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之我见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652697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写结合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结合之我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活用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能力浦东新区实验小学顾英姿“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学生的读、写实践能力不是“听”会的,“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 语) 。而这种实践在我们的课堂上则体现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阅读与写作是吸收与释放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阅读中学生明白了文章 “写了什么” 、 “怎么写的”、 “为什么要这样写”的奥秘,然后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从而达到语文能力提高的目的。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常常因教师刻意追求读写结合这种教学形式而忽略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贯穿全文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

2、一项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读写结合的功能应体现在梳理整篇课文的教学中。一次小练笔相当于一个教学过程,各个练笔相互连系,贯穿全文。既理清课文脉络,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而每次小练笔环环相扣,由表及里,通过几次不同要求的阅读一一呈现,建构起一个连贯的、有逻辑的课堂教学。如鲍叔牙真心侍友一课,我贯穿课文内容,设计了三次读写结合教学:1.初读课文,完成填空:课 文 讲 了 鲍 叔 牙次朋 友 管 仲 的 故 事 , 分 别是;。这个小练笔训练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利用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并且要求学生抓住要点,语句通顺。也完成了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教学

3、目标。2.默读课文,运用课文中的事例把句子写完整。鲍叔牙真心帮助管仲做生意。打仗中,鲍叔牙真心护管仲。鲍叔牙真心让管仲。这个小练笔引导学生抓住“真心”一词,抓掘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体会鲍叔牙对管仲的真诚帮助, 从而完成精读课文, 提炼中心的目标。 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训练了总分形式的段式写作。3有感情朗读课文,想象管仲的内心想法,面 对 这 样 一 位 挚 友 , 如 果 你 是 管 仲 , 你 想 对 鲍 叔 牙 说 :“”你想对大家说:“”真正的朋友应该这个练笔通过对管仲内心活动的想象,达到表达感受, 升华中心的目标。 学生通过对提示,进行思考,理解真正的友谊是真诚的,是无私

4、的,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二、文道统一语文学习,最终是希望学生内化语言, 获得语言能力与人文意识的共同提升。转化是内化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应该在转化上下功夫,转化语言,转化问题,让学生在咀嚼、 品味语言意蕴的基础上获得思想的净化与灵魂的洗涤。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实现有机统一、和谐发展。如唯一的听众一文中, “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重复了三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由于文章较长, 学生往往会忽略这句话的深意,而这句话也是叩开全文中心的一把钥匙,于是我便设计了这样一次读写结合的练习:1. 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读212 节,划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语句。2看看这些神态描写有什么

5、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几处神态描写。3. 自读这几处神态描写, 展开想象,说说老教授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完成练习: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4. 再读这几句神态描写,想一想,通过这三次平静地望着我,你体会到什么?在这个读写练习中,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神态描写的特别之处,引领学生不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习了神态描写,还通过神态描写挖掘到文章的中心。从内容角度看,是对全文结构的梳理、概括;从情意角度看是对课文情感的挖掘和提炼。整个过程和谐、自然,水到渠成

6、。三、随文就练读写结合要求教师深入文本, 挖掘教材中的语言点, 以此为依托, 为凭借,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在探索发现中获得语言提升、 情感升华。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与情感,又要培养学生的“作者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与方法,让学生在语言形式的迁移运用中掌握方法,内化语言。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相对比较容易,而对文本特点的敏锐感知则显得困难。可准确把握文本特点往往能抓住训练的要义,设计出上佳的练习。如老舍的养花一文,语言质朴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精警的佳句, 有的只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对养花这项爱好的热衷。 在文章

7、的表达方式上, 作者夹叙夹议的语言,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文有如在听作者闲聊。这就是文本特色。 有些教师设计了学生体会老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显然有些勉为其难,我随文进行的读写结合练习如下:1. 在初读课文, 了解文章结构的基础上, 再读课文 23 节,划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语句。2. 想想这些心理活动由何而来。3. 再读课文 23 节, 品读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4. 根据前文所学的方法,针对第六节的赏花的内容,进行仿写。当送牛奶的夸赞时,。当花分根时,。当花分株时,。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不仅使学生学习了表达方法,积累了课文语言,而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练习与课文相得益彰,

8、一举多得。四、能力迁移“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同时, “教材又是很重要的例子” ,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以“拿来”的科学态度, 合理的运用达到读写能力的迁移。如宽容一文中,作者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交互描写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文章从作者(老公)的视角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以下读写结合练习:1.初读课文,文章写了哪些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人的性格特点。2.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特点。3.运用学到的方法,请你换一个角度(角色),来写一写这件事,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我经常因为学生选材不同而无法就一篇习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往往把习作和阅读单列开来,阅读中所积累的表达方式较难迁移至写作中去,给学生的习作能力提高带来了困难。设计这一读写结合练习,既统一了习作的素材, 又在阅读环境中搭建了一个写作的环境,以文中原有的语言、表达方法为基础,针对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的交互描写把一件事写具体进行训练。达到了从读到写的能力迁移。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活用读写结合小练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利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