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6288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3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的经济政策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2 经济史编号: 04 使用时间:编写人:姜芳审核人:陈少祥审批人: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第 4 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掌握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内容和特点,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渊源,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背景及表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我国封建制度如何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如重农抑商政策,以史为鉴,明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方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自学研读教材三遍:独立研读课本;依据导学案,通过对空白信息的完善,初步了解三种土地制度、“重农

2、抑商”、 “海禁”政策,勾划重要概念;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试着用两分法对“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进行评价;巩固和训练:初步构建“古代的经济政策”的知识体系,熟记重要知识点;建议AB层同学选做相关资料的基础选择题。预习案一、知识梳理(具体要求:阅读、勾画标注、记忆。建议: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要点记忆法;自查组内互查老师抽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由公有到私有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 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即“井田制 ” 。 (1)基本特点:国王把 土地 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 国王交纳贡赋。 庶民和

3、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2)瓦解: 春秋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 。周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税制改革:以公元前594 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 要按亩纳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废除 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发展途径: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进行土地

4、兼并,造成社会两 极分化。 (2)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 ,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 田亩 多寡收取赋税。思考:土地兼 并 会 导 致 什 么 样 的 社 会 问 题 ? 封 建 政 权 对 此 采 取 了 怎 样 的 应 对 措 施 ? 为什么?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 注:封建土地私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 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 二、 “重农抑商” 1原因:( 1)根本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统 治者为保护农业生产

5、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 2)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 农业生产 甚至危及封 建统治等问题。 2主要表现: ( 1)战国: 商鞅首倡 “重农抑商” ,提出 农业 是本业, 工商业是 末业 。 ( 2)西汉: 汉武帝 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 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 3)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 )政策,继续实 行专卖 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 (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直接原因: 明

6、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 猖獗。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 贸易 。 2表现: ( 1)明朝:明太祖 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 ” 。 ( 3)明清统治者虽曾开放海禁,但基本实行闭关 政策。 3影响: ( 1)积极: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的民族自卫作用。 ( 2)消极:妨碍海外市场 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 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注: “海禁

7、”与“闭关锁国”并不是说和海外完全没有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而是对其严加限制。思考:试讨论“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请 用 两 分 法思考之。思考:阻碍中国 资 本 主 义继 续 发 展 的因素有哪些?二、自学检测(具体要求:5 分钟限时闭卷完成)1 试概述奴隶社会土地制度“井田制的特点2.简要评价“重农抑商”政策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1793 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

8、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后来,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乾隆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1)原因: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2)看法: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3)政策:闭关锁国。(4)后果:不仅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9、,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2012海南卷历史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 “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 15221566 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

10、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年间(15671572 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 1 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2)原因:敌对

11、势力消亡;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影响:开禁促成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三、拓展提升(AB层选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宋陈亮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想要的 )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指流通 ) ,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 ( 指士、农、工、商) 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12、其末也。”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请回答:(1)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1)观点:正确。说明:农商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观点:黄宗羲:农工商皆本。雍正帝:农本抑末(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评价: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虽有利民考虑,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4)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看待: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或答“无农

13、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 言之有理,皆可。)四、当堂检测(5 分钟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括号内)1. (2010浙江文综 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 不得往日本 , 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C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 (2011江苏单科 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

14、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C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3 (2011福建文综15) 汉书 ?食货志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D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 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4 (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 , 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B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