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330008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习目标(1)理解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影响(2)弄清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存在的问题,(3)知道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采取的措施(4)了解租佃制度,知识框架,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土地公有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化,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什么是井田?,动动脑,井田制内容、特点,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结合以上材料及课文相关内容,概括井田制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国有制。,性

2、质:,特点:,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收获归农夫成员。,奴隶社会:井田制(盛行于西周),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B,2、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3、下列能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

3、种,井田制的瓦解之根本原因 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一:“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第一节内容 材料二: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导致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探究学习一,材料一:齐语记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二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按土地好坏收税客观上、实际上,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井田制的瓦

4、解起到了什么作用?,法律上,井田制的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截止到1953年土改的完成。,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2.瓦解表现:, 春秋时期,公田被抛荒, 私田私有 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革时期 在政治上表现为分封制的崩溃,在经济上表现为?,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井田制的

5、瓦解的直接原因 各国的税制改革,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商鞅,管仲,二、封建社会: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私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正式确立:商鞅变法,1:它的来源有哪些? 2: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思考:,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含义:,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原因:,土地私有,准许买卖,概况:,战国东汉和唐(田庄普遍)宋初明清,使国家丧失赋税收入 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

6、央集权的加强 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农民贫困,购买力低;地主买田置地,手工 业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影响:,均田、限田。,政府政策:,北魏,唐,宋初,认识:,封建社会的始终,因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 的存在。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延 缓土地兼并,所以土地兼并无法根本解决。,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 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 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杨白劳是自耕农还是佃农?,(一) 私有制下的土地经

7、营方式之一租佃经营,1 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原因 3演变 1)战国:租佃方式产生; 2)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 比较普遍 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4、租佃关系发展的影响:,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不仅有了选择雇主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练习,4、史学家认为,公

8、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 变革,因为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A,6.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是( ) 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贵族土地所有制A. B. C. D.,A,7、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C.防止地方割

9、据势力的发展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B,8、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C,9、下列反映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A.“为用户阡陌封疆”B.“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C.“田制不立”“不抑兼并”D.“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10. 自宋代以来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这一方式:( )A.使政府对百姓的控制加强 B.农民完全脱离了政府的剥削C.农民生产自主权大为加强 D.自然经济向商

10、品经济转化,C,B,18、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19、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20、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 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 B、东晋经济迅速发展C、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 D、贫富分

11、化严重 21、均田制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垦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收入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22、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的积极作用是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C、佃农获得实际利益,积极性提高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 2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 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担。古者税

12、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一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买卖频繁。,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清陶煦租核推原, 材料二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主要原因是什么?,热衷于买田置地。 古代以土地为根本的经济思想的影响; 土地私有制发展,土地经营可获取较高稳定的收益。,时事背景:据新华社报道,胡锦涛主席2008年9月30日专程前往安徽省考察农村改革发展情况。胡锦涛表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我国土地无法实现集中规模化经营,造成农民收入较低,目前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以及家庭承包制使得农民不能自由转让或出租土地,因此无法斩断与土地的联系,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因此,在 物权法的保护下,让农民能够进行有偿土地转让,提高抗风险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城乡统筹发展。” 知识链接: 农耕经济的发展及与之适应的赋税制度的调整,都是最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