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81170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感染护理查房,肾三科 李晓红,查 房 目 的,1学习泌尿系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2针对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学习该患者的护理问题及相关护理措施。3.重点探讨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主 要 内 容,知识学习 病史汇报 护理问题和措施讨论,知识学习,定义: 泌尿系感染(尿路感染):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之一。 是成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男性少发,女:男8:1未婚少女发病率2%,已婚女性5%,孕妇7%,老年10%,知识学习,根据感染的部位分为上尿路感染(即输尿管膀胱入口以上,一般指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

2、染(指膀胱炎和尿道炎)。 根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具体可分为细菌性尿感、真菌性尿感等。以细菌性尿感最为常见,故临床上尿感这个术语通常指细菌性尿感。,知识学习,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又分有症状尿感和无症状尿感。 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复杂性尿感指伴有尿路梗阻、尿流不畅、结石、尿路先天畸形、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 根据病史又分为初发和再发。后者又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知识学习,泌尿系感染的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致病菌 发病机制-感染途径、机体防御能力、易感因素,病因,病因:,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抵抗力的对抗结果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能引起尿路感染,

3、病因,细菌的吸附能力是重要的致病力,致病力强的细菌才引起急性非复杂性尿感,急性复杂性尿感不一定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致病菌,发病机制,上行感染(逆行感染) 最常见正常寄生菌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损伤细菌的毒力大 血行感染:较为少见,不及10%,比较多见于新生儿感染灶的细菌经血流到达肾脏(败血症) 淋巴管感染:更为少见通过淋巴管交通支 直接感染:十分罕见 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直接侵入肾脏,发病机制,尿路通畅时尿液能冲走绝大部分细菌,男性排尿时前列腺液有杀菌作用,尿路粘膜可分泌IgG、IgA,尿液含高浓度尿素和有机酸,pH值低,防御体系,发病机制,泌尿系统畸形或尿路有复杂情况致尿流

4、不通畅,尿路器械的使用,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的炎性病灶,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女性尿道短而直,易感因素,临场表现,膀胱炎 急性肾盂肾炎 无症状性细菌尿,临场表现(一),占尿路感染的60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腹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尿检异常:常有白细胞尿,30%有血尿,偶有 肉眼血尿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约为75。,膀胱炎,膀胱刺激征,临场表现(二),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感染性炎症。(1)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全身酸痛、乏力、高热、体温多在38以上。 (2)泌尿系统表现:尿频、尿急、尿痛。 下腹部不适,腰痛,肾区叩击痛,可有脓尿、血尿。

5、 (3)并发症,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三),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感症状,常于尿检时发现。 多见于老年人和孕妇,超过六十岁的妇女可达10。 菌尿可来自膀胱或肾,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患者可长期无症状,尿常规可无明显异常,但尿培养有真性菌尿。 细菌尿本身不会影响老年人的寿命,如不治疗,约20%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性菌尿,临床表现,比较鉴别,治疗要点,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勤排尿;女童应注意清洁外阴。口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减轻膀胱刺激症状和增强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和磺胺类的疗效。有严重膀胱刺激症状者可适当使用巴比妥、地西泮等镇静剂,解痉药可用抗胆碱类药如654-

6、2. 抗菌治疗 宜及早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在留送尿培养后即可。婴幼儿难以区分感染部位、且有全身症状者均按上尿路感染用药;年长儿若能区分感染部位则治疗方法不同。上尿路感染应选择血药浓度高的抗生素,下尿路感染应选择尿浓度高的抗生素。,病 历 汇 报,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不尽、尿等待,发现高血压5年,未予诊断与治疗,于7个月前突然出现排尿困难,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查前列腺彩超示:前列腺增生,泌尿系彩超示:尿储留,尿常规:蛋白-,潜血-,白细胞数10-15/HPF,诊断:“尿储留 泌尿系感染 前列腺增生”,给予“头孢呋辛酯片0.25口服2/日”7天,症状不缓解,未复查,于5

7、个月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门诊行“留置导尿管术”,1个月换1次导尿管。患者于10天前再次就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零医院,”更换导尿管。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于2016-12-19 14:40就诊于我院。 初步诊断:梗阻性肾病,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导尿管留置术后,尿路感染。,实验室检查,尿白细胞:48.5/HPF 尿细菌:+ C反应蛋白:14.86mg/L 内生肌酐清除率:30.04ml/min,目前治疗方案,降压 活血抗凝 消炎抗菌 保护肾功能 化验检测 清洁护理,针对本患者,该患者存在那些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采取哪些护理措施?,护理问题及措施,1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

8、 ,尿失禁、排尿困难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2知识缺乏 : 缺乏有关疾病防治知识 3.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脓肿,肾功能损伤,(二)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发作期,卧床休息,取屈曲位,尽量勿站立 或坐直; 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分紧张加重尿频 2.增加水分摄入:尿感者每天摄水量不低于2000ml,保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 3.对于尿失禁、排尿困难的症状给予留置导尿,并做好日常护理 3.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 4.缓解疼痛:指导病人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 5.遵医嘱用药,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排尿困难,对于尿失禁、排尿困难的问题,所采取的护理

9、措施:,1、留置导尿 2、尿道口护理 3、膀胱冲洗 4、腹部热敷和按摩,护理措施,(二)护理措施,1.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本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以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告知保持尿道口周围皮肤清洁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演示讲解尿道口清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强调多饮水勤排尿的重要性。,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防治知识,(二)护理措施,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2.注意休息。 3.活动时若出现头昏、乏力立即停止活动。 4.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无耐力:与长期卧床行动不便有关,(二)护理措施,1.观察尿色,尿量以初步判断有无坏死和脓肿,肾功能有无损害。 2.注意血尿生

10、化指标是否有异常。 3.指导其勿擅自服用对肾脏有损害药物,积极治疗。,潜在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脓肿、肾功能损坏,重点探讨,留置导尿术,是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它是目前治疗排尿困难、 观察尿量的主要手段。所以在留置尿管期间,预防泌尿道感染最为重要。而此患者本身就具有泌尿系感染,故对此患者采用的这一措施更需谨慎。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留置导尿管致泌尿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讨论,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道感染都 有哪些相关因素?,感染因素,1.导尿操作 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或消毒不严格而导尿时无菌操作不正规或消毒不严格而致。可因插管时污染了导管的末端,拔出 的尿管未经消毒重新插入,

11、插管时尿道口等部位消毒不严格,强行插管等,细菌会沿导尿管与尿道间隙上行,导致尿路感染。 2.集尿袋更换时间基础护理书上要求,尿袋要每天更换一个,但据有关学者研究,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和每日更换一次集尿袋的尿路感染情况无差异。因留置尿管的腔内逆行感染病原菌多来自集尿系统、尿袋与膀胱冲洗液,尿袋更换过勤破坏了系统的密闭性,反而会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机会。,感染因素,3.膀胱冲洗因集尿系统的反复开放,通过冲洗液、冲洗管和护士的 手等途径引起的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多。膀胱冲洗液的种类与感染的发生并无影响。 4.尿管留置时间留置尿管的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发生成正比,留置尿管时 间长是重要的感染危险因素,尿管长时间的置

12、于尿道内 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降低了膀胱对细菌的机械 防御能力,使细菌容易逆行至泌尿系繁殖而应发感染。5.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研究显示,病原菌以真菌为主,其次是格兰阴性菌和格兰阳性菌,病原菌以真菌为主不能排除与使用抗生素有关。,讨论,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对 策来尽量减少感染的发生吗?,针对导致感染因素的第一点的对策,.要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 对医护人员要加强院内感染和消毒防范意识,导尿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 技术操作 ,动作要轻柔,耐心细致,以免导管机械性 损伤尿道粘膜,这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要特别注 意固定尿管的左手必须保持无菌,绝不能接触消毒后 的皮肤 保证见尿后再插入尿道,尿管绝

13、对无菌。为女 患者导尿时,应辨清尿道口,若误入尿道口或尿管手 套疑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还应避免反复多次插入, 缩短操作时间,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医院尿路感染的 发生。,对尿袋更换和膀胱冲洗的对策,对留置尿管的病人,采用密闭式连续引流,妥善固定,尽量保持其密闭性,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及频繁取尿标本等动作,以减少细菌污染。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引流管弯曲受压。留置尿管期间,不主张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具有抗菌 能力的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君主而引发感染。为了避免膀胱冲洗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 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喝水,24小时饮水量应大于3000毫升,

14、增加尿量,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维持尿液引流通畅的目的。,针对留置尿管时间的对策,针对留置尿管时间,临床上要严格掌握留置尿管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插管,(如尿失禁)应每日评估留管的必要性,只要病情允许应尽早拔除尿管,以减少感染机会。,针对抗生素的使用对策,针对抗生素的使用,要合理使用抗生 素,原则上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种类、作用范围、毒性来选择抗生素。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针,严禁滥用及频繁用药,慎用广谱 抗生素,尽量控制或避免使用预防性药物,因抗生素非 但不能预防感染,反而加重医院尿路感染的形成。并且 掌握给药的方法和用药的时间,尽量缩短用药时间,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病,尽早解除梗阻,避免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二重感染的机危险。,总结,对于今天的查房内容: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及对策,最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病人自身要注意个人卫生 第二方面是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操作要规范无菌,基础护理认真到位,保持管路通畅清洁 第三点就是用药方面,合理使用抗生素。,谢谢聆听!,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石家庄肾病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