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将迅速增加,加上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日益完善,客流量逐年增加,现有的连接市区与沿海的唯一通道莆笏公路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为打破道路瓶颈制约,提高现有公路网运输效能和通行能力,完善以港口为中心的路网建设,加强市区与沿

2、海联系,保障我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莆田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市区主干道荔城路与荔园路交汇口,连接福厦铁路莆田站及秀屿港建设城港大道快速通道,增加以港口为中心的路网密度,形成城市道路、交通公路、港口及铁路之间合理衔接和配合的快速畅通的交通体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城港大道建设,把它列为2006年重点项目之一,其中荔城段是城港大道的起始段,由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该工程的策划与建设。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项目承办单位莆田市土地储备中心于2006年 3 月 14日委托莆田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城港大道荔城段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 20

3、06 【28号】 )的要求,在报告书报送相关主管部门评审之前,应编写公示简本,向公众公布,待广泛征集公众意见之后报环境主管部门审批。3 2. 项目概况 工程性质与线路方案城港大道荔城段拟设计为路幅70m的双向八车道城市快速道, 并在道路两侧各预留 15m作为今后建设用地控制,道路功能为客货混行公路。全线长 6000m ,起点接城港大道城厢段下坂终点,终点设于规划中的站前路,沿途与其他城市道路采用平面交叉过渡,与铁路采用分离式立交。行车道拟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彩色方砖铺砌。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小车) 。沿线经过新度镇的下坂村、善乡村村、沟尾村、凌厝村和笏石镇的歧厝村等 5

4、个村。规模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有:路基工程(包括土方工程和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全线设空心板梁中小桥5 座、涵洞 17 座) ,并设置相应的排水、管线、照明、交通标志和公交站台的建设。本工程用地面积819 亩,拆迁房屋面积84960m2,工程全线以挖方和低填方为主,预计总土方量为1398649m3,弃方 948535 m3。预计项目总投资 19669.57 万元。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位于莆田市规划市区外边缘,是连结莆田市区与湄洲湾、规划建设中的黄石交通枢纽的一条重要通道,可有效地提高了港口和火车站的疏4 送能力,莆田市城乡规划局以编号莆规市字2006第 05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5、确认了该项目的选址,本项目的选址符合莆田市总体规划。本项目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路幅70m,建设性质和规模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莆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莆发改审 200627 号文对本工程的项目建议书给予了批复。本项目的建设没有违背产业政策要求。4. 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的主要水环境敏感目标有:附近的河道(以东郊河为主)。其保护目标是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本项目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是沿线200m 范围内的农田及其农作物、新塘小学、渠桥二中、沟尾小学、凌厝小学以及下坂村、善乡村、沟尾村、凌厝村和歧厝村等 5个居民点。其保护

6、目标是区域环境空气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的主要保护目标是沿线200m范围内的 5 个行政村和 4 所学校等。区域环境噪声现状执行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因本工程为公路建设项目,工程运营后该公路两侧路肩外50m范围内的声环境相应调整为4 类区(其中位于该类区内的学校等敏感建筑,其室外仍执行 2 类区标准) 。5 5. 区域环境现状水环境:本项目所跨越的东郊河水环境的悬浮物浓度都比较低,pH、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都达标;而氨氮、总磷浓度都比较高,达劣类水平。所以其水质现状不符合其环境功能区划为类的要求,超标项目有氨氮、总磷等。环境空气:

7、评价范围区内的SO2、NO2、PM10和降尘、CO 浓度均符合该区域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达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现状良好。声学环境:在拟建的城港大道荔城段沿线所布设的5 个居民点中,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2.258.9dB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39.748.5dB之间,都符合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中的 2 类标准。在沿线 200m范围内的 4 所学校中昼间噪声监测值在49.655.4dB之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在 38.946.4dB之间,也都符合 GB309693中的 2 类标准。所以拟建的城港大道荔城段所在地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符合区域声

8、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生态环境:本公路穿越莆田兴化平原地区,区域生态以农田生态和村居人工生态为主。海拔较低,现状植被覆盖率在70%左右。沿线区域果树以龙眼、枇杷为主,一般分布在缓山坡地或房前屋后,而荔枝一般在河沟两侧呈单排或小丛块分布。 均以成林为主, 树高在 58m 之间,树冠较大,一般可达 7m2左右,林下为竹节草等; 水稻等粮食作物是当地常见的植物,一般一年两季种植。区域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另有昆虫、鸟类、蚯蚓等小动物。6 6.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 水环境(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通过租用临近的民房作为各施工路段或工区的营地,利用其原有的化粪池,或在新建的临时工棚处设置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

9、,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就近用于果树、蔬菜或水稻的灌溉,施工期营地的生活污水对附近河网水环境影响甚小。桥梁施工采用围堰、打桩产生的泥浆经沉淀池二级沉淀后尽量作为建筑用水、考虑在围堰的上下段用软管或暗管接通,保证围堰的上下段水流的流动,则施工活动对附近河道水环境的影响不大,且影响是暂时的和局部的。(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项目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由路面径流造成,本项目全路段路面径流量约为 53.1 104 m3/a。降雨期间,路面径流所挟带的污染物成分主要为悬浮物及少量石油类,多发生在一次降雨初期。公路跨越的水体区划功能为景观用水和工农业用水, 没有饮用功能, 桥位附近也无饮用水取水口,路面径流对

10、水体水质影响不大。6.2 环境空气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项目区的风速大多在3m/s 以下,风速在 5m/s 以上的大风天气几率较7 小,一般在秋天或台风来临之际出现,在旷野地带午后也有出现较大风的可能,所以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总体在100m范围内。本公路全线基本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的熬炼、搅拌和路面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沥青熔化槽下风向80m以内苯并芘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总悬浮物在 5m 以内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为减少沥青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污染,保护沿线居民的人体健康,对沥青加工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汽车尾气排放的CO 主要影响公路内侧,对公路边

11、界外的影响都是比较小的,后期车流量比较大时,在公路边界处最大增量也仅3.18 mg/m3,小于 CO 小时浓度的标准值10 mg/m3,同时考虑临近的同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的共同影响,区域最大浓度贡献也仅6.3 mg/m3左右,叠加本底浓度,也符合 GB3095-1996二级标准。当出现平行于公路的风向时,在公路运营的中后期、在小风时将在路沿(即离中心线 35m处)略出现超标, 其他时段及风速下, 预测值都较小,主要影响在距离路肩020m 范围内。同时考虑临近的同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的汽车尾气影响,将在下坂村处两公路中间出现局部小范围(约1hm2)超标,但不会对居民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当出现垂直于

12、公路的风向,因公路较宽,在路肩外的浓度贡献都比较小,均在0.16mg/m3以下,同时考虑高速公路莆秀支线的影响,也不会出现超标。综合分析认为:本公路汽车排放的尾气中CO 对区域环境空气影响都比较小,同时考虑同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的影响,并叠加本底浓度,公路8 两侧评价范围内的 CO 都达标。 排放的 NO2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也不大,在出现与公路平行的小风时在路沿处略超标,同时考虑临近公路影响,主要在下坂村公路一侧20m范围内局部超标, 但不会对居民点的环境空气产生影响。6.3 环境噪声施工期声环境影响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在距施工场地40m以外地方符合标准限值; 夜间距施工场地 300m 处符合标准

13、限值,施工场地边界(公路红线外)噪声达标可能性小。其实际影响是近距离内的居民点,对下坂、善乡、沟尾、凌厝和歧厝等五个村的第一 三排的约 100 户居民以及渠桥二中、凌厝小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影响范围窄、影响时段短、可恢复的特点。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经预测公路边界昼间基本都达标、而夜间超标。在开阔地带,在4 类区内(即公路两侧50m 范围内)昼间都符合4 类区标准( 70dB) ;公路运营初期、中期夜间也达标,但后期交通量增大而出现超标。根据对现状居民点测点的预测结果,临近的村落受交通噪声较大,最大增加量达 16.6dB 。下坂村后李自然村初期昼夜间均达标,夜间在中后期出现超标,最大超标量达2.

14、4dB ;善乡村均达标;凌厝村、歧厝村测点基本上都超标,但超标量不大,凌厝村最大超标2.4dB、歧厝村最大超标5.4 dB。位于拟划定的 4 类区内的沟尾村沟尾自然村测点,昼间噪声均达4 类标准,但夜间在中后期略有超标(中期超标0.5dB、后期超标准 2.4 dB) 。根据预测结果和类比分析,交通噪声对临路一侧的前三排居民影响比较9 大。公路运营后,在距路肩50m范围内凌厝小学昼夜均出现超标,昼间超标 0.04.4dB之间、夜间超标 1.07.5 dB之间,该小学夜间没有教学活动和教师值班,夜间交通噪声对其实际影响不大,但昼间会受交通噪声一定影响。沟尾小学距离本公路较远,受交通噪声影响不大,不

15、同时期预测值均达标(2 类标准) ;渠桥二中在公路运营初期受交通噪声影响不大,而中后期昼间超标不大,在0.8 dB 以下,而夜间超标1.74.0 dB,因本学校属于初级中学,夜间没有教学和学生住宿,所以交通噪声对夜间的实际影响不大; 新塘小学虽临近本公路,但之间有民房隔离,交通噪声对其不大。同时考虑同三高速公路莆秀支线的影响时,经分析拟建的两条公路不会对同一处的敏感点产生交通噪声协同影响。6.4 固体废物的处置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将产生15吨生活垃圾,集中定期运往大湖垃圾处理场处理。包装材料、废弃建筑材料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也交当地环卫部门处理。工程土方尽量在施工段内平衡,弃方及时运至荔

16、港大道工地作为填方。通过宣传和制定法规,禁止乘客在公路上乱丢弃饮料袋、易拉罐等垃圾,以保持公路两侧的清洁。通过以上措施后,少量的固体废物对区域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6.5 生态环境 对动植物的影响10 拟建公路对沿线区域的野生植物无明显影响。沿线植被以当地常见的农田植被(如水稻、蔬菜、田间杂草以及部分果树)为主,施工扬尘对公路两侧数百米范围内的植被有一定的影响,但该影响是短暂的、 可恢复的,拟建公路建设对沿线植被的影响不大。由于拟建公路处于土地开发程度高、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沿线多为适应性较强的一般性小动物和家禽家畜。因此,拟建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基本上不会有影响。 水土流失的影响本工程全线大部分为挖方段,在路基施工期内预计总的水土流失量为361.2 t 。处置不当,水土流失将可能对附近的农田造成影响,并破坏景观,影响水质,甚至堵塞河道、影响行洪。甚至通过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后,可大大减缓水土流失的影响, 且随路基施工结束后而基本停止流失。 对防洪、农田灌溉的影响城港大道经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