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3653694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修)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62016 级级 1111 月份月份历史选修试卷历史选修试卷(考试时间:(考试时间:6060 分钟分钟 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命题人:陈国兵命题时间:命题人:陈国兵命题时间:2017-11-252017-11-2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4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计分,计 8080 分)分)1. 季羡林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下列能佐证这一

2、说法的有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 B. C. D. 【答案】D【解析】 “仁者爱人” 、 “兼爱” “非攻” 、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天道自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君民之间的和谐,故本题只有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2.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 70 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A.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 维护“大一统”的需要C. 道学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 统治集团内部权

3、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汉初推行无为而治 ”到“汉武帝刘彻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本质上服务于加强专制皇权,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干“实际上反映了”要求,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政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服务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审题和作答的时候,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汉初的“无为而治” ,还是汉武帝刘彻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方” ,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加强皇权。3.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4、。”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影响,作者认为其A. 推动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B. 促进了儒学的政治化C. 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D. 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答案】A【解析】朱熹的思想吧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角度,实现儒学的世俗化,材料“朱熹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可以看出,朱熹的贡献是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故A 正确;政治化、哲学化和宗教化均不是材料反映主旨,排除。4.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

5、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 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B. 韩非的中央集权思想C.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D.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 ,材料主旨体现的是王夫之“统治者与民休息”的主张,这与道家老子“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 项提及的是法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君民关系” ,排除 C;题干信息体现不出孔子“仁”的主张,排除 D。故选 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概况;中国传统文

6、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把握到以下方面: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的局面。5.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以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 ”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A. 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B. 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 对

7、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D. 仍固守“天下一统” “朝贡贸易”的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 “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材料中体现出中国仍然存在“朝贡贸易”的思想,故正确;中开始说法不符合题意;中实质不符合材料主旨;中心存不满与题意不符。6.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材料评价的是A. 顽固派的“抱义而处”B.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C.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D. 革命派的“三民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

8、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所以本题中“漂亮的拳击手套”肯定是指 B。A 不主张向西方学习,错误,CD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是表面的“漂亮的拳击手套”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中体西用思想【名师点睛】 “中体西用” ,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换句话说,就是要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社会的轨道里。它以“体用” 、“本末”的关系,努力论证着中西文化可以相容、可以互补,努力论

9、证着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因此可以说“中体西用”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着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综观它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中体西用”论无异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7. 20 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 1906 年至 1908 年就有 50 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这种现象A.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B.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C.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 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10、答案】D【解析】20 世纪初,立宪派成立立宪团体、创办报刊、开展国会请愿运动,这些活动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立宪派并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故 A、B 不对;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排除 C 项;故选 D。8. 19 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 世纪 90 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 ,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这反映出其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 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 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C. 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 将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了在西方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无所不在的物质后,维新派把传统儒家思想

11、中的仁视为世界的本体,突出反映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故选。A项错误,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项错误,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吸收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并不是全盘接纳。点睛: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比较.9. 下面是 19171921 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图。据此可得出的推论是A.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B. 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 新青年的撰稿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 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排除 A。C 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

12、除。 新青年与每周评论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排除 D。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所占比例上看,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 项符合题意。10. 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 19491956 年B. 19561966 年C. 19661976 年D. 19781988 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红与专 ” 、 “用毛泽东思想战胜疾病” 、 “红卫兵” ,不难判断出这最有可能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科书。十年“文化大革

13、命” ,即 19661976 年。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C。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相关状况11. 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 ”毛泽东的这番话符合A. “一边倒”政策B.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C. “双百”方针D.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即“双百”方针的概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

14、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所以答案选 C。A 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B、D 与材料无关,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 的概念12.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此卫星被命名为A. “东方红”B. “神舟”C. “嫦娥”D. “银河”【答案】A【解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故 A 正确;B 是第一艘载人飞船的称号;C和 D 不符合题意。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以下属于 20 世纪 80 年代教

15、育领域举措、成就的是A. 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B. 恢复高考制度C.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D.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A 是 1984 年,B 是 1997 年,C 是 1983 年,D 是 1950 年。故选 C。14. 下图是 1957 年周恩来总理看绍剧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 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C.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 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中快

16、乐的演员和快乐的总理是文艺事业获得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种成绩得益于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的贯彻。15.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教事业的发展,把教育事业摆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下列不属于能促进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有A. 提出“二为”总方向B. 提出“三个面向”C. 颁布义务教育法D.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解析】 “二为”总方向属于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故 A 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属于新时期教育事业表现。点睛:中国共产党中央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和任务,提出的新的文艺工作的总口号,用以取代沿用多年而过时了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1980 年 7 月 26 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向人们传达了党中央的这一精神。通常简称为“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16.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技成就中使中国在空间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A. “神舟”号宇宙飞船成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