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3325370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家办学第一人温革及其影响温涌泉温革、 字廷斌、 江西石城县人,属中原南迁温氏汉人的第十五代子孙,是石城温氏同保公之六世孙。 他出生于宋真宗显德三年丙午(1006 年) , 殁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 。因捐家资兴办义学且知识渊博,所教弟子为官者众多而闻名朝野,被当朝皇上恩赐为进士、并敕封为大儒。他的业绩载入了宋史、 大明一统志 、 江西通志及府县志中。温革是客家私人办学之先驱,为推动客家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产生了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一、温革的办学形式及办学思想“客家是一个与迁移有着不解之缘的民系。客家旺盛的生命力和宝贵的创造精神,就是在不断辗转迁移中体现和造就的。” 据

2、温氏族谱载, 温革在中原的先祖是名门望族,历代均为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其南迁的开基初祖离开中原后,在新的环境中仍然保存着读书为贵的观念。 即使是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也没有忘记培养自己的后代读书识字。因条件所限,在温革之前其读书识字都是以私塾形式出现,常常父教子读,多为亦耕亦读。温革的家庭较富有,他自幼聪慧过人、心地善良、好学上进、饱学诗书、名登乡贡。后举进士不第, 决心放弃科举仕途,在家乡兴办教育,以培养更多的客家后代。于是在北宋宗宝年间( 1036 年)他尽捐家资兴办义学,他在汴京倾囊购书,凡当时国子监所藏之书,只要市上有售者尽购还乡,在石城县柏中里建起了藏书楼,开办了柏林讲学堂(今石城岩

3、岭堂下村)。据温氏族谱载,在建藏书楼掘基时,意外挖出五銖钱五万枚,温革认为是祥瑞之兆,将藏书楼取名为“青钱馆”。温革聘请了一批饱学之士在柏林讲学堂任教,自己也亲自授课。由于柏林讲学堂环境优雅,可以为学子提供吃、住且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教育质量高,培养出了许多有用之材,在朝为官者甚多。从而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除了赣籍学子外,闽粤学子也纷纷前往求学,一时学子盈门、名噪江南,闻名朝野。许多官宦及文人雅士也争相来到这山青水秀之地,考察柏林讲学堂,参观藏书楼“青钱馆”,并一睹温革的风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当朝进士郑润甫、许褒等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柏林讲学堂,并均成为温革的文友。北宋太学

4、说书,人称盱江先生的李觏(字泰伯)为藏书楼撰写书楼记,并为藏书楼撰联: “照榻有嫦娥齐问天香消息,登楼无俗客共谈花样文章”。曾巩为柏林讲学堂题字“雅儒堂”,以赞扬温革的文才及其柏林讲学堂学子们的雅儒之风。温革逝死后, 进士吉州安福伍柳菊为其撰写宋大儒温革廷斌先生墓表,以追记温革为客家教育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温革办学推行的是普遍教育,只要是真心求学者均可成为柏林讲学堂的学生,不分贫富贵贱均可入学,对贫困子弟可免费入学,以培养和造就后人为目的。据温氏族谱载,他在办学伊始曾写下: “不求诸外,盍求诸内。不在吾身,宜在吾子孙。”充分体现了其办学思想不是为了个人获取利益和贪图虚名,而是为了子孙后代,给后

5、辈创造出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将他们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同时, 通过普遍提高子孙后代的文化知识, 可以使他们的素质及生存能力得到提高,可以使民风更为纯朴、道德更为规范、社会更为平安、生活更为幸福。北宋太学说书李觏为柏林讲学堂写的书楼记 中曾写到:“ , 自古圣人之德业, 举在于书。 圣人者, 非其智造而巧为之也。天地万物之常, 而圣人顺之, 发乎言, 见乎其事,君得之以为君,臣得之以为臣,父得之以为父,子得之以为子,兄得之以为兄,弟得之以为弟,夫得之以为夫,妇得之以为妇,长得之以为长,幼得之以为幼。反是则争夺相杀,未有能已也。今温君聚书勤勤,是有意于圣人”。他首肯温革举办

6、义学行为,合乎天道、顺乎民意、是圣人之举。此举可以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教育,普遍提高人的素质,民风定能纯化、伦理道德定能规范、社会定能平安。李觏的预言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证实。二、温革办学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石城境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古时为百越族人的生息繁衍之地,后又为畲、瑶族所居之地。石城最早记载有中原汉人居住时间为秦代,西晋开始以中原大地为中心的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五次较大的战乱,为躲避战乱求生存,大量中原汉人南迁,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石城成了接受南迁客家先民的第一站,中原汉人大量迁入,人口迅速增多。石城先后隶属于都、揭阳、陂阳、虔化等县。隋开皇年间在今琴江镇地建置场,

7、南唐保大十一年(953 年)升场为县。建县后先后隶属于江南西道昭信军、虔州、宁都州、赣州府。因石城境内地山多石,耸峙如城,古取名为石城。石城自建县以后,教育事业几度兴衰。 北宋大儒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为石城教育的中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温革不但开创了客家私人办学的先河,并为石城乃至整个客家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多种形式大办教育自温革开办柏林讲学堂并取得重大成效之后,石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仿效温革之义举,通过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当地富户聘请德高旺重的先生在家中教授自己的子弟,属私塾的一种类型。落第秀才在家中设馆,招收少量学生,也属于私塾的一种类型。房族

8、中聘请先生在祠堂中教授本房族的子弟,这也是私塾的一种类型。由村社一些知名人士牵头,收集少量学费,聘请先生教授较贫寒的子弟。这也是属私塾的一种类型。社会贤达捐资办学堂:一些有独家办学能力的能人志士出资办学堂,广招学生入学。社会集资兴办书院:由官府牵头,号召全社会集资捐款,兴办书院。如在石城县由社会 集资办起了琴江书院、通政书院、 龙门书院、 横江书院、 长松书院、 鳌峰书院、 大由书院 ,等许多书院,广收客家子弟入学。官办教育:以官府投资办县学、府学。2、促进了形式多样的奖学制度的形成为鼓励子弟求学上进、争取功名,同时也为了使有出息的贫家子弟能安心读书,每个姓氏宗族都逐步设立了奖学制度,以确保想

9、读书的人有书读,考取了功名的人受奖功。宗族或宗祠,按得功名、学历的高低,每年拨给一定数量的学租谷,并终生受用,不可以继承。宗祠或香火堂内,按得功名、 学历的高低, 一次性奖给一定数量的奖学田,可终生享受,不可以继承。宗祠或香火堂内,按得功名、学历的高低,一次性奖给一定数量的银子。房族间为取得功名、官职者在祠堂前树碑,在族谱中宣传。死后为其送旌表、建牌坊,以鼓励后人好学上进。在科举中考取功名者,会在其家门口竖起一对桅杆,以旌表其是书香门第。如考中了秀才、举人、进士者,家族牵头,用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到三十里外的站口迎接,并燃放鞭炮、火铳。由长辈引领乐队迎进祠堂,接受各方祝贺,晚间还要安排大戏,要庆

10、贺 3-5 天。3、促进了民风纯朴的形成宋太学说书李觏在为柏林讲学堂所作的书楼记 中写到: “南州自豫章右上,其大州曰吉,又其大曰虔。二州之赋贡与治讼,世以为剧,则其民氓众伙可识已。虽然吉多君子,执瑞玉登降帝所者接迹,虔无有也,疑其负南越,袭瘴蛊馀气,去京师愈远,风化及之者愈疏,乘其丰富以放于逸欲宜矣”。从中道出当时的石城由于地处偏远,门户较闭塞、 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均较低。自温革创办柏林讲学堂,带来了石城教育的崛起,石城的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使更多的 人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懂得了更多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推动了石城客家民风纯朴的形成。崇尚礼节、尊祖敬宗、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情好客、乐善好施、

11、勤俭节约、注重名节等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4、促进了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尊师重教是客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客家民系和客家精神的形成在宋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石城是客家先民南迁居住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最早的发祥地和最大的中转站之一。冯秀珍教授在客家文化大观一书中写到:“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县成为了早期客家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石城县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它特有的历史的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刚好温革在此时捐资办学,并获得巨大成就,其学生遍布赣、闽、粤的客家人居住地。从而当时石城的人文环境对客家精神的形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

12、及教育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受温革办学的影响,从北宋开始石城的教育普及率显著提高,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进士及第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石城人群中懂文化、有一定知识的人大为增多,使石城人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和教育在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尊师重教的风气在石城形成。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形势的变化,同时也为了生存发展所需,许多石城客家人不断地向闽粤迁徙,温革在闽、 粤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也回到原籍,尊师重教的风气也随之播散,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可以说,温革在北宋时期大办教育,随之带来了石城教育的兴旺,并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成就,对石城客家人乃至整个客家民系中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3、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得到了明显加强由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石城客家人非常重视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儿童幼小时,客家父母很能编排一些通俗易懂、轻松活泼、 既有知识又有趣味的儿歌不停地反复呤唱。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花草、动物、伦理、礼仪等各方面的内容。如:较为通俗的儿歌:“月光光,秀才朗。骑白马,入祠堂, 。”使自己的子弟从幼小的心灵中,就产生对知识的追求。到7 岁时,一般都要送去读书。形成了对客家子弟普遍教育的良好风气封建科举时代,中原人办教育入学对象多为富家子弟,贫穷家庭的子弟只能望而却步。北宋温革办学之后,石城客家人办教育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均可入学。这样就发现和培养了许多可能被埋没的人

14、才,促进了客家民系的兴旺发达。5、促进了光宗耀祖、知书识礼观念的形成石城客家人口增多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姓氏为阵营的聚族而居的习惯,姓氏和宗族观念明显增强。 北宋温革办学之后石城进士的不断涌现,在朝为官的迅速增多,为其家族带来了莫大的荣耀, 其姓氏之间的竞争性和荣誉感明显增强。如果某一姓氏、某一房、某一家庭的子弟金榜高中或出现一个朝庭命官,则这一姓氏、 这一房、这一家庭的社会地位就会明显提高。促使了这些子弟对科举功名及仕途成功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标,从而可以光宗耀祖。另外,也造就了石城客家人更加讲究知书识礼,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即使不能获得 科举功名, 也必须知书识礼,以便更好的做人做事,以取

15、得别人的认同和赞许。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得到适当的教育,有的为了确保自己的子弟读书,就是卖田卖地也在所不惜。6、提高了客家人外出谋生的能力石城由于地处偏僻且四周群山环抱,境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躲避战乱求生存的理想之地。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中原大地为中心出现了五次较大的战乱,也造成了五次人口迁徙。 石城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成了中原汉人南迁首选的居住地。但由于石城区域不大, 发展空间太小,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之地,在和平时期,许多男人必须外出谋生或举家外迁。在古代,石城境内客家人的数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同。在战乱年代,由于石城非常适宜避乱生存,大量中原汉人

16、或外迁了的客家人迁入石城,境内人口猛增。 到了社会较安定的和平时期,由于石城发展空间小,许多客家人又不断向闽粤或其它地区迁徙,以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境内人口迅速减少。如: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 年) ,石城境内常住户达 14709 户,丁数达 29294, 到了明朝天顺年间 (14571464 年) , 境内常住户仅为1295户, 5339 人。到了清咸丰元年(1851 年) ,太平天国运动使大半个中国战乱纷飞,大量人口迁入石城躲避战乱,境内总人口猛增到228050 人,比1985 年的总人口还多一千多人。从而可以看到,在古代历史上,迁入石城的人口很多,石城人口向外播散迁徙的同样多。外出谋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掌握更多的谋生技能和增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能力。在温革办学的影响下,既读书又种田成了许多石城人的选择,耕读传家成了石成客家人的一种优良传统。 这一传统使许多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增强了对社会的适应性,更容易学到其它谋生的本领,大大提高了外出谋生的能力。也造就了客家人不断的迁徙和播散的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