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6286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下复习思考题一、词语解释1句读:指阅读古文时音节停顿的地方。句读就是断句。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2倒置:又叫“颠倒”或“错综”,是一种修辞方式,指不按正常的句式,着意造成词序的颠倒。例如: “谢公最小偏怜女” (元稹遣悲怀 )是“谢公偏怜最小女”的倒置。3并提:也称“合叙”。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本可以分别叙述的事情并列在一个句子里来表达,是一种修辞方式。例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为“夫种无一罪,身死;蠡无一罪,身亡。”的并提。互文 :指

2、的是在上下相对应的两个词语或句子中,上文举出一个方面而省去下文所说的一个方面,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这样一种修辞方式。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 “秦”与“汉”为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5引用:行文中援引一些现成的语言材料和历史故事,来说明问题、发表见解、表达感情, 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引用。根据援引的内容,引用可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三类。 例如:因为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自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则危,重耳在外则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引用春秋时晋国申生、

3、重耳的历史故事来启发刘表的长子刘琦。6代称:代程又称“借代”,是不直接称某一事物的固定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中内在联系的词语来代作称谓。例如:臣本布衣,躬耕南亩。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用平民的服饰“布衣”指代平民。7委婉:委婉就是不直言其事,用婉转、含蓄的语言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忌讳、避粗俗、避冒犯和交际辞令等四种。例如: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欲长侍足下,岂可得乎?(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在秦兵东进,形势危急时,用“欲长侍足下,岂可得乎”来催荆轲赶快启程去刺秦王。8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9中古音:指六朝到唐宋时

4、代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为代表。10对仗:对仗,就是两句的字数、句法结构和词类相同,互相成对,象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近体诗的律诗和长律讲究用对仗。例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1平仄: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发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长,古人称之为“平声”,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并且很短,古人称之为“仄声”。“仄”有人说即“侧”,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12. 小令:词前人按字数多少分成小令、中

5、调和长调三大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二、填空题1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 ,大致反映了 唐宋 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2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 。3明末古音学家陈第 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反对朱熹的 叶音说 。4王力先生考订诗经 时代古韵为29 部, 楚辞 时代为 30 部。5近体诗除了句数固定、押韵严格之外,还讲究平仄 和要求 对仗 。6近体诗中八句的叫律诗,四句的叫绝句 ,超过八句的叫长律 ,又叫排律。7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律诗都是八 句,绝句都是 四 句。8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 联,第三联

6、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一般在中间 两联用对仗。9词最初称曲子词,又叫长短 句,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叫词牌 。10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 。11词可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 、三叠 、四叠。12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叫衍文(或衍字) ,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叫脱文(或脱字) 。13唐代出现了一种不仅解释古书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的古书注解,一般称之为 疏,也称为 正义 。14譬喻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三个成分的隐现,可分为明喻 、暗喻 和借喻三类。15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忌讳 、避粗俗 、避冒犯

7、 和交际辞令 等四种。三、单项选择题1 “油”和“笛”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2 “辅”和“捕”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3 “菲”和“辈”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4 “哗”和“烨”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5 “怠”和“怡”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6 “仍”和“奶”这两个形声字的声

8、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7 “常”和“棠”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8 “稠”和“调”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9 汉书地理志下 : “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颜师古注:召读曰邵。“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给汉字注音以本字释假借字声训以具体释抽象10 荀子天论 : “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杨倞注:“信读为伸。” “读为”这个术语是用来()给汉字注音以本字释假借字声训以具体释抽象11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属于()古诗古

9、风近体诗入律古风12曹丕燕歌行诗属于()古诗古风近体诗入律古风13 焦仲卿妻诗属于()古诗古风近体诗入律古风14李白蜀道难诗属于()古诗古风近体诗入律古风15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属于()古诗古风近体诗入律古风四、指出并说明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式1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并提 。 “蚩尤请风伯、 雨师纵大风雨”意为“蚩尤请风伯纵大风,请雨师纵大雨。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互文 。句中“受任”与“奉命”互文见义,全句意为“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 ”3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

10、乖。(元稹遣悲怀 )倒置 。 “谢公最小偏怜女”是“谢公偏怜最小女”的倒置。4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煖不足于体与?(孟子梁惠王上)代称 。 “肥甘”代美味的食物,“轻煖”代高贵的衣服。5嫂蛇行匍伏。 (战国策秦策)譬喻 。用“蛇”来譬喻“嫂”,名词作状语式的隐喻。6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四)委婉 。用谦词“老臣”和“臣”称己,用谦词“贱息”称自己的儿子;代称 。用“黑衣”来代称王宫的卫士,因当时王宫的卫士穿黑色衣服。7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三国志魏志方技传)并提 。 “血脉流通”是“血流”和“脉通”的并提。8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

11、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左传僖公四年)委婉 。用敬词 “君”、 “惠” 来称说齐桓公,用谦词“敝邑” 来称自己的国家,用“寡君”来称自己的国君, 使用外交辞令说承蒙您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收容我的国君为同好,这本是我的君主的愿望,实际意思是抗议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入侵楚国,威胁自己的国君。9陈涉太息曰: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之家)借喻 。用燕子和麻雀譬喻其他庸者,用大雁和天鹅譬喻陈涉自己,句中直接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属譬喻中的借喻。10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 (同上)代称 。 “坚”指代铠甲, “锐”指代兵器

12、, “无道”指代君王, “社稷”指代国家,用相关的性状、特征来指代事物或人。11五帝之圣而死,三王之仁而死,五伯之贤而死,乌获之力而死,奔、育之勇焉而死。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处必然之势,可以少有补于秦,此臣之所大愿也,臣何患乎?(战国策秦策三)引用 。一连引用黄帝、颛顼、帝嚳、尧、舜五帝,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三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五霸,秦国力士乌获,卫国勇士孟奔和夏育的历史故事,来说明“死者,人之所必不免也。”都点出了人物,故属引事中的明引。12鳏寡不闻犬豕之食,煢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夸饰 。以“鳏寡不闻犬豕之食,煢独不见牛马之衣。”来形容社会富足,

13、“百姓殷阜,年登俗乐。 ”代称。 “鳏”本指老而无妻, “寡”本指老而无夫,此指称鳏夫、寡妇;“煢独” 本指孤独无依, 此指称孤独无依的人,以相关的性状来指代人。从全句来看语意重点是夸饰,故为借助式的夸饰。13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互文 。 “不曾缘客”和“今始为君”双句互文见义,全句意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14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肖统文选序 )倒置 。 “心游目想”应理解为“目游心想” 。之所以倒置是由于本句平仄的要求(心游目想:平平仄仄) 。15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

14、报任安书 )委婉 。以任安的字“少卿”称任安,以谦称“仆”称己。以“抱不测之罪”指被判腰斩,以“涉旬月,迫季冬”指过一个月将被处决。季冬,冬天的第三个月,即夏历十二月。汉代汉律规定,十二月处决犯人。“不可为讳” , 汉书作“不可讳” ,不能避忌,此以指任安死。16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庾信伯母李氏墓志铭) 代称 。以“耳顺”代称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 “六十而耳顺” 。为割裂式代称。17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代称 。以“耳顺”代称六十岁。语出论语为政: “六十而耳顺” 。为割裂式代称。18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棲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倒置。秋兴八首的颔联

15、(第二联),全句当理解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棲老碧梧枝。”或“香稻鹦鹉啄馀粒,碧梧凤凰棲老枝。”19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倒置。“室于怒”就是“怒于室”的倒置,“市于色”就是“色于怒”的倒置。此句意为俗话说的“在家里发怒到大街上去给人家脸色看”,说的就是楚国了。介词“于”的宾语倒置,目的是为了强调处所“室”和“市”。并提。“坚”承受“革” , “利”承受“兵” 。此例语义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20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陶渊明饮酒 )割裂式代称。 “不惑”见于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心所欲,不逾矩。”这里为藏头语,借代四十岁。21延寿修史载此猥鄙无稽之语,岂不令人喷饭。 (茶馀客话六朝俗恶劣)代称。“喷饭”代“发笑” ,结果代原因。22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代称。“木”本是制棺材的原料,这里借指棺材。23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譬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喻体“水”和“舟”代替本体“庶人”和“君”。24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譬喻 。用判断句表譬喻,说赵衰象冬天的太阳,赵盾象夏天的太阳,形容前者可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