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3680201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传染病培训幻灯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白 银 市 康 复 医 院,最新法定传染病分类及报告时限,传染病分类,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目前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丙类传染病11种。,传染病分类,(一)甲类传染病 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传染病分类,(二)乙类传染病 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

2、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病分类,(三)丙类传染病 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包括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28号)将人感染

3、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报告时限,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报告。,2016年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结 核 病白 银 市 康 复 医 院,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卫 生 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医 政 司 中 国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编,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一、发现对象和方式 (一)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咳嗽、咳痰2周、咯血、血痰是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具有以上任何一

4、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二)发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发现的对象,其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发现的主要对象。,肺结核患者的发现,(三)发现方式 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有: 1. 因症就诊 指患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后,主动到结防机构就诊。 2. 转诊 指患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到医疗机构(不包括结防机构)就诊,经X线或痰菌检查等诊断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后,患者携带医生填写的转诊单到结防机构就诊。,肺结核患者的发现,3. 追踪 指对于医疗机构疫情报告(转诊)的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未按时到结防机构检查,

5、由结防机构或乡、村医生进行追踪,使其到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4. 因症推荐 指医务人员或有关人员将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并督促到结防机构接受检查。,肺结核患者的发现,5. 接触者检查 对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同学、同事、邻居等有症状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检查。 6. 健康检查 开展健康体检的机构在进行健康体检时,要关注结核病高发人群和重点行业的人群,以便及时发现和转诊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的发现,(1)高发人群: 进入城市谋业的流动人口或移民、来自结核病高发地区和国家的外籍求职者; 儿童及青少年中结素反应强阳性者; 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集体或人群; 糖尿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矽肺、艾滋

6、病病毒感染者(HIV)及艾滋病(AIDS)患者等。 (2)重点行业健康检查对象: 托幼机构职工及中小学教职工;,肺结核患者的发现, 入伍新兵、大学新生、企事业招工对象及由农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城市工作或学习者; 与社会人群接触多、易受感染的卫生服务行业职工; 接触职业性有害物质的厂矿、企业职工(如粉尘作业、接触有害气体等)。,肺结核患者的发现,7、其他 如流行病学调查等,结核诊断标准,1. 肺结核诊断标准 按照新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WS 2882008):肺结核诊断分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确诊病例 1) 痰涂片检查阳性即涂阳肺结核 2) 痰

7、涂片阴性但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即仅培阳肺结核 3) 肺部病变标本病理学诊断为结核病变者。,结核诊断标准,凡符合下列三项之一者为涂阳肺结核病例: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结核诊断标准,凡同时符合下列二项者为仅培阳肺结核病例: 痰涂片阴性; 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加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结核诊断标准,(2)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涂阴肺结核) 1) 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

8、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和伴有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等肺结核可疑症状。 2) 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和5个单位结核菌素(PPD)试验强阳性。,结核诊断标准,3) 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和抗结核抗体检查阳性。 4) 三次痰涂片阴性,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及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者。 5) 三次痰涂片阴性的疑似肺结核病例经诊断性治疗或随访观察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者。,结核诊断标准,(3)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 5岁以下儿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及与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有肺结核可疑症状

9、及5单位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 2)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与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结核病分类,按照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为以下五类: 原发性肺结核(简写为)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简写为) 继发性肺结核(简写为) 结核性胸膜炎(简写为) 其他肺外结核(简写为) 说明:气管支气管结核按型肺结核进行分类。,结核病分类,结核性胸膜炎诊断要点 1. 胸水查到结核菌或胸膜活检病理学检查发现结核病变可确诊。 2. 具有典型的胸膜炎症状及体征,同时符合以下辅助指标中一项及以上者或临床上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可诊断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 (1) 结核菌素(PPD,5)皮肤试验反

10、应15mm; (3) 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 (3) 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 (4)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符合结核性渗出液改变。,结核病分类,(十)涂阴肺结核诊断要求 1. 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必须由放射医生和门诊医生联合病案讨论会确认,必要时请上级结防机构会诊后诊断。 2. 对一时不能确诊而疑似炎症的患者可进行抗炎治疗观察(一般观察2周)或其它方法进一步检查后确诊,可暂不登记结核病人登记本中。诊断性抗炎治疗不应选择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等具有明显的抗结核活性的药物。,结核病分类,3. 对经抗炎治疗仍怀疑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推荐使用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一般治疗1-

11、2月。此类患者可登记在结核病人登记本中,如最后否定诊断,以变更诊断确定转归。 4. 经各级各类综合医疗机构转诊到位和追踪到位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需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进行检查和定诊。,肺结核疫情报告,三、肺结核疫情报告 (一)报告依据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报告的要求,对肺结核病例限时进行报告。 (二)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防机构)、各类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乡村医生和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肺结核疫情报告,(三)报告对象 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肺

12、结核患者为病例报告对象,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4类。 (四)报告时限 凡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到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防机构)。,订正与查重,(六)订正与查重 1、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2.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

13、构填写订正卡并向患者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结防机构报告。,四、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一)医疗机构转诊 医疗机构分管院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接诊医生负责肺结核患者的疫情报告卡填写和转诊工作,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负责肺结核患者的登记与管理工作。 1. 转诊对象 不需要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以及出院后仍需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四、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2. 转诊程序 (1)填写转诊单:对需转诊的对象,医疗机构要填写“肺结核患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由医疗机构备案;一份由医疗机构送达指定的结防机构;一份由患者

14、携带,到指定的结防机构就诊。 (2)转诊前健康教育及转诊:医疗机构转诊医生在转诊患者前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解释他/她可能患了肺结核,并讲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以及要转诊到结防机构的原因等内容,然后嘱患者及时到结防机构就诊,四、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3)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每天收集转诊单,并及时核对填写资料,对患者相关信息,尤其是患者联系信息不详的,要督促转诊医生及时更正。同时填写“医院肺结核患者及疑似患者转诊登记本”。 医疗机构内各有关科室要及时详细填写门诊工作日志、放射科结核患者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出入院登记本等。,四、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3. 转诊要求 (1)患

15、者转诊单填写不能漏项,特别是患者联系地址和电话必须询问后填写清楚。 (2)对患者的住院和出院情况及时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进行订正。,第五章 肺结核的化学治疗,肺结核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给予及时治疗。合理的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是迅速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治愈患者的关键措施。 一、治疗对象 凡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都是化疗的对象,其中痰涂片阳性患者是化疗的主要对象,尤以新涂阳患者为重点。 免费化疗对象: 1. 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2. 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第五章 肺结核的化学治疗,二、治疗方式 肺结核患者以不住院化疗为主。对少数危急、重症肺结核患者,伴有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

16、以及抗结核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住院治疗。患者出院后应转至结防机构或定点医院继续实施严格的治疗管理,直至疗程结束。,三、药物种类,常用抗结核药物种类 异烟肼(Isoniazid,简写INH,H)片剂,每片0.1g,特制每片0.3g 利福平(Rifampicin,简写RFP,R)胶囊剂,每粒0.15g,特制每粒0.3g 利福喷丁(Rifapentine)胶囊剂,每粒0.15g,药物种类,吡嗪酰胺(Pyrazinamide,简写PZA,Z)片剂,每片0.25g,特制每片0.5g 乙胺丁醇(Ethambutol,简写EMB,E)片剂,每片0.25g 链霉素(Streptomycin,简写SM,S)注射剂(硫酸盐),每支0.75g,第八章 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二)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负责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接诊,同时是疫情报告和转诊的责任人,也是发现患者和实行督导化疗管理的实施者。他们只有掌握最准确的知识,才能做到正确诊断和自我防护,才能向患者及相关人员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活动包括: 1. 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的肺科、传染科和防保科医生和基层专职或兼职防痨医生进行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