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377133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课堂 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制度的构成、起源和功能,一、制度的内涵与构成 二、制度的起源 三、制度的功能,一、制度的内涵与构成,1. 制度的内涵 2. 制度的构成,1. 制度的内涵,凡勃伦 康芒斯 格鲁奇 诺思 青木昌彦 舒尔茨 制度的具体内涵 “制度”与“制度安排”的关系,凡勃伦(Veblen, T.)的制度定义,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经济制度,就是在社会的生活过程中接触到它处的物质环境时如何继续前进的习惯方式。,康芒斯(Commons, J. R.)的制度定义,制度是指约束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而在集体行动中,最重要的是法律制度。,格鲁奇(Gruchy, A. G.)

2、的制度定义,各种类型的制度都具有规则性、系统性或规律性,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制度是构成统一整体的各个项目相互依存或相互影响的综合体或图式。,诺思(North, G. C.)的制度定义,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 博弈规则包括两大类:正式规则(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和非正式规则(规范和习俗)。 完全的制度移植往往难以奏效,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制度定义,归纳了博弈论视野下的三种制度观。通过将经济过程类比于博弈过程,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将制度看做是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 青木昌彦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

3、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相关域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又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再生产出来。,舒尔茨(Schultz, T. W.) 的制度定义,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在舒尔茨看来,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他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对制度作了经典性的分类:(1)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 (2)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公司、保险。(3)用

4、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制度。(4)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制度的具体内涵,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 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制度是一种公共规则,这是就制度的最终状态来说的。但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开始并不是作为“公共品”来生产的。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与其他“公共品” 有一定的区别:第一,一般公共品都是有形的,而作为“公共品”的制度则是无形的;第二,一般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但作为“公共品”的制度,有的可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制度和组织是不相同的。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组织就是社会玩游戏的角色。,“制度”与“制

5、度安排”的关系,制度安排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制度安排可能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它可能是暂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的。 制度安排有两大目标:一是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二是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 (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 制度安排与人和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也有人把制度定义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契约关系”。,2. 制度的构成,(1)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 (2)正式约

6、束(Formal Constraints) (3)实施机制 (4)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关系 (5)软政权,(1)非正式约束(Informal Constraint),非正式约束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 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因素。其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 意识形态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它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习惯也是一项重要的非正式约束。,意识形态的制度性作用,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

7、“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简化决策过程。换言之,“好”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 它所内在的与公平、公正相关的道德和伦理评价有助于缩减人们在相互对立的理性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 当人们的经验与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们便试图发展一套更“适合”于其经验的合理解释,即新的意识形态来节约认识世界和处理相互关系的费用。,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信息费用的工具。 成功的意识形态能有效地克服“搭便车”问题。 意识形态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和法院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习惯的作用,习惯可以定义为所有在正式规则无定义的场合起着规范人们行为的

8、作用的惯例或作为“标准”的行为。 习惯也可以被理解为由文化过程和个人在某时刻以前所积累的经验所决定的标准行为。 尼尔森(Nelson,R. R.)和温特(Winter, S. G.)认为,一种行为若能成功地应付反复出现的某种环境,就可能被人类理性固定下来成为习惯。诺思称这种过程为“习惯性行为(Habitual Behavior)”。,(2)正式约束(Formal Constraints),正式约束,也称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 正式约束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以及由这一系列的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 正式约束可作如下分类:界定两人在分工中的“责任”的规则。界定每个人可以

9、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的规则。关于惩罚的规则。“度量衡”规则,正式约束(续),规则的实施也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 在正式约束中,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政治规则与经济规则关系的界定不同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政治规则通常是决定着经济规则。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注意政治规则与有效产权形成的关系。只有在设计一项规则即产权的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导致产权的出现。在这种规则的等级结构中,政治规则的有效性是产权有效的关键。,(3)实施机制,实施机制的建立根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交换的复杂度。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合作者双方信息不对称 强制性的实施机制是任何契约能够实施的基本前提

10、。 检验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或是否具有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成本极高,从而使任何违约行为都变得不划算,即违约成本大于违约收益。,实施机制(续一),假如把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都界定为一种契约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揭示契约的实施程度与实施机制的内在联系。违约数量的上升,表明契约的实施程度下降。 假定违约同违约被发现的可能性、同违约后的惩罚、同从事合法与其他非法活动可得到的收入、违约意愿等其他变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可用函数表示:Qj=Qj(pj,fj,uj) Qj表示特定时期的违约数量, pj表示每桩违约被发现的可能性, fj表示每桩违约

11、被发现后的惩罚, uj是代表所有其他影响的混合变量。,实施机制(续二),Pj或fj的任何增加(实施机制的强化)都会减少违约行为的预期效用,因而减少违约数量。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制度实施机制的主体一般都是国家。即交换者委托国家执行实施职能,国家能否有效行使代理职能 (或实施职能)至少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实施者有自己的效用函数,他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要受到自己利益的影响。发现、衡量违约和惩罚违约者也要花费成本。,(4)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关系,从变革的速度看,正式约束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而非正式约束的改变却是长期的过程。 从制度的可移植性来看,一些正式约束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是可

12、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非正式 约束由于内在着传统根性和历史积淀,其可移植性就差得多。 殖民者定居的区域得益于制度移植。如果殖民者不定居,制度移植可能导致制度无效率。,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关系(续),制度移植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输入国的环境以及对制度移植的认可度。 正式约束只有在社会认可,即与非正式约束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必须相容的原理,对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变迁的国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改变了的正式约束与持续的非正式约束之间的紧张程度,对经济变化的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外再好的正式规则,若远远偏离了土生土长的非正式规则,也

13、将变成无效的规则。,(5)软政权,缪尔达尔(Myrdal, G.)在研究南亚经济问题时,提出了软政权这个概念。 “软政权”的根本含义是即使制定了法律,它们也不被遵守、不易实施。 “软政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的随意性控制。这种随意控制必然会产生设租-寻租现象。 “软政权” 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根本上讲,软政权的主要原因是权力集中在上等阶层手中。 与“软政权”相对应的是“硬政权”。 软政权与寻租和腐败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软政权这个概念有利于我们从深层次上认识发展中国家的寻租问题。,行政的随意性控制与 设租-寻租现象产生的关系,松弛和随意可以为那些掌握着经济、社会和政治大权

14、的人所利用来牟取个人私利。 在软政权中,相互矛盾的控制的广泛存在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控制。 行使行政随意性控制的官员和政治家在这种控制的维护和进一步扩大中有着既得利益。,“硬政权”,由“软政权”向“硬政权”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减少寻租和腐败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产权强化、政权硬化、制度化、法律化及经济自由化的过程。 自由政权的特征之一是以高度的个人廉洁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和行政体制。,软政权与寻租和腐败的关系,软政权与寻租和腐败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 一方面,软政权为寻租和腐败提供了一种大环境,一种条件。 另一方面,寻租和腐败的盛行又是让这些国家保持软政权的巨大力量。,“软政权”概念对认

15、识发展中国家的寻租问题的意义,奥斯特罗姆(Ostrom, Vincent)证明,软政权实质上是一个由少数人设计的、用以最大化政治控制和寻租活动的政体。 软政权造成了市场机制的错误配置。在一个寻租社会里,人们并不是把精力、时间及财力用在增加社会财富的生产性活动中,而是把这些用在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之中。,“软政权”的后果,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难以有效确立或发挥作用。 扭曲了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人们不是把精力放在寻利上,而是用在寻租上。 软政权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政企分开改革的进程。 软政权现象的存在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 软政权现象降低了政府的权威,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发展。,二、制度的起源

16、,1.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2. 制度的起源,1.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第一种类型的制度稀缺源于制度供给的有关约束条件,即制度变迁的条件和成本限制了人们的选择空间。 第二种类型的制度稀缺是由资源稀缺性产生的,即与经济技术因素相关的自然禀赋和物质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引致制度稀缺。 第三种类型的制度稀缺根源于制度安排的非专利特征。这类稀缺可视之为利益制约下的制度稀缺。 第四种类型的制度稀缺是指制度比技术手段具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 。 制度稀缺的程度还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创新的环境等因素有关。,2. 制度的起源,以往的经济理论都把制度看成是资源配置的外生变量,从而只能说明竞争,而不能说明合作带来的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在理论模型中引入制度变量后,就能说明竞争的双方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如何才能实现合作。简言之,制度的功能就是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制度变量的引入使得理论模型从说明抽象的、简单的状态发展到解释复杂的、具体的现实世界。,制度的起源(续 ),(l)“囚徒困境“模型 (2)科斯制度起源理论:交易费用 (3)诺思制度起源理论:从简单的交换形式到非个人交换形式 (4)财产制度的起源:一个思想实验 (5)关于制度起源及其理论的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